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1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中 送福到養護中心 志工敬老如寶

送福到養護中心 志工敬老如寶

E-mail 列印
「阿公!您開心嗎?」志工溫玉嬌蹲在輪椅前,大聲地問著高齡九十六歲的涂老先生,順手拿起他手中的香花,插在老人家的耳際。

「開心!」老人家笑開了嘴,簡潔有力地回答,同時用力拍掌數聲,這是他自己一貫的歡迎方式。

5月17日午後,座落在臺中市北屯區青島路的「欣德老人長期照顧中心」洋溢著快樂的歌聲,這是中區北屯三慈濟志工每個月與住民歡喜約會的日子。在溫馨的五月天裡,有母親 節、佛誕日、全球慈濟日三節合一的大好日子,臺灣各地都有莊嚴的浴佛典禮,志工也把握因緣,藉由行動浴佛方式,讓長者同霑法喜。

浴佛儀式在<誠心齋戒>的樂音中展開,志工整齊列隊護送行動浴佛車緩緩進入大廳,所有與會大眾雙手合十,禮敬諸佛。行動浴佛車一一推送到長者面前,坐在輪椅上的阿公、阿 嬤,在志工的引導下,跟著志工張惠文的口令:「禮佛足、接花香、祝福吉祥。」雙手恭敬地沾香湯,並接下一朵玉蘭花。或許他們的動作不是這麼方便自在,然而虔誠的心意在臉上 表露無遺。

◎ 視老人家如家中長輩 帶動唱同樂

隨後,志工們不忘一一走到阿公阿嬤跟前,握手寒暄,拉攏彼此間的距離,親暱的關係就如自己家中的長輩一般。

「一支針一條線 用心計較甲阮晟……希望晟咱做好仔,受盡風霜甲拖磨,阮叫一聲一聲媽媽,偉大就是您的名。」志工齊唱這首台語歌曲<媽媽>,感謝天下偉大的母愛,不小心勾 起了住民的思親情緒,看到陳柯寶蓮阿嬤頻頻拭淚,張惠文趕緊將麥克風送到她的手上,轉移注意力。

「我唱得不好啦……」老人家破涕為笑,習慣謙虛地推辭一番後就快樂地唱起老歌<青春嶺>。事實上,卡拉OK時間是老人家的最愛,志工很清楚每位長者的偏好,由阿公阿嬤們點 歌、唱歌,志工表演手語陪伴就成了彼此的默契。

「我會想辦法逗老人家高興,就像當年照顧家中的長輩一樣。」溫玉嬌訴說著她會與阿公阿嬤熱絡又開懷互動的原因。照顧中風又失智的公公有四年半之久,她一直努力去揣摩能讓老 人家開心的事,進而投其所好。「公公在往生之前,就只認得我一人。」如今化小愛為大愛,溫玉嬌心中沒有遺憾。

趙彤是照顧中心的專職社工,負責老人家的個案紀錄。根據理論表示:「記住阿公阿嬤的喜好,方便與他們溝通,容易取得信任,關係的建立會比較快。」她非常佩服慈濟志工的用 心,一開始就能了解阿公阿嬤的需求與心理狀況,每一首演奏的歌曲,都能引起老人家的共鳴,並且很樂意配合。

「每次的關懷問候活動後,阿公阿嬤都會有共同的反應,就是很期待下個月的慈濟日趕快來。」趙彤轉述住民的回饋,感恩慈濟是最長期且最固定來關懷的團體。

◎ 放空是樂活 愉悅長者心盡歡

北屯區二胡隊成立三年以來,會固定到臺中慈濟醫院、社區安養中心做關懷演奏,理所當然也成為志工到欣德老人長期照顧中心的伴唱樂團。

「媽媽個性樂觀,六十幾歲還免費教授土風舞、元極舞和社交舞,我是因為她的關係才接觸二胡的。」志工林德和表示,能與母親合奏樂曲是他最幸福的時光。

「我的兩支二胡都上萬元,哪一天走了以後,沒有人發揮功能,掛在牆壁上實在可惜,所以兒子就認真去學,現在他拉得比我還棒。」八十八歲的林雪嬌,笑得好開心,今天是她第二 次在此與兒子林德和同臺演奏,技藝有傳承,滿足之情寫在臉上。

在這裡看到許多年紀比自己小的住民,林雪嬌突然嚴肅起來說:「看到他們生病, 坐在輪椅上,實在很可憐。我勸他們要讓心情快樂起來,不要一直想自己是病人,才不會加重病 情。」

林雪嬌謹記父親的教誨,待人處事就是一個「忍」字。「每件事能忍耐下來,不跟人家計較,就不會生氣,頭腦放空,日子當然可以快快樂樂地過。」老人家笑談養生之道:「兒子說 我可以這麼快樂,就是因為沒有財產,子女不會吵架,心中無罣礙。」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真是兒孫之福。

歡愉時間過得特別快,在<無量壽福>歌聲中,志工與阿公阿嬤道別,獻上衷心祝福,也期望透過浴佛,能讓照顧中心的住民們洗滌煩惱,心靈清淨,身體更健康。

圖左 : 卡拉OK時間是老人家的最愛,阿嬤會點選老歌,志工在一旁陪伴歡唱。[攝影者:朱顯曜]
圖右 : 高齡九十六歲的涂老先生,耳際插著一朵香花,笑開了嘴,用力拍掌,表示歡迎志工的到來。[攝影者:溫玉嬌]
圖 : 志工溫玉嬌蹲在輪椅前,與高齡九十六歲的涂老先生開心互動,老人家笑開了嘴,用力拍掌表示歡迎。[攝影者:朱顯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