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中 真愛就要懂得放手

真愛就要懂得放手

E-mail 列印
入冬第一道大陸冷峰過境,一向較溫暖的中臺灣冷風颼颼,12月13日晚上的氣溫更是直直落,雖然是週末,但臺中分會門前,車流不息的文心南路,過往車輛也稀落很多。然而分 會地下一樓感恩廳,卻人潮陸續入座。

每月第二個週末,晚間七點半的中區榮董願力讀書會,此次邀請榮獲今年第十六屆臺灣電視金鐘獎教育文化節目主持人得獎者,臺中慈濟醫院院長簡守信分享;難怪天氣雖冷,還是吸 引了近兩百人與會,連在家修行的釋申智、釋會空兩位法師也慕名前來聆聽這場文化饗宴。

開場之前,李宜樺老師的老歌爵士鋼琴演奏,讓會眾的心靈沉澱一下。接著司儀蔡文芳師兄讚歎簡院長,雖不是圈內的人,是個外科醫師,但主持的《大愛醫生館》播出13年近4千 集, 居然把台灣的衛生教育跟美術做個結合,獲獎實至名歸。

幽默風趣又笑容滿面的簡守信,一開始面對司儀的恭喜聲,就先自我幽默一番:「雖是天天十分鐘的節目,但主持十多年來,三千多集,最特別的是四次提名、四次落選,但我從不灰 心,今年終於獲得評審團肯定,認為節目內容『有專業獨特和豐富醫學常識,內容深入簡出、節目精短有趣』而得獎」。

「雖然是得獎了,但我會繼續努力,因為節目的宗旨,就是讓美術與醫學結合,使臺灣的衛生教育提昇,讓大家清楚看到、並得到健康知識。我還跟院內醫師同仁開玩笑說;『你們要 不要主持看看,包你錄製三集就會打退堂鼓,因為播出內容,全部要自己一手包辦。」

在熱烈的鼓掌聲中,簡守信這位前任慈濟大林醫院院長,從介紹前任醫院,進入今天分享主題,「守護生命、守護健康、守護愛」。他說:「雖然田中央的大醫院,只是被評定為區域 醫院,但我們可以作活肝移植手術,開心、開腦,用團隊精神做專業結合的醫院。有形的技術雖然重要,但以有形化無形來入心更重要。用生命走入生命,搶救生命。十年有成,大林 慈濟醫院以「醫病、醫人、醫心」的宗旨,提昇雲嘉地區的醫療水平。」

◎學習放手

簡守信述及日前上人行腳臺中慈濟醫院,與醫護人員座談時,急診室護理長向上人的一份報告──「愛一直都在」的簡報談起。看完電子簡報讓現場所有人都上了一課。簡報中從一位 已移轉肺部的癌症末期女性病患,命在旦夕,來院掛急診,家人齊聲要求插管急救,尤其是結褵十多年的先生,不捨之情令人感動。

插管只能多活幾天,但對於即將走到生命終點的患者,卻是一大折磨。在團隊一齊用心勸導下,終於讓家屬了解「讓愛生根,該放手時就要放手」。

日記從開始的溝通,及同意放棄急救、住進安寧病房到往生前最後六小時,包括公婆全家一起為患者擦拭身體;孩子畫出愛的小卡,表達出對媽媽的思念,愛一直都在,跟媽媽說再 見;讓患者最後莊嚴的離去,護士長以日記方式記錄著溫馨的點點滴滴。五十天後,往生者的先生,寫信表達對慈濟的感恩,說:「現在孩子晚上想媽媽時,就抬頭看天上的星星,而 每逢開車就想起妻子而淚流不止。」

簡院長說:「慈濟是從病人的角度思考,主動表示關懷而不是築起高牆。介紹這份報告,也是希望推廣臨終時,自己可以預先選擇,若有一天病況危急時是否放棄急救?因為已無意義 的急救,只是讓自己多受折磨,同時也浪費醫療資源。」

