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9月28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中 勇敢單親媽 認份不認命

勇敢單親媽 認份不認命

E-mail 列印
「現在的社會裡,時有耳聞,遇到不順遂的事情,常常怨天尤人,卻很少檢討自己。」一場《志氣》導演張柏瑞的講座,貼近人心,讓觀眾鄭嫄臻女士有感而發,告訴自己要學習劇中 女孩們認份不認命的精神。

鄭女士獨自扶養三個小孩,遇到困難挫折時,難免會恐懼害怕甚至有逃避的心理,但是她都告訴自己要勇敢去面對。在過程中,除了訓練自己尋找解決的方法之外,同時也增加自己的 智慧。她也是這樣教導自己的小孩要勇敢,但是勇敢一定要是正向的。

◎堅持 夢想到手

2014年5月24日在臺中分會國議廳舉辦的悅讀名人講座,請到了第一次接觸慈濟的《志氣》導演張柏瑞。國議廳搖身一變成了攝影棚,彷彿是將大愛臺搬到臺中靜思堂。當〈大 愛讓世界亮起來〉的音樂緩緩響起,「描繪真實人生,膚慰人間疾苦……傳遞大愛到世界……」開啟了序幕。

文質彬彬的廣播名人蔣彤和導演張柏瑞為臺中觀眾帶來一場富有人文氣息又勵志的精彩講座。蔣彤:「張導,《志氣》是您第一部電影,您要放棄前面的工作,全力投入這個電影的籌 備、編劇、拍攝、資金的籌募等,要做這麼大的轉換,有沒有經過一番的家庭革命?家人對您的支持?」深入淺出的問題,帶領觀眾進入張導演的電影世界。

導演風度翩翩的說,那時媒體很常提到「臺灣之光」這名詞,但這名詞往往只會出現在那些百萬明星的身上,絕不會出現在這些弱勢孩子身上。因為他們很多是單親、貧困、隔代教養 出生的背景,但這群孩子奮發向上的精神卻感動了他。

直到近年政府支持拍國片,又適逢臺北景美女中2010年拔河隊贏得世界冠軍,張柏瑞也燃起一股鬥志,於是前往景美女中毛遂自薦。與校長磋商多時,決定將這群孩子的故事,搬 上大銀幕。從景美拔河隊身上學到的精神,成為他日後最大的力量,也燃起了他長久以來的電影夢。

他花了二年的時間收集同學們的故事寫腳本,其中讓他感到非常不捨的是女主角春英的身世。三歲母親往生、九歲父親也離開人世,是眼盲的阿嬤靠著幫人按摩,獨立扶養春英兄妹二 人長大。面對自己令人鼻酸的身世,春英不會因為同學的鄙視和嘲笑而放棄自己的人生。和春英談求學談拔河時,她卻是那麼地開朗樂觀,張導說,這群無給職的「臺灣之光」付出的 勞力和辛苦難以想像,所以更值得將它拍成勵志人心的劇情片,讓大家看到生命的意義。

拔河是一件非常粗重的運動,所有的成就都是由汗水和淚水換來的,這樣的題材深深地打動著張導演。所以在國家建國百年,更是需要正向力量的時侯,特別選了這樣的題材,做為第 一部拍片的劇本。

但是有了題材、劇本,最重要的是資金的籌措,為此張導演講超過一百次的故事,看過無數人臉色,也受到輕蔑和懷疑,最後他選擇了以拍攝樣帶的方式,來呈現拔河隊為爭取榮譽所 付出的努力和堅持。

練拔河雖然是件苦差事,卻能讓人感受到最有價值的一件事就是堅持。張導演當初也不被看好,但是他也是靠著這份堅持,完成了他人生當中的第一部電影。 「我們是不是夠努力?當我們怨天怨地怨環境不好時,那我們自己做了多少努力?試問自己都盡力了嗎?」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任何時侯任何年齡,只要盡力而為都不會太遲。

