全球社區網

06月1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中 阿嬤的笑 是少年仔大收穫

阿嬤的笑 是少年仔大收穫

E-mail 列印
一大早,醫師、護理師及志工在台中分會集合,大家精神奕奕分乘六部車於東山樂園與其他車輛會合之後,隨即前往每月定期義診的新社區。

延著蜿蜒的山路,沿途經過葡萄園、桃子園、梨園,當看到一座拱形的「愛的橋」,再不遠即抵達目的地中和國小。遠處即傳來歡迎歌聲,原來當區志工們早已整齊的在門口列隊,唱 著「歡迎歌」迎接大家的到來。

豔陽陽高照,近百人在操場列隊,由紀邦杰醫師帶領大眾,虔誠合掌齊聲唱著「誠心祈三願」的祈禱祝福之後,開始例行的義診。

義診區除了設有義剪外,不時聽到浪漫的音樂聲。原來是志工林坤逹在現場吹奏薩克斯風,為等待候診的民眾疏解情緒,也讓醫護人員能放鬆心情問診。

耳邊不時傳來小朋友的笑聲!在教室外的一隅,志工黄振龍正在玩弄手中的氣球,還幫氣球彩繪成各種造型。例如頑皮豹、機器人、鴨子、螞蟻、加菲貓等,氣球在他手上像是會變魔 術一樣。讓小朋友在等候大人看診之餘,個個看得目瞪口呆。

這次義診除了有內科、眼科、牙科、中醫等定點問診外,還有福興里二户需要往診家訪的個案。

◎安心用藥有撇步

一行人來到黄阿嬤的家,平常一個人在家,又因行動不便無法走出去與人聊天。看到志工的到來,阿嬤激動地訴說著她的心情。護理師丁靜蘭趕忙停下手邊的工作,傾聽阿嬤講話;阿 嬤用流利的客家話,跟熟稔的志工曾月娥訴說病情。

第一次參加義診的榮董傅淑美,一早就被歡迎隊伍所感動。本來以為只有幾十人而已,没想到近百人來服務當區的居民。聽著阿嬤用客家母語和大家互動,就像看到已過世的母親,覺 得有機會陪伴長者是一種幸福!也讓自己更加珍惜與親人相處的時間。

平時兒子因為忙於工作,除了準備阿嬤的三餐外,也會忽略要帶阿嬤回診。而阿嬤除了中風外,還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時常分不清要吃那種藥。經過陳聰榮醫師仔細看過阿 嬤的藥之後,把不需要吃的藥回收。

丁靜蘭為了讓阿嬤能夠正確的用藥,就在藥袋上畫上記號。譬如:吃心臟的藥就畫一個大大的愛心、吃高血壓就畫一個箭頭往上、吃降血糖就畫一個箭頭往下,讓阿嬷一目了然知道該 吃的藥。

一旁的慈青幫阿嬤按摩,逗得阿嬤高興得合不攏嘴!

參加人醫會義診有七、八年的丁靜蘭表示,到偏遠的地方,看到居民的生活型態,當下會更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但對於老人家的慢性病,血糖、血壓的控制、用藥模式令人擔心。

例如,藥有没有按時吃!吃對藥嗎?所以她貼心的在藥袋畫上圖形,讓不識字的阿嬤清楚用藥。

◎慈青貼心一把罩

經過狹小的巷弄及斗高的斜坡,來到了今年九十四歳的王阿嬷家。走進客廳,瘦弱的身軀正抱著一隻KETTY貓,坐在椅子上打盹!看到志工的到來,阿嬷略帶倦容的打招呼。

第二次來新社義診的陳醫師仔細幫阿嬷聽診、看眼睛、肚子等,發現阿嬤有營養不良的情形。身體也有自然老化的現象,這是住在山上長者常見的狀況。阿嬤雙腳已無力行走,平常只 有外勞陪伴,鮮少有人可以聊聊天。

陳醫師表示,除了義診之外,最大的目標還是衛教。如何教導居民正確的醫學觀念及衛生習慣,讓他們學會自我管理才是最重要的。「行醫就像是在體悟生老病死一樣:學會尊重所有 生命,關懷所有人。做到知行合一,也就是上人所說的『行經』。」

慈青紛紛坐到阿嬷身邊陪伴聊天,由於阿嬷重聽,雖然他們很用心跟阿嬷講話,阿嬷卻似懂非懂!唯有聽到慈青學長紀婉婷:「阿嬷的皮膚很好!」阿嬷害羞得笑了,反過來讚美大家 都很漂亮!

從馬來西亞來臺灣留學的慈青殷志偉,在家鄉也有過家訪的經驗,但没有像台灣有醫護人員陪伴往診。他說:「阿嬤的笑容是最好的收獲。看到師姑師伯用心、耐心陪伴,是最值得學 習的榜樣。」

◎幸福的力量

從三、四年前就在新社做往診關懷的曾月娥表示,在山區有很多行動不便的獨居長者,非常需要長期的關懷及往診服務。以前這裡還有八户人家,但因自然法則都相繼往生了。雖然不 捨,但還是給予虔誠的祝福!

醫護有愛,志工溫情,嘉惠了五十位鄉親。今天(5月27日)的義診服務,動員醫生十人、護理人員十三人、志工和慈青七十七人。在見苦中看見幸福的力量。

圖左 : 陳聰榮醫師仔細聽黄阿嬤(左)訴說病情。[攝影者:謝志昌]
圖右 : 林坤逹(右一)在現場吹奏薩克斯風,為等待候診的民眾疏解情緒。[攝影者:劉森田 ]

圖左 : 榮董傅淑美 (左一)第一次跟著人醫會往診,來到王阿嬷家話家常。(左二:李欣融、左三:紀婉婷)[攝影者:謝志昌]
圖右 : 教室外的一隅,不時傳來小朋友的笑聲。原來正在玩著黄振龍所吹的各種造型彩繪氣球。[攝影者:謝志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