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7月03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中 就地取材巧思生 馨香素粽結眾緣

就地取材巧思生 馨香素粽結眾緣

E-mail 列印
雖然離端午節還有兩個星期,但6月8日一大早,臺中市南區福興環保站外圍,飄出陣陣撲鼻的粽香。環保站內一幅真、善、美,祥和的畫面映入眼簾。慈濟志工及左鄰右舍的婆婆媽 媽,坐著小板凳,猶如比賽般,個個都是包粽高手。從資源回收的角鋼,做成大型長方形鋼架;鋼架上掛滿鐵絲衣架剪成的吊鉤,吊鉤上掛滿一串串二十顆飽滿的粽子。

從折粽葉、放糯米、再放餡料,最後填滿米後,包成三角形粽,用棉繩捆绑扎牢,一粒粒有稜有角的粽子就完成了。雖然是經驗的累積,雙手更是為家人辛勞的粗糙,但包起粽子來彷 彿魔術師般,二十五斗糯米,兩千五百顆,一包就是坐上五個多小時,無人喊累、沒人叫苦。原來預計到次日(6月9日)才能包完的粽子,在高手用心下,當天中午四點前就全部完 成。

曾獲臺中市政府所舉辦的「包粽比賽」第一名,現年七十五歲的李滿,每年都放下家中工作前來幫忙。只見她巧手從折粽葉、放米、包餡三兩下粽葉一折,棉繩一綁竟然不到三十秒。 難怪一旁志工笑著說:「她綁兩顆,我們可能只綁一顆,感恩她每年都來幫忙。」

李滿說:「包粽子要快,從拿粽葉開始,兩片不要一上一下,要頭尾一致,再從粽葉三分之一處折成漏斗形。放米加餡再填滿米,手將粽葉一折、繩子一拉就好了!只要抓住竅門,包 起來就快了。」又說:「平常替賣粽子攤販,包粽子收工錢,那是生活所需。來這裡,心情完全不一樣。雖然沒有工錢,但是能跟那麼多人結好緣,心情更是高興。以歡喜心來包粽 子,反而更用心。要包得美美的,讓吃到的人,都能感受到慈濟人的愛心。」

在環保站內,有十三位志工忙著包粽子;但在廚房外洗手台旁,志工鍾玲玲帶著五、六位志工忙著刷洗粽葉。

◎ 八十一歲的身體,一十八歲的精神

天天來做環保的八十一歲廖劉玉葉阿嬤,同樣坐著矮小橢圓形塑膠椅,認真又用心的使用大水盆,清洗近千片粽葉。從八點開始到十二點,四個多鐘頭,雙手沒有停過,全部完成。

一群人坐在小板凳圍成一圈,將手上的粽葉,一葉葉地用絲瓜布經過兩道清水刷洗。筆者問她「累嗎?」

滿頭白髮的玉葉阿嬤說:「累!大家都會。但是心懷歡喜,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就不會累!證嚴上人不是常跟我們開示:『做就對了!』所以我常跟人家說,我是『八十一歲的身體, 一十八歲的精神』,繼續做到不能做為止。」親切又滿臉笑容,可以看出她內心的快樂。

老人家又說:「不要以為清洗粽葉很簡單,但要知道怎麼洗才會又快又乾淨?首先要在大盆邊,放一塊砧板,葉子有硬物支撐,不會跑來跑去,刷起來葉子又平整又乾淨;還有要用絲 瓜一葉葉地經過兩道清水刷洗,千萬不能用菜瓜布,不然一用力粽葉中間一定破。」老年人的智慧和經驗,讓第一次洗粽葉的新手,直說「學到了清洗粽葉的竅門!」

◎ 站站心相連 個個大流汗

從買米、備料、切料、炒料、到餡料拌勻,事事親自參與的總鋪師莊美秀,清晨五點就到環保站洗米,包粽夥伴們陸續到來,師兄們開始點火拌餡。雖然預先將餡料,該切、該炸、該 泡的都已預先備好;但是當天廚房內兩台瓦斯爐,綠火苗燿燄,一鍋一鍋地將數種餡料拌和,另外一鍋忙著炒米。雖然師兄們個個汗流浹背,仍一鏟一鏟的反覆炒拌著,就是要跟得上 包粽子的速度。

