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1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中 製作靜思語卡 回收紙展創意

製作靜思語卡 回收紙展創意

E-mail 列印
每個星期四是臺中市大里共修處,舉辦讀書會的日子,晚上七點半,三十五位會眾和志工聚集在這裡,悠游法海,共修法益。特別的是8月14日晚上,邀約自加拿大遠道回台的志工 廖純志分享精湛且獨特的靜思語卡製作。

◎守志奉道 衲履足跡細體會

讀書會首先由志工鄭春玉導讀《2014衲履足跡春之卷:2/23~2/28》。她以上人開示、自己的經驗及相關影片等相互佐證,深入淺出、事理相應,讓人人都能有更深入的 瞭解。

鄭春玉首先提到,她所導讀的重點部分是在「教育」,而慈濟辦學的教育目標就是「回歸純真道德良知,用智慧發揮專業良能。」另外,她也準備了一段國外拍攝的影片,耶魯大學研 究人員以簡單的道具、小玩偶等來測試幼兒對善、惡的本能反應,結果顯示幼兒較偏好善的一方,以科學來佐證人性本善,深具說服力。

此外,春玉師姊談到,上人期勉慈濟人要入人群而心無污染,無始以來覆蓋於心的煩惱經由人群的磨鍊一一去除,鍛鍊出清淨精純的觀念。慈濟各項志業推展於全球,志工人人各有承 擔,人間菩薩行於菩薩大道,勢必得經由人事磨鍊,方能淬鍊出禪定與智慧。

「不是去薰法香嗎?我看是去薰蚊香吧!」接著鄭春玉提及有次在跟先生討論事情要怎麼解決,先生調侃她。她說的確,法如果只是聽聽,而沒有運用在日常生活中,也只是書中的一 篇文章、別人的智慧罷了,就如經書,並不是讀誦而已,更要能「行經」,才真是「法入行」。

◎妙手巧思 傳授技藝樂分享

旅居加拿大已十三年的志工廖純志,風塵僕僕來到共修處,質樸的帆布背包中裝著製作靜思語卡的工具和他平日的作品及攝影集。一把尖尾刀、一罐樹脂、一張卡片、一個圓竹筒罐、 幾張廣告紙,加上他的巧思,就構成一張張風格獨特的靜思語卡。

十七歲時,廖純志家中經營手工藝品,耳濡目染的他,娓娓道來創作的因緣:「旅居加拿大期間,春節時大都是寫個春或春聯,有國外的長官、議員來參觀中文學校,太太建議我發揮 以前的手藝專長,從此慢慢的開始製做靜思語卡。」

為了讓與會者能清楚觀看每一個步驟,人文真善美志工特別架設攝影機,以現場直播方式,將廖純志教授的製作過程,呈現在大螢幕。

「製作卡片基本上都是用刀子,先將樹脂塗在廣告紙後面,再用刀子裁切廣告紙,例如要做比較簡單的竹子,就是按下刀子,往自己的方向拉就可以了。」廖純志詳細的解說。

刀起刀落間,大小不一的紙片也隨即貼在卡片上,再用竹筒壓平剛剛貼好的小紙片,不到三十分鐘,在這9.5X6公分的小卡上,即呈現出一片蓊鬱翠綠、層次分明的竹林,顏色堆 疊亦恰如其分,廖純志熟練的手法和細膩的刀工引得現場驚呼連連。

沒想到只要普通的廣告紙和幾樣簡單又便宜的工具,就能在廖純志的手中,變化出無限風光。植物、小昆蟲、風景等圖案都難不倒他,栩栩如生令人讚歎,他說構圖沒有一定的圖案, 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幅美景。

廖純志深受父親啟發,不僅學得一身好手藝,他疼惜物命善用廣告紙的創意與兼具環保理念。製作過程,他也細心的告訴大家何處可購得相關的工具。同時麥桿在此刻也變身為藝術卡 片中的主角,先將麥桿剝開、再攤平,也是切成大小不一的片狀貼在卡片上。

談起使用麥桿的因緣,他說:「為什麼有麥,因為日本人在四十幾年前,保麗龍沒有那麼風行前,貿易商會進口,就像草蓆一樣,捆在外面的包裝。我爸爸去到商行,他認為這一種要 丟掉的東西可以拿來用,也算是環保的方法。」

◎傳法他鄉 人間菩薩大招生

「傳法到他鄉。」當初常住師父輕輕一句,廖純志重重的聽了進去,而且愈做愈歡喜,藉由靜思語卡積極菩薩大招生。課堂中,他邊分享在加國做慈濟,並積極菩薩大招生的點點滴 滴,同時俐落的刀法未曾停下。

接著他以製作小瓢蟲為例:「做小瓢蟲是因為小朋友會參與,不論老外或中國人家長,會在旁邊幫忙,志工們才有辦法利用這個時間去說慈濟,不然過門而不入,所以我都只做一隻, 另外一隻就讓家長做,做好會拿去送他的朋友,再約五、六個來,可能也會有三、四個家長,這是在國外的情況,這麼簡單五分鐘,你們也可以試試看。」

溫文儒雅的廖純志相當謙虛地表示:「這很簡單。如果有師兄師姊想學,即使只有一個、二個我都可以再來。就像做慈濟,看的不算,你要做才算。」

「你也可以用傻瓜相機去拍風景或樹,然後用透明的紙把它描起來做為底圖。只要你想說這一張是要跟人結緣的,不要說好不好看,因為用心就好看。」師兄毫不藏私的將他多年的心 得一一傳授給大家。

「廖師兄的創作看似簡單,實則需要耐心與細心,他以自己的方式結了全球無數好緣,就像靜思語說的:『不要小看自己,人有無限潛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善於發揮所長, 便能擁有一片天。」志工簡文娜有感而發。

這一晚,參與的眾人沉浸在藝術的饗宴中,而透過讀書會共修,不論海、內外,志工們彼此互相學習、見賢思齊,提升慧命,為人間菩薩招生,貢獻一分心力。

圖左 : 志工簡文娜有感而發的說:師兄的創作看似簡單,實則需要耐心與細心,就像靜思語說的:『不要小看自己,人有無限潛能。』[攝影者:黃志僑]
圖右 : 春玉師姊談到,法如果只是聽聽,而沒有運用在日常生活中,也只是書中的一篇文章、別人的智慧罷了,要能「行經」,才真是「法入行」。[攝影者:黃志僑]

圖左 : 旅居加拿大已十三年的志工廖純志表示,只要你想說這一張是要跟人結緣的,不要說好不好看,因為用心就好看。」毫不藏私的將他多年的心得一一傳授給大家。[攝影者:黃志僑]
圖右 : 廖純志與志工分享他平日的作品及攝影集[攝影者:黃志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