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1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中 選擇花蓮 邁向幸福--簡守信院長分享

選擇花蓮 邁向幸福--簡守信院長分享

E-mail 列印
「花蓮慈濟醫院需要我,但孩子的就學環境更重要!留在台北好?還是舉家東遷好?花蓮、臺北,臺北、花蓮......」人雖然坐在開往花蓮的火車上,但面對人生最大的決擇, 這位臺大的年輕外科主治醫生簡守信,遲遲下不了決定。

◎ 選擇幸福

一站站過去,他無心觀賞車窗外的海景,終點即將到達,好像菩薩指點,簡守信不自覺轉身望了窗外一眼,突然「幸福水泥廠」五個大字從眼前一閃而過。他看到了「幸福」兩字,終 於決定,全家搬往花蓮定居。二十五年後,這位年輕醫生已經是臺中慈濟醫院院長。

11月9日晚間七點半,中區榮譽董事願力讀書會,就請到了簡守信前來分享,一路走來「醫療人文」的點點滴滴,號召了榮董家族與志工三百多人,前來聆聽這場心靈饗宴。

◎ 信任下 投資

引言人慈濟志工伍慶雲讚歎簡院長,當時選對了方向,有了「幸福」的人生與價值,而且還縮小自己,平易近人;有眼光、有才華、還有領導力。

伍慶雲接著說:「院長從今年8月1日上任以來,套用大家「都有感」的話──相信臺中慈濟醫院會越來越好!在有信心之下,我在醫院地下一樓,開設一間健康食品店,業績越來越 好。這都要感恩簡院長的領導有方。因為他是『用生命走入生命,守護健康守護愛。』」

◎ 東部第一家會開腦的醫院

「被人誇讚自我感覺很好,是否可以請他一直講下去?」。不改幽默本色的簡守信,一上臺就說:「其實院長就是『怨長』,被大家埋怨的長。」贏得熱烈掌聲。

二十五年前,在臺大醫院任職的簡守信,和九位同事,滿腔熱忱到花蓮慈濟醫院就職。他說:「在臺大雖然醫院一流,但心裡總感覺不夠踏實,到花蓮慈濟醫院,感覺和臺大完全不一 樣。因為大家的互動非常好。」

花蓮慈濟醫院草創時期,尚無電腦斷層儀器,有一天救護車送來一位車禍受傷的女生,抵達醫院不久神智就不清,瞳孔也己放大。

簡院長說:「當時唯一的心念是救人第一,在外科醫生總動員會診下,從臨床經驗判斷,可能是腦部出血,然部位在沒有儀器下無法確定。相信人定勝天,靠經驗摸索,尋找出血部 位;當電鑽鑽下去,血上馬上噴出來,當下大家都鼓掌;。三天後又限入昏迷,又在另一部位鑽下去,再次噴出血,我們知道成功了。那位病患,現在已有經兩個小孩」。

「當時好像佛祖牽著我們的手,千鈞一髮之間,把那位車禍患者搶救回來。」

簡守信自豪地說:「當時醫院草創時期,很多設備都未運到,我們常說『四大皆空』。但我們從臺大來的十位夥伴,尤其是外科,還真做了一些成績出來;是東部第一家開腦的醫 院。」

春風滿面的院長又說:「當時很多鄉親不知道花蓮慈濟醫院,但一說『開腦的那一間醫院』計程車駕駛員,都知道。」

醫院剛開幕,醫生不足,整形外科的他,有急診時,也為病患開刀。有次深夜為患者開盲腸,半夜要從宿舍走到醫院。文學素養極高的簡守信,還為此做了一首短詩,形容得非常貼切 ──剪不斷、理還亂,無言獨上開刀房,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貼近病人

他一路捨台北到花蓮,再到嘉義大林,再轉臺中,簡院長有感的說:「如果當年留在臺大,怎麼會跟廣大可愛的人群結好緣?」又是一陣如雷掌聲。

三十秒鐘說一個故事,讓人對產品留下印象。同樣三十秒,患者沒有對醫生產生好感,病患絕對不會相信那位醫生。簡守信以電視廣告為例,病人對醫生的態度,會讓醫生感受到信 心。

