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中 小手做環保 護地球增見聞

小手做環保 護地球增見聞

E-mail 列印
原來寶特瓶可以製做成衣服和毛毯!「回到家裏會告訴爸爸媽媽,要做好環保資源回收。看到寶特瓶,一定放到回收桶,可以賣錢,幫助需要的人,也可以保護地球,地球就會乾淨 了!」林致穎小朋友戴著大大的手套,分類著塑膠袋、保麗龍網套。志工的解說,他很認真的聽進去。

◎尋寶的樂趣

「小朋友,早安!歡迎來到慈濟太平區長安環保教育站。」慈濟志工林淑嬌問候著。

「阿姨,早安!」來自臺中市東區甲子園幼兒托兒所三十六位中班的小朋友異口同聲打招呼。

「在家裏有做環保的請舉手!」林淑嬌問。小朋友相繼舉起手,一旁的志工發出了讚歎聲:「哇!好棒喔!」一位小男孩說:「我回家沒有做環保。」志工鼓勵他:「沒關係!就從現 在開始,回家就可以做啦!」

「小朋友伸出你的雙手,握緊你的拳頭,從小拇指開始,瓶、瓶、罐、罐、紙、電、衣(衣服)、三(三C產品)、五(五金)、七(其他)。」林淑嬌念著「環保十指口訣」,易懂 又易學。小朋友兩隻小手舉得高高的比著,嫩稚的童聲縈繞整個環保站。

「瓶!這是甚麼?」林淑嬌問。「寶特瓶」小朋友大聲的回答。「寶特瓶很神奇喔!可以回收做衣服又可以做毛毯,製作之前要先切片再抽絲。綠色保特瓶不染色……」林淑嬌詳細的 為小朋友解說,讓他們能深刻了解,周邊的垃圾都是寶,隨手做環保的觀念,要從小扎根。

解說完可回收物品,林淑嬌帶來了一段數來寶:「今日做環保,明日會更好,家家戶戶幸福沒煩惱,慈濟人做環保永遠青春不會老。一雙手做環保,子孫的環境會更好,一顆心做環 保,拯救地球要趁早!要趁早!」孩子們也跟著節奏念念有詞。

接著志工帶著孩子實做,兩個班分為兩組,河馬班分類裝芭樂的塑膠網套及塑膠袋;花鹿班做資源分類。志工拿來大大的手套,套在小手上,孩子們搖動著雙手嘻笑著!戴上口罩,志 工叮嚀大家要注意安全。孩子們尋寶似的,在回收物裡依分類往籃子放,也不覺得有異味。在暖暖的冬陽下,孩子們額頭上冒出汗水,仍不減尋寶的樂趣。

花鹿班施擷桐說:「來到這裏看到很多垃圾。」小小年紀表達雖不是很完整,但從志工的解說中,認識可回收的資源比以往多。志工問:「你回家有做資源分類嗎?」施擷桐:「在家 爸爸喝完可樂,會用鋁罐教我做機器人。而且在學校也有做回收,要減少垃圾,不要亂買東西。」

父母是孩子的模,從小教育孩子要懂得延續物命,惜福愛物,為子孫的未來,留下一個綠色乾淨的地球。

◎資源回收大變身

「你們有看過這種嗎?」志工陳梅子拿起塑膠網套問。「知道!」小朋友們回答。「這是包裝芭樂的塑膠袋和塑膠網套,這個都可以回收喔,可以賣錢,然後幫助需要幫助的人。」陳 梅子告訴小朋友:「把塑膠袋和塑膠網套分開來,如果袋子內有芭樂葉子要取出來,葉子可以埋到泥土裏當肥料喔!」

話一落下,耳邊傳來小朋友「哇!」的一聲,原來是志工將收集回來的塑膠袋、塑膠網套往桌上倒。從來沒看過這麼多的塑膠袋,桌上如一座小山,小朋友不斷發出驚奇聲!

環保志工平時排班到太平區新光黃昏市場,回收裝芭樂的塑膠袋和塑膠網套,也到各個攤位宣導環保資源回收的觀念。環保要落實於生活中,而是每一個人的本分事。

河馬班林致穎很可愛的說:「來這裡是幫忙撿垃圾、看人家做衣服,做環保回收。」原來聽了志工林淑嬌的解說,寶特瓶可以製做成衣服及毛毯。雖然孩子表達的不是很清楚,但還是 很認真的聽進去。林致穎:「回到家裏會告訴爸爸媽媽,做好環保資源回收。看到寶特瓶,一定放到回收桶,可以賣錢,幫助需要幫助的人。也可以保護地球,地球就會乾淨了。」

林致穎的老師洪凱雯:「學校的課程安排了認識環保回收,為了讓小朋友能更了解回收的過程,來到這裏,期望小朋友學習環保資源回收分類,減少垃圾不要亂丟垃圾,並落實於生活 中。」志工的用心付出,她很感動地說:「回到學校,會教育孩子做環保的觀念,從小開始落實於生活中,進而影響家人。」

志工帶著小朋友洗手,用點心、喝開水。等待學校娃娃車時,換成小朋友教志工們唱學校的環保歌:「瓶子是個好東西,用完不要亂丟棄,變化花樣玩遊戲,裝水高高又低低,輕輕敲 出Do、Re、Mi。」教學相長之餘,花鹿班黃麗雯老師說:「讓小朋友了解瓶罐可以回收再利用,以兒歌讓小朋友能更容易了解,環保回收再利用,保護環境,大家能愛護地 球。」

環保分類實做體驗,12月27日早上,在志工和兩位老師陪伴下,讓小朋友過了不一樣的兩個小時。節能減碳護大地的觀念,深耕在這些小種子中,認真地學做環保,也要把經驗帶 回家,和家人一起減輕地球的負擔,延續物命。

圖左 : 「寶特瓶很神奇喔!可以回收做衣服又可以做毛毯,做之前要先切片再抽絲,綠色保特瓶不染色……」志工林淑嬌(前右一)正詳細的為小朋友解說。[攝影者:李嘉斌]
圖右 : 施擷桐(第二排右一):天真的施擷桐說:「在家爸爸喝完可樂,會用鋁罐教我做機器人,而且在學校也有做回收,要減少垃圾,不要亂買東西。」[攝影者:吳陳梅燕]

圖左 : 「小朋友伸出你的雙手,握緊你的拳頭,從小拇指開始,瓶、瓶、罐、罐、紙、電、一、三、五、七。」林淑嬌帶著小朋友念著環保十指口訣。孩子們看得入神,開始跟著比劃著。[攝影者:吳陳梅燕]
圖右 : 兩個小時的環保分類實做體驗,黃麗雯老師帶著小朋友洗手,準備用點心喝開水。黃老師說:「配合學校的教學主題,瓶瓶罐罐回收,讓小朋友了解瓶罐可以回收再利用。」[攝影者:李嘉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