莊美秀在廚房內滿頭大汗,頭上綁著三角巾,戴著口罩、穿著圍裙,在三十多度的高溫下,又面對兩座大火爐,雖然不停擦著汗珠,汗水仍不自主地直流。身材嬌小的她,毅力十足, 在面對二十五斗米,要包出一百二十五串、兩千五百顆粽子的壓力下,她還是不疾不徐地回答大小問題。偶而走到吊掛粽子的鋼架旁,指導一下。原來嬌小的她,彷彿更嬌小了一 點。

◎ 爐火熊熊粽飄香

環保站內,牆邊空地上,瓶裝瓦斯,連接借來的兩個大鍋爐。大鍋內裝滿水,早上九點,兩爐同時點燃,二十串分放兩鍋。沒多久鍋內熱水沸騰,鍋蓋周圍陣陣蒸氣,開始飄出撲鼻粽 香。時間分秒過去,九點五十分,聽到志工劉秋旭一聲──起鍋了!只見他拿著大鐵勾,將串串粽子撈出來。哇!都是綁粽高手,鍋內一粒米都沒漏。眼見第一鍋二十串熱呼呼粽子, 個個飽滿香素粽,真的要感恩付出的志工與鄉親夥伴們,大家也更有信心了。

一鍋鍋出爐,架上越掛越滿,陣陣粽葉清香飄散於環保站周圍。最後一鍋餡料拌炒完成後,騰出之鍋也加入煮粽,下午三點五十分最後一鍋出爐,全體志工也分工合作,將廚房裡外清 理整潔乾淨。

鍾玲玲說:「為感恩轄區內警察分局、派出所、消防隊、臺中慈濟醫院身心科醫護同仁、環保志工及中山醫學大學慈青社的慈青,給予祝福和關懷,提早感受到端午佳節的溫馨氣 氛。」

鍾玲玲又說:「今年最特別的是,很多工具都是環保站內回收再利用的,像吊掛粽子的角鋼架及掛鉤,甚至連炒餡料的大鍋鏟,都是志工就地(環保站)取材,經過巧思完成。例如簡 吉川師兄,用小刀將木棍外皮一點一點削掉,再慢慢地將回收大鍋鏟套住,鎖上螺絲組合而成。慈誠師兄們不愧是護法金剛,而且還是手腦並用。套一句護法金剛們的用語:『我們都 是聽上人的法,就地取材,讓廢棄回收物品,再發揮功能』。不但節省開支,還可節省掛粽時間。」

兩天的工作,一天就順利完成,除了志工鐘玲玲及吳莉雯親自陪伴外,也感恩志工及社區鄉親參與,努力完成。大家都是帶著歡喜心來、再帶歡喜心回去。正如洗粽葉高齡八十一歲的 廖劉玉葉阿嬤所說:「聽上人ㄝ話,做就對了!」

圖左 : 慈濟志工簡吉川,就地取材,用小刀將木棍外皮一點一點削掉、再慢慢將地將回收大鍋鏟套住,鎖上螺絲組合而成。[攝影者:吳啟志]
圖右 : 八十一歲的廖劉玉葉(前),以她的智慧和經驗,說起洗粽葉的訣竅,讓新手學到了洗粽葉的竅門。 [攝影者:紀月煌]

圖左 : 曾獲臺中市政府舉辦的「包粽比賽」第一名,現年七十五歲的李滿,放下家中工作,以歡喜心跟大家結好緣。[攝影者:吳啟志]
圖右 : 總鋪師莊美秀,從買米、備料、切料、炒料、到拌勻餡料,事事親自掌理。雖然滿頭大汗,仍毅力十足,環顧全場。[攝影者:吳啟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