簡院長提到林俊龍執行長的藥物精進學:「開的藥最便宜,效果卻最好,找執行長看病的患者依然這麼多。」他說:「貼近病人的感覺,會讓效果更好。你的用心、關心,會讓患者感 受得到。從病人進來診間,醫生就要注意、觀察到感覺,患者沒說,你就要明白百分之八十的病況」。

「人文是動詞,不是名詞。要達到更好的文明境界,要付出,不是垂手可得。」

「我在醫院遇到一位病患,說在臺大醫院看好幾次、也吃很多藥都好不了,心情很沮喪。」簡院長說:「不用吃藥、不要去臺大,只要將臺大醫院轉大愛電視臺。病情好一半,再出來 做環保,病就會全好了!」

◎女人當家最棒

簡院長分析:「歐洲為什麼當地沒有『媽媽手腕痛』病症?不同點是因為那裡都是女主外,男主內;讓男性進廚房,了解過程才能瞭解食物。元首是女性才能前途無量。」同樣,今天 慈濟立足台灣、邁向國際,就是因為是女生當家。讓在座女性會心一笑,不禁喜行於色。

他也以歐洲巴士廣告,鼓勵大眾一起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是最聰明的節能減碳行為;另外多騎單車多運動,運動量夠就會健康。他並以榮獲台灣最佳典範醫院的大林慈濟醫院。患者從 住院到出院就是一雙筷子,幾年下來省了數百萬,希望其它醫院都能跟進。

不管是現代還是傳統,重要的是要簡單與樸實。要珍惜擁有的一切。簡守信語重心長的說:「能被平安生下來,不是容易的事,又能生在這個時代,要珍惜自己擁有。」

女生最好的美容,不要迷信「玻尿酸」(學名為透明質酸 (Hyaluronic acid,簡稱HA),而是參與慈濟活動。

最後他以明朝一位書生,感恩天、感恩地「無痛之安,無災之福」,要知足常樂,一起來為上人分憂解勞。

◎回饋

第一次受邀前來參加的鄭月女士,七點就來到現場,笑容滿面地說:「臺東雖是慈濟會員,但從未參加過活動。最近搬來臺中,路況還不是很熟,因為開車繞了很久才找到臺中分會, 怕遲到不敢去用晚餐。但一進門,一位比我年紀還大的志工,親切的招呼我們,雖然與女兒餓著肚子,但志工的笑容讓我好驚訝,都沒有饑餓感。」

又說:「好棒的一場盛會,聽得很開心。讓我感受最多的,就是簡院長講的『我們用的不多,卻想要的太多。』就像女人永遠少一件衣服,是需要嗎?還是虛榮心想要?這是我們要認 真思考的問題。從今天起,我不會再隨便買東西或衣服,省下的錢,可以多布施來幫助人,會更有意義,這是我今晚最大的收穫。」

林忠立醫師也讚歎當年東部醫療缺乏,慈濟醫院草創初期,要得到民眾信用,相當不容易。能用智慧跟判斷,一次又一次在困難的情況下解決問題,救活病人,成為東部第一間開腦成 功的醫院,在鄉親間贏得信任,他捫幾位功不可沒。

慈濟志工林坤賢分享說:「簡院長上知地理,下通人文。知足定、善解慧。我從頭聽到尾,他的確是一位非常有人文的好院長。他的『對人多一分疑慮,就是對自己失去一分自信。』 讓我為人處事學到很多。」

雖然大家還想再看世界名畫如何和醫療連結?還想再聽院長幽默話語,但兩個鐘頭匆匆而過;雖然大家意猶未盡,但都因為簡院長看到「幸福」二字。而有了正確選擇,也讓自己邁向 幸福之路。更希望在他領導之下,臺中慈濟醫院願景更遠大,成為中部地區的醫療典範醫院,為更多鄉親照顧健康遍灑愛。

圖左 : 簡院長 一路走來「醫療人文」的點滴分享,中區榮董團隊幹部非常感動,發願要多為社會盡些心力。 [攝影者:吳啟志]
圖右 : 將醫療與傳播作緊密結合,透過《大愛醫生館》節目,提供民眾正確的健康觀念的主持人,吸引榮董家族與志工三百多人,慕名前來聆聽這場心靈饗宴。[攝影者:吳啟志]

圖左 : 簡院長的「醫療人文」,撼動會眾的心。[攝影者:許建穎]
圖右 : 第一次受邀前來參加的鄭月(前中),聚精會神聆聽簡院長的分享。[攝影者:吳啟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