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1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開展人生心扉頁 修習無漏當謹記

開展人生心扉頁 修習無漏當謹記

E-mail 列印
「常住師父來為我們掛上佛珠時,我就開始哭了……」信義一培訓委員邱盟分謹記上人慈示:「慈濟十戒必守好,要克己、克意念,去我執、滅我相,也是考驗是否有培訓走菩薩道的決心。」修行是要啟發善良本性,並時時保持 感恩的心,藉由練習控制自己的情緒,改正習氣,雕塑成一尊人間菩薩。

◎轉念無漏 勤精進

2013年,邱盟分到新舞臺靜思書軒請購證嚴上人的《靜思語》,喜愛書軒寧靜的氣氛及每星期六晚上的心靈講座,提供盟分心靈上的資糧、善知識,吸引她加入書軒的假日志工。擁有積極個性的盟分,對靜思語:「自種福田,自得福緣」很認同,她把握時間付出當志工,下班回家忙完家事後,收看大愛臺的《靜思晨語》、研讀《法華經》當成是每天必修的功課。

培訓期間,盟分認為參與訪視個案、醫院志工,最能見苦知福,看到病患大德病痛、不良於行,覺得自己可以做志工關懷他們,領悟到平安、健康才是最重要。以前會為了小事、外在的環境、甚至別人的一句話而不開心、起煩惱;對小孩的要求很高,為小孩擔憂,現在學會放開、放寬,只要孩子平安、健康就好。也因尊重孩子所做的事情,孩子也很支持媽媽去做慈濟,盟分微笑說:「因有薰習佛法,懂得轉念,感覺修養有比較好一點,心靈富足,不再去比較。」

盟分感謝先生給她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支持她投入充滿愛的慈濟大家庭,讓她能兼顧家庭及喜歡的工作,雖然兩人不同道場,但勸人為善、心存善念的目標是一樣的,認為護持佛法需要耐心,也需要有善巧的方法及勇猛精進的心。

◎期盼多年 尋得明師

回到花蓮尋根,盟分看到精舍師父「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不受供養,自給自足,從生產穀粉、栽種農作物到環保回收,大家各司其職,無不身體力行,讓她很敬佩。她有幸能到上人接待貴賓的小會議室打掃,看到上人法座、桌子,手不禁輕撫,想要藉由觸摸感覺能更親近上人,常住師父見狀,慈愛笑說:「妳這樣摸;不如多讀上人的書,還能得到比較多的智慧。」師父的智慧語,讓盟分警覺到不因執著於外在表相。

慈濟精舍不僅是全球慈濟人的家,也是教導我們傳播善與愛的人間道場,就如上人說:「足踏經道信願行,守誠堅實如常行。」盟分盼了多年,終於找到自己真正的師父,皈依證嚴上人,期許自己能不斷地學習有所成長,能跟著上人及慈濟家人腳步,一起入人群行善,幫助有需要援助的人,恭敬虔誠行菩薩道。

11月23日上午在新店靜思堂的歲末祝福,盟分因喜悅而紅了眼眶:「我們要學習常不輕菩薩,虔誠謙卑的精神,會以身體力行來供養,增長慧命。如今年的主題『誠正信實為大地、慈悲喜捨為和風』,接受了上人及常住師父的祝福,盟分會以佛心為己心,以師志為己志,歡喜用心做慈濟。」

◎熱心參與公益

培訓慈誠的吳輝雄回想起,跟慈濟的因緣是在1991年,華東水災時,他當時是在大陸做生意,當時還沒有直航,在香港轉機時碰到他的表姊。「我表姊夫是外省人,後移民到阿根廷,表姊從阿根廷回大陸探親時,在大陸買很多東西,準備要回臺灣義賣。她很有心,縱使腳有點不方便、身形又弱小,仍不辭路途遙遠,一念護持慈濟的心意,讓我很感動。」

1988年,輝雄就開始在大陸深圳做縫紉機、針車生意,客戶範圍很廣,知道在東莞的慈濟發起義賣素粽子,一向熱於參與公益的他,特地從深圳開車到東莞,一百公里的距離,二個小時的車程,去到那裡幫忙洗米、蒸粽子。參與慈濟活動的緣分,就從這時開始。

後來生意發展到東莞。當地臺商雖然也有成立慈善基金會,因為經驗不足,對於慈濟在救濟、訪貧這方面很有經驗,所以跟慈濟的團體合作,一起行善。輝雄參與過訪視及救貧,覺得訪視與醫院志工,可以提供人們直接給予幫助。

◎入善門的推手

入經藏唱誦的《問道》有一句比較契合輝雄心靈深處:「期將四苦來了斷,尋訪名師暗自想,破解生死得妙方。」佛教強調人生很苦,生老病死來了斷。輝雄認為,四苦是因緣果報,要去坦然接受,為今生負責。病苦,不是無常,而是如常,每一個人都要面對的。

2018年,輝雄決定將在大陸經營三十年的生意告一段落,交給還在大陸的二位弟弟接手,回來負責臺灣事務。資深慈濟委員吳春綢是輝雄的大姊,兄弟姊妹感情很好。春綢知道輝雄想要延續大陸的善舉,長姊如母的她認為既然要做善事,就大家一起來慈濟做善事,推薦輝雄投入慈濟的見習課程。妹妹吳秀霞在今年也完成見習課程,明年也要加入培訓,成為慈濟大家庭的生力軍。

輝雄從十七歲就期許自己每天能日行一善,即使很微乎其微;他認為只要心存善念,到處有幫人的機會,做好公益事,是做人的責任,更是快樂之本。11月23日在新店靜思堂接受上人授證,輝雄正式成為慈誠隊的一員,他期許自己在慈濟做一個很好的配合者,身體力行來推動上人想要做的事,同心協力為慈濟志業付出。

圖左 :邱盟分盼了多年,終於找到自己的師父,皈依證嚴上人,期許自己能跟著上人及慈濟家人腳步,一起入人群行善。[攝影者:陳美珠]
圖右 :邱盟分(穿背心者)在臺北慈院,陪伴病患大德上臺分享。[攝影者:陳美珠]

圖左 :把握每個宣導對象,邱盟分(藍背心右)、周詩婷(藍背心左)邀請會眾參與骨捐驗血活動。[攝影者:陳美珠]
圖右 :邱盟分(左一)參與富生公園夜間環保。[攝影者:陳美珠]

圖左 :吳輝雄(左)與大姊吳春綢(右)參與中正紀念堂浴佛典禮。[攝影者:陳美珠]
圖右 :吳輝雄(左一)參與富生公園夜間環保。[攝影者:陳美珠]

圖左 :吳輝雄(中)花蓮精舍尋根時出坡,幫忙拔除田間雜草。[攝影者:陳美珠]
圖右 :吳輝雄(左二白髮者)於合心課程專心聆聽課程。[攝影者:陳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