導演回憶當初的艱辛,不禁苦笑說:「在臺灣拍片找資金最難,拍《志氣》絕大時間就在找資金和劇本編修。」後來決定學習魏德聖導演,集資拍攝一部一分多鐘的樣帶,藉著樣帶在 網路上發酵。這個故事意外獲得商業週刊的大篇幅報導,最後終於獲得中國信託、中環娛樂和威視電影的支持。

張柏瑞為了拍攝《志氣》不惜辭去穩定的工作及賣房,但此舉卻不是很被老婆諒解,還曾被說「你不會像李安,我也不會像李安老婆一樣!」但還是在背後默默支持,陪張柏瑞熬過了 這段時間,這也是他一直很感謝的。

◎肩負社會責任 為後代創作正向作品

片中奶奶那句:「做雞就要掅,做人就要翻(臺語)」的銘言投射在這些孩子身上,代表認份做好該做的事,但不輕易向命運低頭的精神。所以她們認份不認命,始終深信,自己的未 來,要自己拼。而這也是一直從事影像工作的張柏瑞所堅持的,自覺有一份社會責任,要為後代創作正向的、具教育意義的作品。

在所有運動裡只有拔河要靠退後才能勝利,而這堅持到最後一秒的精神,總讓張導演想起當年那個懷抱著小小電影夢、緊握著希望的自己。「其實只要堅持下去,就有機會改變!」導 演也藉此鼓勵在臺東偏遠地區,認為把體育項目做好就好,反而把術科給放棄的孩子,告訴他們,景美女中的拔河隊並沒放棄術科,該學習時她們一樣在學習。

觀眾目不轉睛看著影片,「長繭的雙手灑上止滑粉,然後緊緊握住著拉繩,號令一下雙腳往後一蹬,女孩們一鼓作氣地往後拉繩,此時豆般大的汗水也一滴一滴地從臉龐滑著下來。女 孩們一遍又一遍重覆做著超出身體負荷的體能訓練,教練求好心切的指責聲,場上聲嘶力竭的加油聲,最後鏡頭停留在比賽勝利時的喜悅歡笑聲。」

這段一分四十四秒的樣帶,充份展現出女孩們為爭取榮耀不服輸的精神,這是張導演當初為了籌措資金所拍攝的樣帶。樣帶的內容感動了資方,也成就了這部電影的完成。有資方曾跟 他表示,希望影片中人物的表情、動作能夠再有張力一點,但張柏瑞認為真正的臺灣人表現情感的方式,是細膩、是內斂的,所以無聲勝有聲,這也是他想要表現出臺灣人最樸實的一 面。

張柏瑞目前已經在籌拍第二部劇情長片,主題是關於稻米、人與土地的故事,片名叫《希望的啟點》是在說無毒農田的事情。因為他聽了某位臺東英文老師所說的一句話:「人的一輩 子,如果想要做一件有功德的事,那就是把你的孩子教好。」因為這句話啟發了他想要拍有正向及教育意義的事。

主持人分享農夫樂天知命的精神:「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心地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因為農夫不怨天尤人,所以張柏瑞認為就跟這部《志氣》一樣,認份不 認命,不管環境如何還是要自己去打拼。

◎勇敢面對困難 創造未來

這樣認份不認命的精神,感動在場的觀眾鄭嫄臻女士。她說:「原來慈濟除了向人募款之外,還會舉辦這麼多活動啊!」她很感恩二女兒學校的老師,只要是慈濟有任何活動訊息都會 告訴她,當她知道今天的講座是電影《志氣》的導演時,她開心地帶著三個孩子騎著腳踏車一起來參加。

出門之前,孩子們喜出望外,到了靜思堂,孩子卻緊張了起來,「媽媽我今天忘了穿襪套來,怎麼辦?」鄭小姐一方面安撫著小女兒的情緒,一方面叫大兒子幫忙把鞋袋擺放整齊。她 是這場講座中唯一帶著三位小孩一起來參加的會眾。大兒子國中一年級,是慈濟籃球隊的一員,二女兒國小五年級及小女兒國小二年級都參加慈濟親子成長班。

