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1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中 茶會愛灑 會眾轉迷為悟

茶會愛灑 會眾轉迷為悟

E-mail 列印
時值農曆七月一日,是民間傳說「鬼門」開啟之日。每年此月,民眾忌諱特別多,往往大肆鋪張擺設供品、燒紙錢來普度好兄弟,期望能平安度過。於中元節前夕南屯區慈濟志工積極 舉辦「七月吉祥月社區愛灑活動」,推動不燒金紙、環保、心素食儀、報親恩等議題,希望能破除民間對「農曆七月是鬼月」的迷思。

8月17日下午三點左右,天空烏雲密佈,下起傾盆大雨。文山里圖書館一樓內,南屯區慈濟志工忙著為晚上的「七月吉祥月愛灑活動」佈置會場。志工虔誠祈禱雨停,期盼茶會如期 舉行。

七點左右,不畏天空尚飄著雨絲,來賓陸續進場。不一會兒現場小白椅坐無虛席,志工趕緊向圖書館借用椅子應急。共有慈濟志工、會眾約二百一十五人與會。

證嚴上人從1974年,開始推動不燒金紙,更以佛教典故解釋七月是吉祥月、孝親月、感恩月由來,讓大家了解「普度」真實意義。希望以正念破除民間對「農曆七月是鬼月」的恐 慌及誤解,有正信就能保平安。

「各位鄉親好厝邊,看到恁真歡喜,歡迎大家參加今天茶會……」司儀李英盛以歡迎之意揭開茶會序幕。證嚴上人透過影片開示、手語表演、環保志工分享、心素食儀等方式,活動在 莊嚴、愉快的氣氛中,感受七月是充滿歡喜、感恩的吉祥月。

去年發現乳癌後,開始接觸佛法的會眾黃惠君,一直想選擇一個相契合的佛教團體來修行。無意間看到文心南路上矗立一棟莊嚴的建築,原來是興建中的慈濟臺中新會所,心中想著: 「我該如何才能入慈濟的門呢?」

直至今年五月,因想把家中回收物送到慈濟在社區裡的回收點,因此認識慈濟志工張莉珠。當時為了覓尋一塊地,可以設置社區的環保站,張莉珠逢人就提:「哪裡有地?可以租借或 者提供給,南屯二區社區的慈濟志工們做資源回收分類場。」黃惠君自我推薦,家裡有二十幾年沒在運用的空地可以,因此讓她繫上慈濟因緣。

從小生長在道教家庭的黃惠君,父親建宮廟安奉媽祖,每逢農曆七月,家裡都會舉辦三天大法會。法會中香是越燒越多,金紙是一卡車一卡車的燒,深信這樣才能得到神明更多的保 佑。有印象以來,家中都是燒大炷香,而且大量金紙。環保站籌建過程中,常與師兄、師姊接觸,才知道「香」含有危害健康的化學成分,燃燒金紙產生大量二氧化碳,加速地球暖 化,危害生存環境。

黃惠君繼續說:「常從師兄、師姊口中得知證嚴上人說:『用心香虔誠禮佛,一念心遍行三千世界,直達天聽。』讓我轉迷為悟,換成每次只燒一小支香、一小疊金紙,漸進改變了燒 香、燃燒金紙的習慣;雖然家中長輩尚未完全接受,但我已在努力要改變長輩的想法與做法了。」

春社里民陳天斯,看到慈濟舉辦「七月吉祥月社區愛灑活動」文宣的內容感覺不錯,知道今天在文山里圖書館有活動,特地前來參加。

活動中環保志工上臺分享將垃圾回收再利用,用寶特瓶研發出衣服、環保袋、慈濟賑災毛毯等大愛感恩科技產品,人人驚訝連連。當影帶播放莫拉克颱風重創南臺灣景象,土石流到處 流竄淹沒家園,一直認真做筆記的陳天斯說:「我感到非常害怕,人類再不愛護環境生態,當大自然反撲時,受害的還是自己。」

臺上手語團隊表演<跪羊圖>,提醒大家行善行孝不能等、報答親恩要及時。

陳天斯說:「我眼淚都快掉下來了,臺上的表演,使我想起小時候媽媽是如何照顧我的,她現已九十三歲,處於半癱瘓狀態,我要把握反哺機會,好好孝敬她。行善、行孝絕不能等, 回去要將今天的心得與家人、鄰居分享,帶動社區一起來響應環保。」

時序已過立秋,應是秋高氣爽的好天氣。但是四大不調,天氣依然酷熱,海洋上颱風接二連三生成。蘇拉颱風在大地劃下的傷痕尚未療癒,天秤颱風已然進逼,隨之在後的布拉萬颱風 暴風圈更大。

哀憐大地之母遍體麟傷,期望這一場接一場以「正知見‧耕福田 依佛法‧報親恩」為主題的祈福會,能匯聚善念善行,消彌災禍。

圖左 : 2012年8月17日七月吉祥月社區愛灑活動,會眾透過影片聆聽上人開示。[攝影者:賴明坤]
圖右 : 會眾看著<跪羊圖>手語表演,感動落淚。[攝影者:賴明坤]

圖左 : 春社里民陳天斯(前中)看到慈濟舉辦「七月吉祥月社區愛灑活動」文宣的內容感覺不錯,特地前來參加。[攝影者:賴明坤]
圖右 : 2012年8月17日七月吉祥月社區愛灑活動在南屯區文山圖書館舉行,有約一百五十位會眾參與。[攝影者:賴明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