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中 中醫體質檢測 發揮診治功效

中醫體質檢測 發揮診治功效

E-mail 列印
大林慈濟醫院中醫部內科主治藍英明醫師, 5月16日下午來到臺中市清水靜思堂分享「中醫體質檢測」,讓大家對中醫服務項目有更深層的認識;不僅進一步了解自己身體體質, 也透過雙向溝通,讓醫療常識普及社區,達到預防醫學勝於治療的概念,有六十六位會眾參與這場健康講座。

◎檢測儀器內容 完整解說

當醫生服務病人有固定看診時間,門診之外,還這麼用心到社區關懷解說醫療常識,這也是眾生之福。現在科技發達,研發各項先進的檢測儀器,讓大家關心自己身體的狀況。

藍英明醫師說:「最好的檢測是及早知道身體機能衰退,最佳治療是提高自我體力。」能量儀器已廣泛運用於驗證體質屬性,透過深入的歸納分析,可以了解不同體質容易罹患的疾 病。再藉由中藥及食物調理,發揮診治功效。

如果對自己的身體狀況不了解,一旦身體出現毛病才想看醫生,恐怕就會來不及啦!中醫醫學領域發達,高科技研發透過中醫體質調整中心的儀器測試,就能了解身體生理機能問題, 進一步作治癒療效。藍醫師呼籲在平時要做到預防效果,即能達到身心靈平衡穩定。

藍醫師介紹檢測內容項目有七大項,包含中醫望診體質屬性及酸鹼性檢測、一滴血檢測、十二經脈檢測、甲襞微循環檢測、脈波儀檢測、心率變異性檢測 、3D-MRA光波共振掃 描檢測。透過藍醫師詳細解說檢測內容,讓大家了解身體屬於哪一種體質。從檢查指甲、手掌、皮膚,了解身體是否有氣虛?血液循環造成體質寒、熱、燥、濕、酸、鹼等屬性,再進 一步針對身體機能調理。

藍醫師提到吃素的人比較不容易得癌症,因為從一些出家師父的檢測可以知道,出家人因為長期吃素,血液循環,消化機能都比較順暢。所以鼓勵現代人要多茹素,對身體有很大的幫 助。

◎雙向溝通 醫病互感恩

雙向問題發問,才了解現代的人問題很多。大家都很忙碌,連給醫生看診的時間都沒有。慈濟職工梁安順也適時分享,自己本身就是藍醫師的患者,因為心臟和腦部也是透過檢測後, 才了解出了一點問題。現在發現也是心存感恩,配合醫師診療,用中藥調理。

固定時間到慈濟大林醫院掛門診,從身體狀況改善,經過調理之後比較有力氣。每天養成早睡早起,固定飲食習慣,天天準時到靜思堂薰法香。梁安順鼓勵大家,工作再忙還是有必要 做健康檢查,檢查就是自我保健。

志工陳秀英問:「媽媽現在有失憶狀態,是否有藥物或改善方法?」

藍醫師回答:「可以稍微改善,防止繼續惡化,但無法全面根治,這是老人失憶面臨最大問題所在。」但是鼓勵老人家常常要心存善念,心生好念頭,佛菩薩也會保佑。

◎透過檢測 對症下藥

「爬樓梯不知為何會很喘?要改善是否可以,是慢走運動改善嗎?」周英珠提問。

藍醫師說:「會喘原因還是需要透過檢測,了解問題出在哪裡,是心臟關不合因素,還是其他因素所造成,再進一步治療。 」

大家都會對自己身體拋出問題發問,有的問心氣不足的原因,有問生理期出現狀況,有的說手腳冰冷,或手腳怎麼常發熱,為什麼天氣寒冷就會有胃寒冷,狀況如何改善?

問了這麼多問題,但想了解真正問題所在,還是要透過檢測再對症下藥。藍醫師請大家到慈濟大林醫院門診,實地了解狀況再處理。

◎適當飲食觀念 良好生活習慣

志工林秀女問及冬天就會有胃寒冷問題,肚子脹氣等不舒服狀況,在飲食上要注意哪些?

「這種狀況要從飲食改善,如果寒性體質對生冷寒性的食物就要減少食用,多吃溫和養生如堅果類,當作補充來改善體質。攝取蔬菜水果也要適合不能過多,還有青草茶不能飲用過 多。」若想進一步瞭解,藍醫師認為還是透過檢測就會更加清楚。

林秀女聽完藍醫師的解說,發現自己以前最常喝的是青草茶,現在了解原來青草茶不是喝得多就是好。她常常有熬夜習慣,認為火氣上升要多喝青草茶,其實也不是正確的,這場心靈 講座真是受益頗多。

蔡雪芬陪伴媽媽一起來聆聽,感受預防勝於治療的重要,身體不舒服就要找病因,透過健康檢查,才能對症下藥。之前她先生時常感覺人很累,也是透過健檢才發現肝指數的問題,經 過治療才穩住病情。

童素妍阿嬤跟女兒蔡雪芬來聽健康講座,感受最大的收穫就是身體要顧好,不要生病才要找醫生。現在的人為了賺錢不懂得照顧自己的身體,珍惜生命,比擁有萬貫家財更重要。

升起一念感恩心,感恩藍醫師千里迢迢開車到清水靜思堂分享。志工陳榮忠說:「不管哪個地方需要,醫師都做不請之師,讓大家身體健康。」

圖左 : 慈濟職工梁安順鼓勵大家,工作再忙還是要做身體健康檢查,檢查就是自我保健。[攝影者:白明德]
圖右 : 志工林秀女問:「冬天就會有胃寒冷問題,肚子脹氣等不舒服狀況,在飲食上要注意哪些?」[攝影者:白明德]

圖左 : 雙向溝通,曾秋蓮問心氣不足和血壓問題,如何改善?[攝影者:白明德]
圖右 : 周玉萍因為兒子肝硬化住院,請教藍英明醫師針對肝硬化如何做好防範。[攝影者:白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