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1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中 破繭而出 迎新迎心

破繭而出 迎新迎心

E-mail 列印
「歡迎回家!」慈濟志工們熱情的招呼聲,讓灰衣志工在踏入共修處時也開心地應著:「我回來了!」

每逢春節期間,大雅區慈濟志工都會舉辦「新春團拜暨迎新活動」,一來是感恩在社區默默付出的志工們,藉此機會互祝新年吉祥,二來則是迎接新受證的慈誠、委員加入慈濟大家 庭。

◎愛語叮嚀 闖關獻祝福

2月23日下午五點鐘,新受證的慈誠、委員們陸續通過培訓組精心設計的三道關卡,接受慈濟家人的叮嚀與祝福。

每一道關卡中看似簡單的佈置與祝福,卻蘊含無限深意。第一關是準備淨手的用具,讓大家以清水淨手、以法水淨心,歡迎新家人入慈濟「淨手淨心滌心垢」。

第二關是飲一杯智慧水。桌面上擺著一面鏡子,提醒新委們「心要如明鏡,時時反觀自照,開智慧門。」新受證慈誠林啟文說:「我經常照鏡子整理自我儀容,殊不知道鏡子真正該照 的卻是自我的內心。」

桌上擺著綠色植物、年糕模具及一盞燭燈的最後一關,資深志工殷殷叮嚀著新家人:「受證後,須常自我提醒做一個提燈照路的人,不只照亮自己,更要照亮別人。善的種子一生無 量,應在人間勤行菩薩道,廣植菩提。」新委黃麗瑤自我期許:「希望我能夠像那個『粿模』(台語)一樣,成為別人的「貴人」和「模範」。」

除了過三關,活動組還安排了一系列年味十足的活動,有熱鬧精彩的祥獅獻瑞、提醒慈濟家人們要保有一顆獅子般的勇猛心。還有跳加官,以及充滿慈濟味的猜燈謎。

◎文順轉逆境 破繭心翱翔

新受證的志工徐文順,兩年前婚姻觸礁,妻子帶著小女兒離家,這突來的打擊讓徐文順不斷自問:人生在追求的是什麼?為什麼妻子會棄他而去?許多的「為什麼」讓他陷入逆境的漩 渦中,脾氣變得火爆、衝動。

一日,徐文順到戶政事務所幫女兒辦理轉學,恰見一位民眾前來找慈濟志工許素真繳功德款,因而得知許素真是慈濟人。數天後,他鼓起勇氣前來向互不相識的素真師姊,表明自己也 想成為慈濟會員,並談起自己在婚姻中所面臨的挫折。許素真開導他後,告知大雅共修處每星期三晚上有共修。這個好因緣,牽引著他走進了慈濟大家庭。

後來許素真請志工游金隆陪伴徐文順參與慈濟各種勤務,在環保、助念……等社區活動,常可見到他的身影。精進的他跟著法親們學習,從力行菩薩道中,重拾失去多時的快樂。

讓徐文順感受最深的是,看見社區志工對環保站的付出,他說:「他們每天來做環保,讓我非常敬佩,雖然他們不會說法,但那些身行典範就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去年,徐文順鼓起勇氣對許素真表示想參加培訓,並堅定地表示:「做慈濟是一條明確的道路。」深受感動的許素真,為了讓徐文順安心上培訓課,在他上培訓課程和花蓮尋根期間幫 忙照顧女兒。並叮嚀徐文順在培訓過程,遇到好的法要拿來用,遇到不好的境界,則要警惕自己。

許素真表示:「徐文順個性單純、做事認真,但是個性急,怕他衝太快,容易起煩惱。」她也勉勵他:「你終於拿到入學通知單了,不是畢業喔!再來要靠你自己了,在這團體中,大 家都是來學習的,凡事多用心,要避免踢到鐵板,傷了自己。」

