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1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中 寓教於樂 運球中學習心念專一

寓教於樂 運球中學習心念專一

E-mail 列印
春風肆意地吹,輕輕拂過臉龐,帶著一股清涼又歡欣的氣息,一群學子在風中來回穿梭,努力握緊羽球拍,穩住拍上的球,兩旁學員組成干擾組,盡情地扮演搗亂角色。

4月15日 慈濟臺中市北屯區國高中親子成長班活動 ,為了配合今天課程主軸「正定:收攝心念,專注用心。」在瀋陽活動中心的戶外廣場進行著「運球 GO GO GO」活動,希望藉由體驗,讓十六位學員能培養一顆「專注」的心,不受外界人、事、物影響,達到收攝心念、專注用心的目標。

◎讓心安定 用智慧找方法

球拍上一顆顆左右滾動的球,伴著吵雜的聲響,影響著參與者的速度與穩定。結束後學員提出心得分享:「欲速不達 慢慢走」、「行動中取得平衡」、「考慮拍子與風向的關係」,甚至學員提出抗議「為什麼要干擾呢?」

教聯會楊麗珠老師以慣有的笑容回應道:「把心照顧好,讓心安定,用智慧找方法。」最後,大家一起以「眼觀鼻呀鼻觀心 風聲雨聲拍手聲 用心當下智慧啟 臨危不亂氣定閒啊〜氣定閒」為運球活動做結語。

考驗的不只是活動中的學子,回到室內,螢幕播放著靜思劇場〈勇闖大魔域——密室彩蛋〉,劇中的大風、雷霆、藍琪和小魚兒等人,在心魔干擾中必須安住當下,努力使定力值達到100%,打開密室的彩蛋才能過關。

學員、家屬的情緒,被劇中的故事牽引著,專注力破表。當教聯會邱淑姿老師提問:打開彩蛋過程中受到怎樣的干擾,學員此起彼落的呼應「有3C產品」、「有彩帶歌舞影響思緒」、「一堆大媽嘰嘰喳喳碎碎念」。

邱老師再問:劇中人如何面對干擾?學員從容不迫的回答「把心靜下來」、「靜坐 深呼吸」、「齊心協力 專注心念」、「不想過去 不想未來 專注當下」。邱淑姿鼓勵大家平日可以藉由「閱讀、運動、作息規律」來練習專注。

精彩的話劇不只好看,也引人深思,家長呂姿儀不時向身邊讀小二的女兒解釋劇情,鼓勵她勇於舉手發言,她說:「一直很喜歡慈濟的活動,將佛法、靜思語表達的活潑又有趣,吸引孩子的目光,讓他們喜歡又看得懂;陪伴大女兒黃雅詰參加慈少班,也希望害羞的小女兒融入其中。」她深信:「地上種了菜,就不易長草,心中有了善,就不易生惡。」

◎掌中人生 傳遞美善

面對臺灣少子化的影響,慈少班學員一年一年的減少,志工依舊熱誠不變,本月特地邀請歡樂製造者,慈濟志工王金福表演他的「掌中乾坤」。桌上十多個布偶是他的寶,有關公、波妞、屘叔公、阿弟仔、聖誕老公公……,甚至可愛的小豬,學員們張大眼睛你一言我一語的討論起來。

王金福以掌中布偶戲細說布袋戲的源起,雙聲帶活潑逗趣演出,帶出人性的美善,從學員頭頂上的電風扇三個字開始,「脖子燒燒,心肝怪怪,鼻頭流汗……到愛物惜物,延長物命。」擁有三十年說故事資歷的王金福,操控布偶完美演出。

學員下戰帖,請王金福即興演出「波妞與關公」、「財神爺與聖誕老公公」,當然,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一樣也難不倒他,贏得現場熱烈的掌聲。王金福也邀請同學上臺玩布偶演出一段,學員面面相覷,這是高難度的考驗,只有就讀七年級的伍淨玥舉手挑戰,大家以期盼的眼光關注著她。

