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1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中 吃果子拜樹頭 珍惜擁有時光

吃果子拜樹頭 珍惜擁有時光

E-mail 列印
談及漸漸失智的母親,民眾許玉芳哽咽地說:「人講『吃果子拜樹頭』,今天我能這樣活下來,是因為有媽媽生育我之恩,所以足嘸甘(很心疼)媽媽得這種病。」

7月12日午後,南屯區慈濟志工邀約爵名曲藝術空間三位表演者,三十三人共同前往至善園老人養護中心展開人文關懷。活動透過肢體互動、演唱懷念老歌、手語歌劇演出和證嚴上 人說故事等節目帶動歡樂氣氛,期望為病苦的阿公、阿嬤們推開一扇心窗。

◎感恩心陪伴 走最後一程

「阿嬤,您有歡喜沒?」「有!有!」在二個女兒陪伴下,老人家嘴角一直上揚,陶醉於懷念老歌聲中,時而拍手表達讚歎,心情顯得特別愉快。

姊妹倆人都是職業婦女,利用周休前來陪伴母親。笑容滿面的民眾許玉芳表示:媽媽喜歡熱鬧,有歡笑的氣氛。臺灣已進入老人社會,志工關懷素昧平生的老人,也適時提醒身為子女 者,更要以行動關心自己的父母。

「有一日咱若老,找無人甲咱友孝……」唱起来既親切,又琅琅上口的〈家後〉歌曲,深深吸引著阿公、阿嬤們的目光,有人跟著哼一段、有人跟著旋律回味,暫時將內心的苦悶放 下。許玉芳贊同地說:「我認為唱歌非常好,音樂能夠療癒人心。」

在三次志工關懷活動中,許玉芳觀察歌聲最能融入老人的心,還有〈證嚴上人說故事〉其中有一則「獵人在森林中被群狼圍攻,情急之下爬到樹藤上,卻有數條毒蛇……看到蜂窩滴下 的蜂蜜,讓他忘了身處危機……」故事,給她印象深刻的啟示。

失智症三年的母親,由於記憶逐漸退化,不得已半年前住進養護中心。許玉芳哽咽地說:「人講『吃果子拜樹頭』,今天我能這樣活下來,是因為有媽媽生育我之恩,所以足嘸甘(很 心疼)媽媽得這種病。」以感恩心陪伴親人,走人生最後一程,珍惜擁有美好時光。

◎行孝要即時 莫留下遺憾

有四次機構關懷經驗的社區志工張淑媛,與阿公、阿嬤們的肢體互動;對餵食、按摩並不陌生,然而此次的心境卻截然不同。去年底寒流來襲,氣溫突然下降,張淑媛的父親身體無法 調適中風,出院後住斗六安養中心復健。

當志工的心情不同以往,家庭主婦的張淑媛說:「以前的想法很單純,為需要的人服務;現在多了幾分牽掛,看到長者們想起爸爸,不捨之情油然而生。」張淑媛希望個人微薄的心 力,能替無法來探望的家屬,填補長者心中的失落感。

7月13日,將參加2014年社區志工培訓課程,受邀前來見習的民眾蔡淑真,對〈跪羊圖〉手語劇演出,最後呼喚:「阿母──」聲,勾起她思念母親之情。眼眶泛紅的她表示: 「行善、行孝要即時,當人不在了,你想做什麼,都來不及了!」蔡淑真不想再遺憾,從臺北搬回臺中居住、找工作,為了父親刻不容緩。

因為認同慈濟的理念,自己報名志工培訓的蔡淑真表示,心裡面有些激盪,是因為三年前母親病逝,所以對長者有特別的情感,希望能關懷更多的老人。初次見習後,她篤定地說: 「雖然與長者互動有怯生生的感覺,卻是第一次好的開始。」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行孝、行善不能等。志工由關懷孤苦長者,帶動社會弘揚孝道,對老人跟小孩都一樣重視,需要被親人關心陪伴。

圖左 : 志工陳瑛琦協助長者享用點心。[攝影者:許載福]
圖右 : 「跪羊圖」手語劇演出最後呼喚:「阿母~」聲,令現場者勾起思念母親之情。[攝影者:許載福]
圖 : 姊妹利用周休來陪伴母親,笑容滿面的民眾許玉芳(左)表示:「媽媽喜歡熱鬧,有歡笑的氣氛。」[攝影者:許載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