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1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中 同師同道同志業 三姊妹同締法親緣

同師同道同志業 三姊妹同締法親緣

E-mail 列印
「從1991年的孟加拉水患開始,即揭開慈濟國際賑災的序幕;今天我們邀請張益城師兄與大家分享──從竹筒歲月到國際NGO……」司儀李寶珠師姊開場介紹。

2013年4月21日,是中彰區委員慈誠培訓上課的日子。當天清晨六點半,在清水靜思堂舉行,學員及工作人員,共計八百四十二人共同精進。

◎ 做個會笑 給人溫暖擁抱的菩薩

「請問在座的各位,您每天都投竹筒嗎?」張益誠師兄一上台即問大家,並接著說:「早期,除了有上人的五位弟子製作嬰兒鞋之外,感恩那三十位家庭主婦,每天到市場買菜之前, 總節省五毛錢投入竹筒護持上人做慈善;之後陸續有更多攤商得知後,一起響應捐善款,所以慈濟的志業是從菜市場開始。」

「上人曾慈示,眾生共業,救人必須先救心;宗教家不只是教人念佛而已,佛法必須運用在日常生活、在人群中修行,這就是『學佛』與『求佛』兩者最大的不同。」

「最近全球天災人禍不斷!在天搖地變之後,慈濟人的腳步很快就到。當災民的房屋倒了,誰幫忙重建?身心受創時,誰膚慰?慈濟人總是默默的付出,只要有心,點滴都是力量。佛 菩薩不是讓人崇拜的偶像,而是用人的雙手做出來的。若能給需要衣服的人有衣服穿;給口渴的人一杯水喝;給飢餓者一份溫暖餐盒的人,就是菩薩。而且菩薩的臉會笑、會適時的給 予人溫暖擁抱,所以慈濟人是真正聞聲救苦的人間菩薩。」益誠師兄如此說。

◎ 人生不可以重來 但可以過得很精采

在慈濟有一位鄉土味十足、雖然滿口的臺灣國語,卻依然深受歡迎,讓大家引頸期盼的講師是誰?又是哪一位講師,未開口就「笑果」十足?一開口就能讓人捧腹大笑呢?沒錯,她就 是陳阿桃師姊!

「感恩有慈濟因緣,我才能結好人緣;論經典,我不會!我只會說我所做、做我所說。」阿桃一上台如此說。

從事美髮工作的阿桃說,當時只是聽客人提及,在花蓮有一位出家師父身體很虛弱,要蓋醫院救人卻很缺錢。她聽完不但當場捐了錢,隔天就已經拿著女兒剩餘的筆記本開始募款。

「我與上人的悲心相契,是從民國七十六年開始的。當時上人在廣播中說,哪裡有人沒飯吃、有苦難時,我聽著聽著就哭了出來!於是我將所聽到的四處與人分享還兼募款;我常說, 上人是大盤商,我是中盤商,聽到的人再分享出去的就是小盤商。」

「曾經有人對我說,桃ㄟ!醫院都蓋好了,但是卻沒有一粒沙是我捐的。我就會對他說,沒關係!慈濟的過去您來不及參與,未來的四大、八法志業都將全部屬於您……」此話一出, 馬上又引起一陣哄堂笑聲。

願大、志堅,菩提現;法,會用就是妙法。阿桃的美髮院就是一處道場,她幫客人洗頭兼洗心,不但口說慈濟、手做慈濟,還在社區帶領一百多位社區志工,於每周三環保日的晚上做 資源分類,所以阿桃稱這群環保志工是亮晶晶的螢火蟲。她說:「環保回收的錢用來護持大愛電視台,就是讓大家用小錢行大善,把零用錢化為增長慧命的錢。過去有佛陀廣長舌相, 現在透過大愛衛星電視轉播,將上人的法,如和風、清涼風吹進全球五大洲每個人的家中。 」

毅力產生勇氣,信心產生奇蹟。時常四處受邀演講的阿桃,曾經有大學生好奇問她是什麼星座的?自稱書讀得不多的她說:「星座我不懂!我只知道努力做、用心做;我還知道把握當 下就是禪定,所以那一場十三天的二手衣義賣愛灑,不但灑出會員、灑出志工,還灑出兩位受證委員。我要說的是,人生不可以重來,但是可以過得很精采!我雖然學歷不高,但是我 要大聲說──上人,我做到了耶!」

「我曾一個人在探尋,何處是慈濟的大門......如今的我,已然走進了,走進了慈濟的大門,我願意在靜思中勤學習,學習著問自己的心。」阿桃師姊以一首「問心」的歌曲, 做為這次分享的句點。講經堂裡,學員們的心貼著上人的心,因此都感動落淚!在每個人的心海裡,似乎也聽到上人殷殷叮嚀大家要「多用心」。

◎ 上人 我們回來了

「1999年921地震,是臺灣人傷痛的時刻,也是啟發我行善的源頭;2003年SARS肆虐、人心惶惶期間,卻也是啟發我不與眾生結惡緣的悲心──開始茹素。這十多年 來,收看大愛電視台、收聽大愛廣播,聆聽上人的開示,也啟發我「四無量心」的慈悲心,讓我慢慢懂得如何做個『歡喜捨』的人。」隸屬台中市東區的張玉佩師姊,如此分享。

家中排行老二的玉佩真的很幸福,三位姊妹中大姊張玉玲、姊夫吳賜能及玉佩的先生林益民,已於今年(2013)1月14日,分別受證委員與慈誠。玉佩這次還有小妹張玉勤陪 伴,一起參加今年的委員培訓。她說:「其實過去十多年來,一直都希望能成為上人的弟子,但是因緣一直都不具足;感恩上人於2011年成就經藏演繹的因緣,讓我們姊妹三人, 才有機會再度步入慈濟的大門。」

「之前我只是當個樂於配合的人,但參加培訓之後,我更懂得如何做個勇於承擔的靜思弟子,所以在社區也承擔了人文真善美文字志工。同時將上人的法運用在日常生活中,如阿桃師 姊分享的──做了,就會有感受。」

「謹記上人教誨,面對人、事、物時,抱持──不比較、不計較,並運用四神湯(知足、感恩、善解、包容),學習凡事做過、走過就放下。希望我們三姊妹的情緣,今生是同師、同 道、同志業,但願生生世世,在慈濟菩薩道上也能永不退轉。」玉佩用堅定的語氣如此說。

夕陽已西下,倦鳥也歸巢。六百九十二位培訓學員和一百五十位工作人員,都帶著滿滿的收穫和感動賦歸。

圖左 : 「感恩有慈濟因緣,我才能結好人緣;論經典,我不會!我只會說我所做、做我所說。」陳阿桃一上台如此說。[攝影者:童正雄(濟匡)]
圖右 : 學員進齋堂威儀十足。[攝影者:童正雄(濟匡)]
圖 : 溫馨家聚時間 學員分享心得。[攝影者:許建穎 (濟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