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9月28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中 通識課精進 體會真善美人文

通識課精進 體會真善美人文

E-mail 列印
兩年一度的「慈濟人文真善美通識精進」研習課程,首次於2018年4月7-8日,連續兩天在臺中靜思堂隆重展開。知名製作人陳芝安、導演謝欣志和李欣元、攝影大師阮義忠等專業講師,將畢生經驗毫不藏私的傳授給來自 苗、中、彰、投、雲嘉五個地區共五百多位志工,裨益增長「說」出令人感動,而且產生美善共鳴故事的能力。

其中,鄭若瑟醫師強調「善意溝通」的技巧、陳秀鳳教授指出增加「閱聽人」選擇權的必要性;慈濟文發處賴睿伶、吳明勳也全程陪伴,期許志工們把「利他精神」融入自己的作品中。

「靜思堂是一個說法、傳法的寶塔,不論幾個人進來,我們都會帶領參觀。藉著布展上你們一幅幅記錄真相的圖文,看圖說故事給來賓聽,讓他們了解慈濟在做什麼?」導覽志工呂清音幾句話道出人文真善美團隊「為時代作見證,為慈濟寫歷史」的重要性。

志工魏玉珍舉例,曾有160位板橋區秋興里里民因自強活動到此,原本只想拍照留念,因志工熱情相邀而入內參觀,他們從一開始的不耐煩,到最後好評不斷,回去後還幫忙宣傳,帶動其他好幾個里接踵來訪。

◎分組研討 資深傳經驗

為了把握大家難得齊聚一堂的因緣,課務組把用過晚膳後的空檔也充分利用;除了聆聽導覽志工們分享,還安排了分組討論的「知心相契」時間互相交流。人文真善美的資深志工傾聽陪伴,以他們豐富的經驗指導學員正確的觀念和方法,讓他們回到社區,承擔「為慈濟法脈留史,記錄人間美善」時更有力量。

來自潭子區的學員石于芳表示,即使自己前一陣子罹患中風傷到語言神經,說出來的話和腦子想表達的經常不能合一,但她從來沒有因病而退縮,「承擔人文真善美的文字志工,透過採訪對象的分享,得到他人生活上的經驗,吸收到他人生命中的精華,這些都是我的善知識。」

石于芳找了一個早餐店的工作,強迫自己去和人群互動與對話,訓練自己多開口說話,還好現在都好了,我不但承擔人文真善美的功能,還是協力組窗口,「只要我能做的,做就對了。但是長年下來,社區活動都類似,紀錄久了就成了制式化,我不知道如何去突破?曾經有資深師姊告訴我,把每一場都當作是唯一的一次,重新尋找亮點,因為新的文字志工不好養成,所以幾乎都是我自己記錄,發現仍無法突破瓶頸?」

資深志工林淑懷關懷表示:「針對常態型的活動,例如每個月到安養機構做關懷,可以藉一個人物故事來串出活動的亮點,每個人的故事都不同,亮點自然不同,活動中有志工,有家屬,找出故事主角的特質和了解其背景,紀錄動人的人物故事,約一千兩百個字左右最好。」

◎圖文影音 傳動人故事


在攝影有獨到領悟的資深志工簡宏正,也在「知心相契」時間自當學員的不請之師,針對攝影志工提到如何找故事的問題,分享了自己的經驗。「找故事的敏感度不是一朝一夕可以養成,一定要經過時常看上人的書,然後內化吸收和練習表達,有法度去與人對話,聽他分享內心的話才能發掘,故事有起承轉合的鋪陳才能令人感動,照相也要寫場記和寫圖說做好採編存用,方能作為上人開示的素材。」

簡宏正勉勵學員要自我期許,一定要有文字,上傳慈濟基金會這樣相片才有意義。「堅持一件事情要從頭做到尾就是修行,這樣我們的視野才能夠拉高才能夠越做越沉穩。」

學員林昭華課後心得分享:「通識課讓我聽到很多感人的故事,也學到說故事的技巧。慈濟志工蔡秀琴訪視關懷弱勢案家,以著『不讓貧窮複製』的信念,支持她幫助許多原住民朋友找到希望,讓我非常感動,這就是好故事的影響力。」昭華平日會改編童話故事給孩子聽,經過今天震撼教育,她期望自己能更用心,用相機、用筆,為孩子、為社會記錄美善的故事。

第一次參加通識課程的湯有燕,是去年才加入人文真善美團隊的新鮮人。兩年前,她因重病在臺中慈濟醫院住院,沒有家人照顧,只有志工陪伴,感動之餘便發願:出院後要加入慈濟。後又得到志工章宏達協助,學會了攝影的技巧。這兩天課程讓她更清楚如何抓住鏡頭,也進一步了解慈濟人無私付出又無求。