「我是楊宗保,我是穆桂英……」伍淨玥將在學校表演藝術課的一段故事,加上操控布偶,頗有架式地演出。沒想到王金福出了考題:「這是古代的戲碼,你可以用現代版即興演出嗎?」伍淨玥沉思一下,語意清晰傳遞出新版的「楊先生與穆小姐,配上『降龍木』與舞蹈比賽的情緣……」伍淨玥五、六分鐘說故事的能力不容小覷,臺下響起如雷的掌聲。

「布偶演出就是一個戲碼,一個人要以兩個角色來詮釋故事,情緒聲音要有變化,其中反應快、見識廣是基本要素。」王金福給予伍淨玥肯定。

伍淨玥的媽媽平時比較關注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S(亞斯伯格症)特殊疾病,從三歲起,假日媽媽就帶著她參加這類的治療活動。伍淨玥必須在短時間學習人際溝通,建立彼此的關係,加上喜歡閱讀,透過分享,練就了今天的功力。

「小朋友主動學習上臺分享,勇氣可嘉。」家長張品羚說:「布偶戲融入現代、古代,各地風俗,對生活的啟示很大。」她提到像剛剛演出「財神爺與聖誕老公公」將燒金紙、拜雞、鴨,比喻成燒烤巴比Q,不新鮮又污染空氣,品茶與喝咖啡東西文化的差異溶入橋段,傳達需要與想要的消費觀念,讓人輕易就懂。

短暫的半天活動,期待在每個學員與家長心中種下一顆善的種子,因緣成熟時即能發芽茁壯,帶動善的力量,使其增廣增強,是每一個慈濟人努力的方向,不因時空變化而退縮。

圖左 :2018年4月15日 慈濟臺中北屯區國高中親子成長班活動,學員報到後的闖關遊戲,志工引導孩子以淺顯的口語字眼複習已學過《三十七道品》中的〈八正道〉,遊戲中明事理、增智慧。[攝影者:溫玉嬌]
圖右 :家長呂姿儀(左)陪伴大女兒黃雅詰參加慈少班課程,也帶著害羞的小女兒(右)融入其中。「運球 GO GO GO」母女倆奮力前進,務必把球送達。她喜歡慈濟的活動,將佛法、靜思語表達得活潑又有趣,讓孩子們喜歡又看得懂。[攝影者:溫玉嬌]

圖左 :4月15日 慈濟臺中北屯區國高中親子成長班活動,教聯會楊麗珠老師以靜思語「心不專,念不一,做事難以成就。」做引言,鼓勵學員把心顧好,不受外界影響。[攝影者:溫玉嬌]
圖右 :每一個栩栩如生的布袋戲偶挺立在桌上,背後需要有寶特瓶支撐,志工忙著做穩住動作。[攝影者:溫玉嬌]

圖左 :4月15日 慈濟臺中北屯區國高中親子成長班活動,邀請志工王金福表演他的「掌中乾坤」,桌上十多個布偶是他的寶,有關公、波妞、、屘叔公、阿弟仔、聖誕老公公……,甚至是可愛的小豬。[攝影者:溫玉嬌]
圖右 :王金福以掌中布偶戲細說布袋戲的源起,雙聲帶活潑逗趣演出,為布偶注入生命,分享慈濟美善,擄獲慈少班學員的心,跟著一顰一笑。[攝影者:溫玉嬌]

圖左 :主動挑戰布偶戲的伍淨玥(左一),語意清晰傳遞出新版的「楊宗保與穆桂英,以『降龍木』與舞蹈比賽的情緣作主軸……」她五六分鐘說故事的能力,不容小覷,贏得如雷的掌聲。[攝影者:溫玉嬌]
圖右 :慈濟志工王金福表演「掌中乾坤」,學員指定布偶,請他即興演出「財神爺與聖誕老公公」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一樣也難不倒他。[攝影者:溫玉嬌]
圖左 :家長張品羚(左 )提起兒子陳尚哲(右)有著因外界情境容易分心的習性,在慈少班活動中,看到孩子的堅持不放棄的學習精神,讓做家長的她也要學習轉念,放慢腳步,陪他一起成長。[攝影者:溫玉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