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1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疫情憶情看見愛 送祝福傳遞溫暖

疫情憶情看見愛 送祝福傳遞溫暖

E-mail 列印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蔓延,政府呼籲全民防疫,做好保健及防疫措施,共同對抗新冠病毒!戴口罩、勤洗手、噴酒精消毒和少出門。使得有些長者深怕染疫而深居家中,因此在這非常時期,證嚴上人曾慈示:「人與人之間生命 共同體的關係,法親要多關懷,尤其年長者及正值病痛纏身或獨居的法親們,藉由法親的互愛關懷,傳遞溫暖,讓他們體會慈濟大家庭的愛與溫馨。」

一場疫情,多一通電話,多一句問候,多一日相伴與關懷,只要是流露真心,對法親家人來說,都是非常溫暖的。為讓長者心中多一些溫暖的陽光,汐止慈濟志工於2020年3月30日啟動挨家挨戶到年邁法親住家,進行關懷溫馨互動,更於清明連假走訪;同時傳遞上人心繫著弟子安危與健康的訊息,將代表上人心意,趕製出的布口罩和大愛感恩科技製出的濾片,一一發送到志工手中。

◎法親敘舊 說環保經

帶著上人和精舍師父的愛心布口罩和大愛感恩科技生產的機能濾片及淨斯資糧祝福包,志工一戶一戶聯絡法親並到府關懷。

「防流感、飛沫、PM 2.5、花粉以及敏感舒緩,為奈米銀塗層,不僅抗菌,更有長效型,可重複使用,保守估算每片至少可使用七至十次。」志工關懷法親家人的同時,也一一為其解說大愛感恩科技研製的濾片功能,濾片不用清洗,但布口罩要洗,及叮嚀平時若進醫院就要多放濾片於夾層,為自己多一層的保護。

清明連假期間,志工原已安排園區香積廚房的工作忙完,下午拜訪環保志工,八十七歲扁擔阿嬤周黃金葉,沒想到阿葉師姊於中午十二點左右由女兒載她來到汐止聯絡處。

貼心又孝順,開車帶著阿葉師姊前來的女兒說:「媽媽已不良於行,眼睛也不大能看到景物,但媽媽說想來聯絡處走走看看和想看看師兄、師姊與大家說說話,我就載她來了。」

志工甘媛玲、顏桂蘭看到阿葉師姊,趕緊趨前傳遞上人的祝福和敬奉花蓮精舍師父的愛心布口罩、濾片和祝福包,並詳盡地跟阿葉女兒解說布口罩的使用方法和自身防疫。

心疼阿葉師姊的甘媛玲、顏桂蘭溫言暖語膚慰地問阿葉師姊:「ㄟ認得我嗎?」阿葉說:「認得!認得!聽妳們說話聲音,我知道妳是媛玲,妳是桂蘭;老啊!眼睛看不清楚你們的臉。」媛玲、桂蘭聽後安慰阿葉師姊,並與之相約到住家與她聊天敘舊說過往做環保的點滴,阿葉師姊聽到「環保」二字,精神為之一振的說「好」。

長期投入做環保的八十二歲志工黃智川,三月底再次接獲志工關懷電話後表示,兒女為顧及長輩人身出入安全和大兒子的一片孝心,於半年前接到桃園大溪同住。現在年紀大視力退化,幾乎看不見,能見度只剩餘光,如今無法再做志工,很無奈,尤其是換新環境又人生地不熟,生活很孤寂。

法親們為了要實現黃智川到環保站走走和敘舊的願望,商議志工江必義和陳興發,4月1日早上七點出發前往大溪迎接,因路上塞車到達汐止聯絡處已十點多。黃智川與法親久未謀面,興奮之情溢於言表,他在環保站一一寒暄敘舊,話題總是離不開做環保。時間飛逝之快已到午齋時間,因此志工請黃智川留下與之共進午齋,在齋堂又與師兄姊聊敘一陣子,才由志工柯椿河開車送至南港住處,待女兒下班後再送回桃園大溪。

◎鉅細靡遺 解說布口罩使用法

中風臥床的八十二歲志工邱密看到法親,感動地說:「還是我們的慈濟師兄、師姊有情有義,會想到她,會來關懷。」志工楊基勇安慰的以俏皮語氣與邱密互動,他以「認人」勾起記憶的方式來考邱密「這一位是誰?那一位是誰?我是誰?她呢?」邱密笑笑說:「桂蘭啦!她是淑華,她?她?唉!想不起來了。」

帶著惆悵、感動眼神的邱密握著志工的手和摸摸志工臉頰表示:「在這疫情的非常時期,和忙著在聯絡處煮餐,你們還特地來,你們的祝福,都收到了,現在不良於行要臥床,實在很無奈,心情很鬱卒。」志工趕緊勸勉膚慰。

4月5日,志工林素蘭、陳淑花、蔡妙蘭、甘媛玲帶著上人的祝福和花蓮精舍師父的愛心布口罩、濾片、淨斯祝福包,到府拜訪關懷罹癌、髖骨骨折的八十歲志工褚鶴子,並教導鶴子女兒使用方法。

