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1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中 人醫約旦義診 愛行千萬里

人醫約旦義診 愛行千萬里

E-mail 列印
「約旦在地球的哪個位置?飛行時間超過十二個小時的路途有多遠?那裡的貧民和難民過的是怎樣的生活?走!我們一起去義診就知道了。」2014年2月參與約旦義診的花蓮慈濟 醫院李彝邦醫師,於6月8日引領中區慈濟人醫會成員穿越近7000公里的航程。

◎約旦義診 愛行千萬里

2014年6月8日,微雨的夏日午後,中區人醫會聯誼的歡聚時刻。人醫會成員與家屬約一百五十人,帶著喜悅的笑容來到台中分會舊會所,跟隨李彝邦醫師飛越千萬里,到達約旦 的窪地阿布頓的貧民區。

牙醫師李彝邦原任職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是中區人醫會成員,用心耕耘義診這塊福田已數年,在中部留下許多大愛足跡。兩年前,受到上人感召,離開台中到花蓮慈濟醫院牙科部 服務。今日應紀邦杰醫師邀約,專程回到中區和人醫會成員相聚,並分享今年二月底,參與九天的約旦義診與物資發放的心得。

約旦的慈濟志工關懷當地的貧民區已經十二年了,仍是無力改善貧窮的環境,貧與病總是接踵而來。慈濟人醫會多次擬定前往義診,終因戰禍政局不穩定而暫停,歷經五年的等待,終 於成行。

「這些難民是從哪裡來的?你願意成為難民或貧民嗎?」李彝邦邊播放照片畫面邊詢問,人醫會成員紛紛搖頭示意。

三年前的茉莉花革命,影響了阿拉伯世界,造成敘利亞內戰,人民躲避烽火戰地,被迫逃往鄰近的國家避難,從此成為失根的異鄉人。由於約旦位於敘利亞的南方,難民湧入原就有著 大量貧民的約旦,部分的人暫居在窪地阿布頓的難民營裡。暴增的人口使得食物供給失衡,難民與貧民同樣充滿著生活的艱困與未知。

一張張令人心疼的照片,一段段難民搶奪食物的畫面,李彝邦語帶哽咽的說:「一樣的天空,為何有不一樣的生活?戰亂陷人民於水深火熱中,我們要心生警惕並珍惜安定的社會環 境。」

眼眶裡閃著淚光的東勢區人醫幹事徐玉如說:「看到貧民小孩爭著搶要糖果的畫面,還有一個難民孩童在地上撿拾到陳舊的藍色帽子,就如獲至寶似的緊緊戴在頭上,唯恐失落。這些 景象,令人不捨也讓我感恩現在的平安與富足。」

敘利亞難民區簡陋的住處旁,地面上堆滿垃圾,慈濟志工不畏髒亂的環境,依序進行一場場的義診及發放,難民悲苦的容顏裡,漸漸地有了笑容。

「我們到當地的一家特教中心義診,老師、職員也都來看診,只牙醫的部份,一天就服務了近一百五十個人,由此可知當地的醫療資源相當缺乏。」雖然語言不通,李彝邦肯定牙醫師 是個手到病除,與人結好緣的科別。

李彝邦詢問大家:「什麼東西是沒有地理、語言、文字和宗教的隔閡?」。

「愛心和微笑」人醫會成員異口同聲的回答。

◎心富大幸福

大愛感恩科技副董事長李鼎銘和夫人,從北部到中區參加「中彰區慈濟籃球隊友誼賽」的活動,把握因緣與人醫會成員歡聚並分享一則溫馨故事。

2006年,股王巴菲特是世界富豪排行榜第二名,他將從股市賺來的百分之九十五的財富,捐贈給世界首富比爾蓋茲所成立的慈善基金會,因為巴菲特相信慈善事業的真意是啟發愛 心,幫助天下的受難人。

巴菲特的善舉,與四十八年前為做慈濟善事,而日存五毛錢的三十位家庭主婦一樣,都是信己無私,信人有愛。

陪伴李鼎銘一起來到聯誼會場的郭德進法官,讚嘆醫護人員都是社會上的優秀人才,提醒大家要知福、惜福、再造福。他的妙語如珠,現場笑聲不斷,最後還透露了一個小祕密。

「大部分的醫師駕駛的車子都是百萬名車,而紀邦杰醫師所駕駛的轎車只值三萬元的市價。有一次,不小心撞上電線桿,車頭凹陷,紀醫師想的是要將車子修理好,再繼續開。相當節 儉的他,每年都熱誠的捐出一個榮董,是個惜福愛物勤造福的典範。」一旁的紀邦杰靦腆地红了臉龐,大家報以熱烈的掌聲。

◎時時自鑑心鏡 回歸清淨本性

人類是有情的眾生,具有清淨的本性,但受環境紛擾而迷茫飄泊,心念起伏不定。如何才能回歸本性?慈濟志工葉志忠鼓勵大家研讀上人著作《回歸清淨本性》就能從其中找到正確的 方法。

葉志忠分享書中開啟智慧的三個小故事。

「阿桶伯與相欠債的孩子」是一個失去愛子的傷心故事。這個故事提醒大家,人世間的因緣都是變化無常,要安住身心,歡喜接受。遇到無常境界來臨時,要以感恩祝福的心,面對因 緣的聚合離散。

「糞池裡大蟲的淚水」指出世間萬事皆是空,唯有因緣果報是不變真理,每種一個因,就一定有果報。大家要謹言慎行,絕不口出惡語,就不會輪迴在不淨處。

「富商的四位太太」是佛陀的一則譬喻故事。佛陀將人的身體、金錢、親人好友、本性等四項比喻成富商的四個太太,教育世人要時時反觀自照,不要讓清淨的本性蒙塵。

葉志忠精彩的分享,觸動了人醫會心理師張一賓的內心。

張一賓的女兒幾年前遭逢意外,失去智力與身體的正常功能,年輕的生命從此癱坐在輪椅上。獨自照顧女兒的她,也曾感嘆自己和女兒是相欠債,聽了「阿桶伯與相欠債的孩子」故事 後,她說:「感恩女兒還能陪伴著我。」

在愛與關懷的音樂聲中,人醫們互相祝福,也彼此提醒要時時自鑑心鏡,回歸無染的本性。大家還有一個共同的心願,希望這個世間再也沒有戰爭的發生和難民營的存在。

圖左 : 郭德進法官(右一),讚嘆醫護人員都是社會上的優秀人才,提醒大家要知福、惜福、再造福。他的妙語如珠,現場笑聲不斷。[攝影者:王芊俋]
圖右 : 慈濟志工葉志忠鼓勵大家研讀上人著作《回歸清淨本性》就能找到回歸本性的正確方法。[攝影者:吳啟志]

圖左 : 大愛感恩科技副董事長李鼎銘,把握因緣與人醫會成員歡聚並分享一則故事。[攝影者:陳鎮嘉]
圖右 : 2014年6月8日,中區人醫會成員與家屬約一百五十人,帶著喜悅的笑容來到台中分會舊會所,專注地聆聽花蓮慈濟醫院李彝邦醫師約旦義診與物資發放的心得。[攝影者:黃丈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