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3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中 實業家再相聚 發心連連--2013年中區榮董聯誼會感恩茶會

實業家再相聚 發心連連--2013年中區榮董聯誼會感恩茶會

E-mail 列印
「我好喜歡穿上這套制服,因為會提醒自己穿制服就要守戒;將來的最大願望──穿上那套慈誠西裝。我不主動跟人講我要改變什麼?而是要人家看到我的改變……。我還學會尊 重……」帥氣中帶點傲氣的臺中「阿水獅豬腳」老闆,郭樹分語氣堅定的說。

「以前國外客戶來訪,臨行結緣品,都是臺中名產鳳梨酥。現在我是贈送外語版靜思語。要讓慈濟世界化;家裡生活慈濟化;公司慈濟智慧化……」某科技公司負責人許玄岳又說: 「『吃飽沒?』是大家以前朋友見面的口頭禪,現在彼此碰面說的是『加入慈濟了沒?』……」許玄岳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方向和宏願。

◎ 健康 平安 學員相聚

為了感恩中部實業家參與今(2013)年三月初,在花蓮舉辦的「實業家靜思生活營」,中區榮董聯誼會,特別選在4月27日下午兩點,安排了一場溫馨感恩茶會。邀請參加的學 員、家屬及社會人士,共約三百多位相聚,歡度近三小時的溫馨時光。

小圓桌上藍台布、小竹簾上置圓盤,雙色葡萄、綠豆糕,竹籤上的蔓越梅色澤美麗、巧思擺放,讓人一看就心生歡喜。新建的臺中靜思堂外陰雨綿綿,堂內卻熱鬧非凡;大家歡聚品 「靜思好茶」、享「精緻點心」。

「以茶水汲取法水,以茶會詳和社會。今天將以靜思茶道及真善美花道,展現出慈濟人文」。兩點整,司儀麥克風響起,洪芯宜清脆的嗓音,三十六位分别身穿慈濟西裝及旗袍的志 工,在〈青山無所爭〉的歌聲中緩步走進會場,手捧茶盤單膝下跪,用三心(感恩心、尊重心、用心)為來賓獻上「三好茶」,祝福大家──舉杯發好願;張口說好話;入喉行好事, 開啟了當天的感恩茶會。

◎ 心靈桃花源

「以前忙碌是辛苦,現在辛苦是幸福!一日兩好越來越好!人生不留白,人生沒彩排,保留當下最精彩!」受邀前來分享的陳阿桃師姊,一上臺,就快人快語,以一貫的幽默、風趣和 草根性的話語,讓臺下人員笑聲連連中,體會慈濟人的付出無所求。感動和感受的掌聲,更是數度震天。

她分享從環保到訪視、再到助念。臺語流利的阿桃,用靜思語加上臺灣諺語,讓大家眼神專注,深怕漏聽一句智慧妙語。最後她以「一口氣在,千般用;無常來時,萬事休。」祝福大 家「把心靈打開,讓太陽照進來,照亮自己也照亮別人!」。

◎ 善的回饋

身穿實業家靜思生活營制服──蘋果綠長袖上衣,筆挺白長褲的「阿水獅豬腳」老闆郭樹分,一開口就說:「我好喜歡這套制服。因為它會警惕我,改習性、改聲色。」

斯文、秀氣又有點傲氣的他,年紀輕輕生意有成,當然所有不良習性郭樹分都有。雖然他還不是真正慈濟人,一次的營隊生活,卻讓他發心改正所有不良習性。郭樹分說:「我不會去 跟人家說,我要改什麼?而是要他們主動發現我的改變。除了要守戒,我還學會如何真正『尊重』別人。原來尊重要從內心出發,自然而然表現在態度上,讓人感受到,這對從事服務 業的我,為人處世幫助很大。」

某科技公司負責人許玄岳上臺分享,侃侃而談他的方向和宏願。他說:「目前規畫三個方向。首先家裡要慈濟生活化,生活慈濟化──肚子餓吃香積麵、三餐吃素食、身穿感恩科技 衣、走廊掛上靜思語、員工看的是大愛電視臺。現在幾乎食衣住行育樂都離不開慈濟。」

不愧是實業家,分享有條有理。他從口袋拿出兩個圓型印章,對生活營同學們說:「這是我在花蓮『靜思文物』看到,馬上就請購一對回來送家人,家人好高興,她們高興當然我也高 興。」他停頓一下,加重語氣說;「大家絕想不到,印章的材質來源,竟然是精舍興建主堂時剩餘的木料,小小木頭都不浪費,可見慈濟人的智慧。智慧化慈濟,這是公司最要學 的。」

以前國外客戶來訪,送上的結緣品,都是臺中名產鳳梨酥、太陽餅。現在許玄岳都改送外語版靜思語。他說:「我發願要慈濟世界化,世界化慈濟。『吃飽沒?』是以前跟朋友見面的 口頭語,現在我改成『加入慈濟了沒?』,要學習阿桃師姊,廣結好緣、把握因緣多付出。」

雖說男兒有淚不輕彈,黃慶東途中還是頻頻落淚。他說:「越快到花蓮,眼淚就掉得越多,別人好奇?但我說不出所以然來,對慈濟不熟,但卻有種『近鄉情怯』的氛圍。出花蓮火車 站時,看到歡迎的志工群,已夠感動。接著一句『歡迎回到心靈的家!』突然讓我大悟,答案出來了,原來臺中是我安身的家,花蓮是我心靈的家。

第二天從靜思書軒走出,看到隊輔林森師兄在等我,那慈悲的笑容,才講第一句話,大男人的我又哭了。當下心理就湧出一個念頭──『逃不掉了』!我要成為真正慈濟人,回來我馬 上報名了社區志工培訓,明年還要參與慈誠委員培訓。」

◎ 結語

短短兩夜三天的靜思生活營,是為忙碌的實業家開的方便法門,沒想到對企業主管影響如此之大,感受如此之深。更有學員為公司員工預定明年的名額。讓中區榮董召集人紀邦杰醫 師,彌勒佛的笑容更燦爛。

「慈濟邁入四十七年。從東部到西部再到海外,如果沒有大家的護持,就沒有『日不落的慈濟』」。紀邦杰感恩的說:「一個好的善念造福人群,創造了愛的奇跡。期望大家都能感動 化為行動,行動化作願力,一起投入慈濟大家庭,為社會祥和而努力。」

圖左 : 十年來積極投入環保的慈濟志工陳阿桃,她以生活法與大家分享,活得歡喜自在,也活出妙法人生的「心靈桃花源」,找到了生命的春天。[攝影者:吳啟志 (本志) ]
圖右 : 紀邦杰期望大家在營隊的感動化為行動,行動化作願力,一起投入慈濟大家庭,為社會祥和而努力。[攝影者:劉本介]

圖左 : 經營葷食的老闆郭樹分(右一),一次的營隊生活,卻讓他發心改正所有不良習性。[攝影者: 許建穎 (濟樸)]
圖右 : 一趟花蓮靜思精舍之行,黃慶東(左二)說:臺中是我安身的家,花蓮是我心靈的家。[攝影者:許建穎 (濟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