這份動人的簡報,不但讓大家頻頻拭淚,也讓大家慎重思考──是否趁自己還健康時, 簽署「預立選擇安寧緩和醫療意願書」。

為了轉換大家悲傷的情緒,銀幕上出現了德國總理梅克爾女士的圖像。簡守信說:「梅克爾雖貴為總理,但非常惜福,2007年赴大陸訪問,有一次用餐時不小心掉了一塊食物,大 陸接待人員忙著要去檢起丟棄,但梅克爾趕忙自己灣身檢拾,放到盤子裡繼續享用,讓人感受到她的節儉與美德也做了最好惜福示範。」

簡守信幽默地說:「其實每天沐浴也是錯誤的衛生觀念,初一、十五洗就可以,重點部份才需天天洗,既省水又經濟。」

他又說:「生日吃蛋糕也是錯誤一件,奶油多糖份更多,都吃在肚中油深不知處,所以送蛋糕其實是害他;愛他,生日送上『五穀粉』,才是正確選擇。」

一幅被簡守信取名「甜食的瑪丹娜」畫作,因為週圍盡是速食店與美食餐廳。速食最容易造成動脈硬化。他說:「如果家附近有麥當勞、肯德基或是其它速食店及美食餐廳,母親最好 學習『孟母三遷』才是為孩子好、為成長子女健康把關。速與素雖同因,但同樣對大人身體健康差很多」

簡院長結語說:「真正的健康,不只是身體的健康,而是心靈的健康。我要將更多善的力量,灑播到各個角落,讓大眾感受到正面的醫療。」

◎ 愛的接力

因為簡院長走過世界各大博物館,讓在座一位從事營建的張素霞女士,聯想到自己走遍世界各地,國外大飯店房間裡,幾乎都放上一本聖經。這麼好的《靜思語》也應該走進世界各國 大飯店,因而當場發心捐出臺幣十萬元,購買《靜思語》送往國外。立即獲得愛的接力,馬上有一位榮譽董事蔡精賢師兄,也發願加入,湊足一千本送出。

連續兩個月讀書會都有人發心贈送《靜思語》,讓讀書會發起人之一的紀邦杰醫生,帶著彌勒佛笑容說:「當初成立讀書會,除了希望榮董多精進、多付出,也希望能菩薩招生,我們 會繼續努力。今大家不畏寒冷踴躍的參與,就是讀書會繼續的原動力,希望每個月都能見到各位!」。

◎ 「真愛」就要懂得放手

在彰化執業的人醫會成員魏錫村,雖然腳疾不良於行,仍坐著輪椅由夫人林慧娟陪同前來。他說:「我是《大愛醫生館》的忠實觀眾,不但自己天天看,更鼓勵來就診患者,也要天天 觀賞。因為醫藥常識懂得多,自然保健做得好。得知簡院長要來分享,就算行動不便也要前來。

「有生就有死;生老病死本就是人生的自然法則。護理長的那篇報告,為癌末病人所做的日記,相信在座的每一個人,都會被其感動。」魏錫村說:「『真愛』就是要學會適當的時機 放手。當然外傷的病人一定要盡力搶救,但是遇到癌末又已轉移的病患,搶救或急救已沒意義,急救回來只是多活幾天而己,又何必讓已經到終點的患者多受折磨。我想簡院長拿這份 簡報來分享,也是推廣臨終時放棄急救的最佳教材。」

魏醫師又說:「榮獲今年臺灣電視金鐘獎,簡院長是實至名歸,今天才知道十幾年來播出內容,全都是他親身製作。有願就有力,其毅力與勇氣叫人佩服與尊敬。能將畫作結合人文素 養,不但讓人學到醫學知識,又可看到世界名畫,一舉兩得。大家多看「大愛醫生館」就對了。」

圖左 : 一場精彩的心靈饗宴,會眾專注地聆聽。[攝影者:陳鎮嘉]
圖右 : 李宜樺老師爵士鋼琴老歌演奏。[攝影者:吳啟志]

圖左 : 人醫會成員魏錫村,雖然腳疾不良於行,仍坐著輪椅由夫人林慧娟陪同前來。[攝影者:陳鎮嘉]
圖右 : 從事營建的張女士(右)響應《靜思語》送進飯店,由紀邦杰醫生代收。([攝影者:陳鎮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