單親的鄭女士雖然從事大夜班的工作,可是對於陪伴孩子參加活動卻從來不缺席。她感恩慈濟教聯會的老師很用心教導孩子,老師的用心讓她深受感動。「是老師帶領我們全家進入這 個善的團體,讓孩子們可以接觸到美善的事,學習到正確的規矩及慈悲心。」

鄭女士表示,講座中談到現在的社會都怨天怨地怨別人,卻不曾檢討自己,讓她深有同感。她獨自一人帶著三個小孩,遇到困難挫折時,難免會恐懼害怕,甚至有逃避的心理。可是她 都告訴自己要勇敢去面對,在過程中,訓練自己尋找解決的方法,增加自己的智慧。她也是這樣教導自己的小孩要勇敢,但是勇敢一定要是正向的,要學習劇中女孩們認份不認命,創 造自己的未來。

另一位會眾吳曉菁女士專注凝視著影片,她因為孩子參與慈濟的活動,而前來參加。對於張導演能在傳播界堅持正向能量,是很佩服的。在過程中也發現導演「堅持」的理念讓她印象 深刻,她說:「堅持,也許不一定能達到目標,但是這過程可以學習很多。」

◎面對面的接觸 最直接的感動

從今年開始人文志業將在全省各地舉辦「悅讀名人」講座,邀請各行各業顯達人士來跟大家分享他的心路歷程。同仁黃榆真說:「希望藉由面對面的接觸,得到最直接的感動,也因為 媒體的影響很深,所以我們的使命就是要報真導正,使善念能增加。」主要是因為證嚴上人曾說過:「人人身上都是一部經,無處不是藏經閣。」因此希望藉由此分享,能讓觀眾把感 動化作一股清流來影響社會。

為了讓現場進行更流暢,開場前,黃榆真可花了不少心思,她不急不徐地和負責音控的志工討論著講座現場鏡頭的拍攝,及播放影片時的順序。「師兄,可以請您先坐在椅子上,方便 音控室的志工,對一下鏡頭嗎?」只見一位志工乖乖地上臺就像小學生第一天上學一樣,正襟危坐一動也不敢動。雖然講座只有短短的二個小時,但是為求過程的順暢,事前準備工作 可一點都不能馬虎。

慈濟人文志業包括廣電平面媒體擔負著報真導正,為時代做見證為人類寫歷史的使命,要讓世界各個角落,能時時接收到正知正見的訊息。傳播媒體對社會的影響力是無遠弗屆的,從 小螢幕電視到大螢幕電影靠著傳播的力量,報導美善的人事物。善惡在拔河,人多的一方才能贏。行善造福的人多,善的福力愈大,所得到的就是善果──家家平安、社會祥和、天下 無災無難。

一場面對面的接觸,最直接的感動,更增加了鄭嫄臻的力量,當她恐懼害怕,甚至逃避時,她告訴自己和孩子要勇敢去面對,認份不認命,創造自己的未來。

圖左 : 會眾專注看著《志氣》這部電影的樣帶,短短一分四十四秒,深深被劇中女孩們不服輸的精神感動,也成就了這部電影的完成。[攝影者:趙勝顏]
圖右 : 廣播名人蔣彤(左)和風度翩翩的導演張柏瑞(右)為臺中觀眾帶來一場富有人文氣息又勵志的精彩講座。[攝影者:趙勝顏]

圖左 : 會眾吳曉菁(前左一)對於張導演分享時,對於「堅持」二字是讓她印象最深刻的,她說:「堅持,也許不一定能達到你的目標,但是這過程可以讓你學習很多。」[攝影者:趙勝顏]
圖右 : 為了讓節目進行得順暢,慈濟人文志業的同仁黃榆真(右),正和負責志工討論著現場鏡頭的拍攝,及播放影片時的順序。期待透過講座分享,對社會有正向的影響力。[攝影者:阮佩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