有燕感動地說:「看到師兄師姊說法無畏,用心度眾生,對他們來說是『說我所做,做我所說』那麼簡單,對我來說是卻是非常困難啊!」但是凡事有心就不難,她相信現在用拍照說法,總有一天定能開口無礙。

學員成泳瑩是被父母積極做環保的身影所影響,讓她也跟著帶一雙兒女投入,看到慈濟環保站有許多環保志工,也和她的爸媽一樣,單純的一念心,許下一輩子為清淨在源頭而努力,且越做越歡喜。拿起相機拍攝原本只是想為父母留紀錄,因緣有人文真善美志工熱誠邀約參與這次通識營隊的課程。

「從課程中學習,陳芝安製作人、謝欣志導演和阮義忠老師等諸位講師,分享他們最感動自己的作品集及背後感人的故事,開拓我對人文真善美深遠且寬廣的面相,原來最自然的拍攝是故事的呈現,在過程中必須要富同理心。」泳瑩心得滿滿地說。

泳瑩提到阮義忠老師在課堂上分享,他四十年來拍攝的作品集,每個影像都有一則感動人心的故事,例如在拍攝上人提起45°的指向,雖速度不到1秒鐘的景象,必須要凝神全力以赴的等待,因為「任何刹那,都是這輩子的唯一!」每個畫面在刹那間呈現的,都是只有唯一一次機會!「阮老師叮嚀大家在前置準備就給一個明確主題,然後等待時機全神貫注補捉到精彩畫面。這些都是指引我今後練習拍攝的方向。」

學員王佩娟說起好幾年前就參與人文真善美的照相功能,過程因為工作關係中斷志業,這是她首次參與人文真善美的營隊課程,心中充滿了無限喜悅學習的心。她說:「這兩天的課程讓我了解到做一個人文真善美志工,要如何把人、事、物透過照片、影片、文字,用報真導正來呈現,善盡三合一團隊的功能,培養默契完成紀錄美善的主題故事和留存動人的畫面。」

在如何利用現代網路科技與應用方式來傳達真善美的故事,佩娟感恩每堂課講師都講得非常棒,在大愛電視臺擔任導演兼製作人的李欣元,以作品播放分享「父女情深」和「大體捐贈」的微電影,讓她不禁又流下眼淚來……

上了二次李欣元導演的課看了二次同樣的影片,一顆心還是深深被感動著,感人的畫面敘述著動人的真實故事,讓人不禁又熱淚滿面……,佩娟表示,這是一堂既美麗又受用的生命課程。

往往讓學員最害怕的就是隨堂考試測驗,出題的是慈濟文發處賴睿伶,她的臉上總是堆滿著笑容可掬的風采,渲染著一股超人氣的親和力,她帶大家運用手機科技出題,每道題都點出兩天來各堂課程中的要點,讓學員兩人成一組,透過各自的手機連線迅速按答,讓學員們在搶答遊戲裡學習默契交心,過程中帶大家再一次複習,幾乎全場每一位學員都拿了高分,為這次通識課程畫下最完美的句點。

圖左 :導覽團隊呂清音道出人文真善美團隊「為時代作見證,為慈濟寫歷史」的重要性。[攝影者:江金連]
圖右 :在「知心相契」時間來自潭子區的學員石于芳(左一)表示,即使自己前一陣子患中風傷到語言神經,說出來的話和腦子想表達的經常不能合一,但她從來沒有因病而退縮。[攝影者:江金連]

圖左 :資深志工林淑懷關懷表示:「針對常態型的活動,例如每個月到安養機構做關懷,可以藉一個人物故事來串出活動的亮點。」[攝影者:江金連]
圖右 :在攝影有獨到的領悟的資深志工簡宏正(中),也在「知心相契」時間樂當學員的不請之師。[攝影者:江金連]

圖左 :學員林昭華(右三)期望自己能用相機、用筆,為孩子、為社會記錄美善的故事。[攝影者:李俊奇]
圖右 :學員湯有燕(左)感動地表示:「凡事有心就不難,她相信現在用拍照說法,總有一天定能開口無礙。」[攝影者:王秀吟]

圖左 :原來最自然的拍攝是故事的呈現,在過程中必須要富同理心。學員成泳瑩(左二)找到了今後拍攝的方向。[攝影者:王秀吟]
圖右 :上了二次李欣元導演的課看了二次同樣的影片,一顆心還是深深被感動著,學員王佩娟(前右一)表示:「這是一堂既美麗又受用的生命課程。」[攝影者:李俊奇]
圖左 :慈濟文發處賴睿伶,讓學員分組透過各自的手機連線迅速按答,帶大家再一次複習每堂課的要點,幾乎全場每一位學員都拿了高分,為這次通識課程畫下最完美的句點。[攝影者:賴榮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