除了感恩資深志工引導自己入善門,徐文順的人生也不再自暴自棄。現在的他,用心做慈濟事,在社區勤務中常可見他努力配合的身影。

◎同師同道 母子攜手做志業

陳鳳珠和二十五歲的蘇國勝是母子檔,今年也同時受證。初期接觸慈濟時,鳳珠只是幫忙募款收善款,並沒想到要培訓。後來是因為長子發生車禍,胸椎都塌掉了。對方還要索賠一百 萬元,讓陳鳳珠幾乎快瘋了。她到處找廟宇拜拜、祈求指點迷津。後來,她每天早起,在大愛電視中跟著上人和精舍師父禮拜法華經,看上人開示,從中得到上人的法語潤漬,內心才 得以善解。

有一次,鳳珠參與慈濟勤務,她對兒子蘇國勝說:「媽媽頭有點痛,你陪我到分會做茶水好嗎?」抱著應付陪伴的心態,蘇國勝參加了他生平第一次的慈濟志工活動。

「第一次為工地朋友準備茶水,看見志工都面帶笑容,做得很歡喜。當時心想:『為什麼大家做慈濟,可以做得那麼快樂、不計較?』」蘇國勝說著當時的心境。回家後,蘇國勝便主 動問媽媽:「下次可以再繼續參加慈濟活動嗎?」鳳珠心中有說不出的高興。

陳鳳珠笑談:「國勝以前很喜歡吃魚、吃肉,平常餐盒都是我準備的,自從參加《法譬如水》經藏演繹和讀書會後,深受經文感動。他告訴我,別再幫他帶魚和肉了,他會想吐!甚至 有一次,國勝吃了速食店的蘋果派後隔日,一直拉肚子,他認為,炸蘋果派的油一定是葷的。」鳳珠認為,兒子應是真正適應素食了。

讓國勝最開心的莫過於:「媽媽以前很會買衣服,而自己以前也不乖,都會往外跑。現在,家人的習氣都改善了,我也乖乖在家裡。全家一起收看「靜思晨語」和「菩提禪心」節 目。」慶幸自己有此因緣進入慈濟,上人賜予法號「惟恆」,就是要他做任何事都要有恆心及耐力,持續下去,勇不放棄。

◎做環保找到心靈慰藉

受證新委湯林瑞華的人生縮影,在舞台上展演。已高齡七十二歲的瑞華,四年前在大愛台的節目中,看見志工們在收集回收資源、分類做環保,因此她向鄰居打聽後,就到大雅環保教 育站做環保持續到現在。

自從接觸環保志業後,每天清晨五點,她總是提著二個袋子,徒步在住家附近撿可回收資源,再帶回家裡做分類。她表示:「剛開始做回收的時候,會有點不好意思。後來,就想說這 是在幫助人,腰就彎得下去,手心向下撿起來,就不會感覺不好意思。這是要支持大愛台,大愛台有師父在講法,將思想不好的人喚醒。」

在醫療技術尚不發達的三十年前,湯林瑞華樂觀地面對胃癌;三十年後的她,從承受病苦的患者,轉為地球的守護者。提著來自街坊鄰居滿滿愛心的回收物資,她說:「我在環保工作 中找到心靈的寄託。」

菩提吐新芽,慈濟喜添丁。在菩薩道上,有明師的正法與法親的陪伴,慈濟人新舊一家親,彼此攜手、勇猛精進。

圖左 : 活動中還安排了一系列年味十足的活動,有熱鬧精彩的祥獅獻瑞,還有跳加官,以及充滿慈濟味的猜燈謎。 [攝影者:田漢卿]
圖右 : 受證新委湯林瑞華(左)的人生縮影,在舞台上展演。她表示從大愛台的節目中,看見志工們在收集回收資源、分類做環保,就開始到大雅環保教育站做環保到現在。[攝影者:田漢卿]

圖左 : 新受證慈誠徐文順(前右)感恩資深志工引導自己入善門,文順的人生也不再自暴自棄。現在的他,用心做慈濟事,在社區勤務中常可見他努力配合的身影。[攝影者:田漢卿]
圖右 : 陳鳳珠(左)和二十五歲的蘇國勝(右)是母子檔,今年同時受證委員及慈誠。最開心的事,因走入慈濟改掉了不好的習氣。[攝影者:田漢卿]
圖 : 新委黃麗瑤(右)自我期許:「希望我能夠像那個『粿模』(台語)一樣,成為別人的「貴人」和「模範」。」[攝影者:陳麗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