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4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中 慈少樂觀學習 親子慧命增長

慈少樂觀學習 親子慧命增長

E-mail 列印
「我很喜歡慈濟親子班的活動,慈濟教我許多事,到學校我會和同學分享,也會鼓勵同學來參加慈濟的活動。」活潑好動的蔡鎮宇,談到慈濟頓時謹慎緊張起來。阿嬤吳惠美在社區志 工培訓期間,經常帶著他一起上課,鎮宇每天都會抄寫一句靜思語,樂與同學分享慈濟事,參加親子成長班之後,更學會尊重長輩和同學。

中區北中市(一、三)社區兒童慈少親子成長班,於今日(11/15)在臺中分會舊會所舉行第二次活動,共計一百八十六人參與。教聯會老師用問答的方式與學員互動,以遊戲的 體驗促進學員腦力激盪,集結學員團隊的智慧達成活動的使命。內容生動活潑、淺顯易懂,循序漸進的教導方式,讓小學員們印象深刻、受益匪淺;並且也舉用日常生活發生的實例, 告訴學員遇到困難時,如何急中生智進而解決難題。希望小朋友瞭解靜思語:「心無雜念、凡事樂觀、踏實做事,就會有智慧。」

戲劇欣賞「海盜公主第二集──逃亡」是小學員的最愛,每位小學員無不聚精會神、目不轉睛的注意劇情的發展,鍾阿琴老師藉由故事的內容,引領小學員思考其中的寓意。

劇中「公主一夜之間失去所有,提示我們必須勇敢面對無常;公主所擁有的一切哪一樣不是別人給的,提示我們時時感謝眾生恩;公主逃亡後發現,外面的世界不是她所想像的那麼美 好,充滿飢餓、死亡、汙染及髒亂,提示我們知福惜福,從自身做起,珍惜資源、重視環保,為地球盡心力。」寓教於樂的方式,引起學員們良好的共鳴。

「我來這裡上課後變得很乖,變得很懂事,認識許多好朋友,功課也進步了,謝謝師姑、師伯的幫助,我會繼續努力。」信心一的黃妤馨分享著今天上課後的心得。

姑姑黃鎧締是第一次參加親子班的活動,慈濟帶給小朋友很正向且充滿陽光的教育,用心於活動進行中啟發小朋友的善心,讓鎧締感到非常驚訝與感激。妤馨的爸爸因罹患大腸癌第四 期,平時都由姑姑們照顧,「謝謝我的姑姑照顧我,沒有拋棄我。」妤馨對姑姑充滿感謝,而妤馨學習懂得感恩也使鎧締激動落淚。

陳慶政在親子班最重要的收穫是學習靜思語的精神,他舉出三句受影響最深的靜思語與大家分享。生氣是短暫的發瘋」,慶政生氣的時候總會想起這句靜思語,讓心情沉靜下來,告訴 自己不能將不好的情緒發洩在別人身上。「太陽光大、父母恩大、君子量大、小人氣大」,覺得意義深遠,會常常提醒自己不要當一個愛生氣地小人。口說好話、心想好意、身行好 事、腳走好路」,這句話會謹記在心,期待自己能時時活用在日常生活之中。

「上學期陪兒女來親子班上課,都能感覺自己的壞習性有收歛許多。」慶政的爸爸陳盈志鼓勵家長們多陪伴兒女來慈濟上課,會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穫。

活動中也邀請《臺灣綠食堂》作者蔡佳珊和大家分享:「以前,我們用嘴巴吃飯;現在,我們用腦筋吃飯。」在食品安全不時亮起紅燈的現代社會,如何尋找對身體和環境友善的食 物。

「兒童的教育要從小開始,要隨時給予小朋友正向的教育、善的知識、善的環境,尤其大人是小朋友的楷模,大人的身教和言教相當重要。」志工康評勉勵家長:「慈濟的人文教育, 是從孝與善開始,懂得孝順的孩子,就會懂得禮儀,讓我們一起灑下愛的種子,與孩子們攜手走向真善美的未來。」

圖左 : 北中市一、三社區兒童慈少親子成長班第二次活動,於今天11/15(星期六)在臺中分會舊會所舉行,共計一百八十六人帶著歡喜心情共同參與。[攝影者:黃靖懿]
圖右 : 「我很喜歡慈濟親子班的活動,慈濟教我許多事,到學校我會和同學分享,也會鼓勵同學來參加慈濟的活動。」活潑好動的蔡鎮宇分享。[攝影者:留榮松、黃靖懿]

圖左 : 「我來這裡上課後變得很乖,變得很懂事,認識許多好朋友,功課也進步了,謝謝師姑、師伯。」黃妤馨(左)分享著今天上課後的心得。[攝影者:留榮松]
圖右 : 活動中也邀請《臺灣綠食堂》作者蔡佳珊和家長分享「以前,我們用嘴巴吃飯;現在,我們用腦筋吃飯。」[攝影者:留榮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