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中 物命有盡 善愛無限

物命有盡 善愛無限

E-mail 列印
「地球的資源有限,希望不浪費資源的情況下,讓東西不斷地重複使用,使其生命週期達到最好的效用……」102 年度,台中市政府環境保護局大里區清潔隊,舉辦「垃圾減量, 資源回收」宣導活動,一百二十個攤位熱鬧登場。主辦人大里區清潔隊分隊長蕭國柱,說明成立此活動的意義,並感恩慈濟志工連續六年來的共襄盛舉。

◎人群修練即道場

11月3日一早,平日穿梭在大街小巷的慈濟環保車,緩緩開進了台中市大里區運動公園內,這天有更勝於日常回收的任務,是將整理潔淨的回收資源與善心人士的捐贈物資,透過活 動的交流,讓垃圾變黃金,黃金變愛心,六十多位慈濟志工熱誠叫賣聲,汗水直流,只為博君駐足選購。

「阿桑,要買一件嗎?這件防水通風,美觀大方,實用好穿,好康報乎你知(台語)!」志工陳玉鈴與鄭榮田身著粉色圍兜,於人群中專找家庭主婦,果然成功打開銷路。

「來喲!來挖寶!買健康!這雙最大的功能就是舒緩我們膝蓋的壓力,不管你上班站一整天,做志工走一整天,都讓你輕輕鬆鬆照顧膝蓋健康。」企業家提供的健走鞋,志工許秀真邀 約民眾試穿試走,最後總能讓大家歡喜帶走。

人潮中,陳依華師姊將自己扮成「流動看板」,前胸掛著海報--「出門用餐,自備環保杯、碗、筷;買菜請自備環保袋,節能減碳救地球……」,後背掛著「邀約會眾加入慈濟功德 會,菩薩大招生」大字報;側扛刺繡藝品叫賣,格外引人側目。

「每天在自家附近的市場,宣導自備環保袋,少用塑膠袋。連去爬山時,也掛起牌子,不放棄向山友宣導,這就是愛護地球最好的表現啊!」依華師姊娓娓道出當流動看板的因緣。

效法「常不輕菩薩」,即使被嘲笑也不在意。我老公說我瘋了,他不敢和我走在一起,面對他人異樣眼光,依華總堅持「對的事,做就對了。」來砥礪自己。

◎有期物命善循環

「請問環保標章須具備哪三個條件?」「低污染、可回收、省能源。」

舞台前,蕭國柱先生透過有獎問答宣導環保概念,並強調物品都有一個生命週期,堆久的話,會變成垃圾排出來。「我們鼓勵市民將可用、堪用的物品做好分類,盡量來回收,或許你 用不到的,別人還是用得到,因為地球的資源有限,希望不浪費資源的情況下,讓東西不斷地重複使用,使其生命週期達到最好的效用,希望民眾知福惜福……」。

而這樣的交易平台,也創造一股愛與善的效益。除了歷年受邀的創世基金會、慈濟基金會、兒青、兒福志工、獅子會……社福團體設攤義賣,今年大里區清潔隊亦派一個單位設攤,並 將所得全數捐贈創世基金會。

蕭國柱言及:「我們鼓勵民眾即使很小的金額,也能發揮無限的愛心,可以隨喜捐款,或是市民在登記設攤時,表明想要捐助的單位,我們也會協助聯絡受贈單位。」希望市府經費充 裕,年年都能成就美事,蕭國柱有著深深期盼。

◎智慧選擇惜物命

「來!看過來!全套階梯英文網路視訊DVD,全新百科全書CD,只賣一百元。」尋聲而至的王文俊,檢視課程內容後滿意的回應:「在物價飛漲、薪水不漲的年代,消費支出總要 精打細算,今天以更合理的價格買到這套輔助教材,相信他們會很高興。」已有兩個孩子的文俊爸爸,另一手亦拎文具用品,滿滿父愛不打折。

去年買了拼圖,今年再來選購的張鈺欣,由媽媽蕭素真陪同,教導有妙招的素真表示:「有期待,反而會珍惜,也是一種機會教育。」

「能延續物命,又能做愛心,一舉兩得,二手物並不代表就是不好的東西呀!東西能夠有用處的再利用最好。」為先生買了全套實用的高爾夫球具的邱玉美女士很高興地表示。」

當物命延續的觀念喜獲推廣,然而面對推陳出新、高汰換率的商品,卻令環保和氣幹事鄭秋雲擔憂地說:「面對使用一次式商品、贈品之氾濫,源頭製造商有責任研發更環保的商品, 因為回收再製的過程亦多污染;而心靈源頭更要回歸簡樸,不能想要就買,才能讓地球資源永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