目前正進行電療療程,病痛纏身的鶴子看到法親前來關懷,精神為之一振的說:「看到你們,我的病好了很多。」帶著孱弱身軀和微弱聲音的鶴子敘說起她最近的病況和很惦記著聯絡處及師兄、師姊。志工林素蘭關愛囑咐鶴子:「放寬心,把身體養好是眼前最重要的事,最近天氣變化大,要注意保暖及補充營養。」

慈濟委員也是榮董的黃林淑媛,今年八十歲,先生九十歲中風八次,身體已大不如前,雖有外勞照顧生活起居,但很依賴淑媛,需要她隨側陪伴。每當慈濟有活動、勤務或生活組、香積等工作,需要人手支援,淑媛都很想參加,但要照顧陪伴先生,使得淑媛心中很鬱卒又很無奈。志工知道後,常打電話安慰或到她家中膚慰,請她放寬心、隨緣,並請她打開電視收看大愛臺,每天上人就會到她家中。

以前志工陳素月每次去她家幫忙協助電子書上傳功德款時,她先生都很幽默地稱呼「校長又來教學生了。」現在已不大能表達,每當要離開時,先生都會開口地支支吾吾的想要表達:「很可惜聽不懂他說什麼,但很為他高興,能開口、出聲說話是好事。」志工祝福他身體越來越好。

◎被祝福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4月1日晚上七點半,汐止區志工黃秀后,帶領六位志工前往居住在五指山半山腰的志工,已八十多歲的楊清富和歐金鸞住家,進行法親互動關懷。黃秀后敬奉花蓮精舍師父製作的愛心布口罩和祝福包,祝福福壽安康、無量壽福。

楊清富與志工分享,他以自勵行菩薩道的慈濟二十字箴言「付出無所求、感恩尊重愛、不比較不計較、心寬念純。」勉勵志工;箴言應證上人講述《無量義經》裡的「靜寂清澄,志玄虛漠,守之不動,億百千劫。無量法門,悉現在前,得大智慧,通達諸法。」人人事事運用「知足、感恩、善解、包容」,在分秒中隨時滌除煩惱,不讓煩惱擾亂自己的心,及以身體力行,利他為上,如此對己對人都有幫助,也是人生的幸福之道。

投入環保已二十年的七十八歲志工鍾蘭花只要不下雨,天氣微暖就到聯絡處做環保或做香積生活。鍾蘭花表示,收到祝福了,感恩上人和精舍師父疼惜年長者,她要告訴會員和社區鄰居,慈濟花蓮師父對她的關愛,送布口罩、送祝福和叮囑,及要告訴大家花蓮精舍師父做布口罩給第一線人員和祝福包等等,更要跟會員和社區鄰居說,只要來做志工,都會跟她一樣,得到師父和志工的關愛與祝福,被祝福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也收到祝福的八十七歲志工宋秀英感恩地說:「上人和精舍師父以及我們的志工,揪疼惜老人,在這疫情期間還特地送祝福和關懷,揪感恩耶!」收到布口罩的宋秀英高興地試戴。

溫馨的法親互動,感受如人飲水,志工深深祝福法親均能健康、平安、法喜充滿,也期盼法親共同參與續佛慧命。

圖左 :為了實現黃智川(前左)回汐止環保站走走和敘舊的願望,志工江必義和陳興發,4月1日早上前往大溪接他,回汐止聯絡處。黃智川與法親久未謀面,難掩興奮之情,他在環保站一一寒暄敘舊,話題總是離不開做環保。[攝影者:劉開源]
圖右 :志工楊清富(中)分享,他以慈濟的二十字箴言自勵「付出無所求、感恩尊重愛、不比較不計較、心寬念純。」運用「知足、感恩、善解、包容」,在分秒中隨時滌除煩惱,不讓煩惱擾亂己心,身體力行,利他為上。[攝影者:吳珍香]

圖左 :中風臥床的八十二歲志工邱密看到志工,感動地說:「還是我們的慈濟師兄、師姊有情有義的會想到她,會來關懷。」志工楊基勇安慰的以俏皮語氣與邱密互動,並以「認人」勾起記憶的出考題。[攝影者:楊基勇]
圖右 :八十歲的志工黃林淑媛(後左),先生中風八次,很依賴淑媛,需要她隨側陪伴。無法出門做志工的淑媛心中很鬱卒,志工常以打電話安慰或到她家中膚慰,請她放寬心、隨緣,只要打開大愛臺,每天上人就會到家中。[攝影者:陳素月]

圖左 :收到祝福的八十七歲志工宋秀英(右二)感恩地說:「上人和精舍師父以及我們的志工,揪疼惜老人,在這疫情期間還特地送祝福和關懷,揪感恩耶!」[攝影者:顏桂蘭]
圖右 :志工帶著上人的祝福和花蓮精舍師父的愛心布口罩、濾片、淨斯祝福包,到府拜訪關懷罹病志工褚鶴子(中),志工林素蘭(左)、陳淑花為褚鶴子試戴裝入濾片的布口罩,。[攝影者:蔡妙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