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1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社區道場深耕耘 經驗學習取經行

社區道場深耕耘 經驗學習取經行

E-mail 列印
夏日炎炎,風輕無雨,只有驕陽炙烤著大地 ;早晨九點不到,板橋園區一群來自桃園八德區的慈濟人,依約來到板橋園區參訪與學習。板橋志工善盡地主團隊之誼,詳盡解說。各功能團隊也分享營隊或活動期間,如何縱向組織 協調與承擔,而橫向團隊也予以配合與分工。將每一個營隊或活動做到圓滿與成功。

◎勇於承擔 樂於配合

「歡迎、歡迎……」桃園八德團隊一來到板橋園區,陳火全師兄率領團隊及各功能組窗口,在一 O一教室進行簡報說明。「雖然正值防疫期間,但是園區的各種活動,出坡等等,是依規定及計畫進行,板橋、土城、樹林、三峽屬於第六聯區有十四個和氣,勤務採行輪值及合和互協共同勤耕園區。」陳火全說。

十五年前板橋園區啟用,志工抱著誠惶誠恐的心情耕耘社區福田,何瑞真師姊請教過紀靜暘師姊如何經營社區道場。紀師姊以過來人的經驗告訴她:「要深耕社區,園區的所有勤務,都要通盤了解,唯有深入了解,遇到功能組有勤務或人力需求,才能向其他和氣區請求支援,共同圓滿活動及勤務。」

一個活動的圓滿,需要許多功能組的付出。第六聯區的功能組勇於承擔,也相互支援。板橋區是大北區的北二合心區,假日活動常是滿檔,對於大型營隊或活動,功能組除了主責承擔,也相互配合。以課務組為例,如果是第七聯區主責,五、六聯區則是勤務配合。活動組謝秀華指出:「功能組運作遵循原則運作,志工參與勤務分工時,從付出中學習,點滴累積成果日後更有經驗來承擔,心裡篤定不慌張。」

◎敦親睦鄰 里仁為美

園區活動頻繁,今年卻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許多活動幾乎取消。在疫情蔓延期間,人人搶購口罩的同時,板橋區在此時成立口罩團隊。巧藝坊在曹聰賢及呂秋霞的帶領及陪伴下,每天為醫護人員及志工的布口罩密集趕工中。疫情平緩後,巧藝坊也回歸平日的工作,車製各式袋物提供義賣,捐助慈善。

資深志工游李秀卿也強調敦親睦鄰的重要,她說:「板橋園區活動、營隊頻繁,進出車輛及活動音量,多少影響到周圍鄰居;秀卿說:「節慶時,準備一點小禮物,真誠地拜訪鄰居,致上我們的誠意與歉意,是敦親睦鄰必要的禮貌。」

桃園八德區的呂秋蘭聽完志工的簡報後,心情篤定地說:「今天來板橋學習取經,真是不虛此行;一方面學習功能組的運作方式,更了解到要經營社區道場除了有健全組織架構,充沛的人力資源是最大的後盾;今後,要努力〝箍人〞」呂秋蘭總結今天參訪的重點是:園區的大小事要深入了解,活動時各功能組提出困難或需要支援時,才能從經驗中解決團隊的問題。秋蘭表示,今天參訪的重點,是經營社區落實的主項。

◎用心規劃 善用空間

在功能組分享如何勤務分工後,團隊進行園區巡禮。第一站參觀講經堂,「這幅布幔是亞麻織成的,畫作由大陸名師繪製,園區最近講經堂舞台改建,新的講台往前推坡度較平穩,這也是剛施工完成,也等於是八德團隊來參於驗收喔!」話畢,全體會心一笑。

板橋園區興建時,為了善用既有建築的架構,原則上不做主體建築的更動,因此,在週年布展時,團隊盡心規劃,因地制宜地完成布展。「廊道兩旁,十四個和氣區各自認養,進行周年布展。」曹聰賢說明團隊合作完成布展的過程時,一行人已經來到齋堂。

板橋區承辦大型營隊,需要周邊的器材相對增多,為了有一個收納的空間,又要兼顧慈濟及園區的人文氛圍,陳火全及木作團隊絞盡腦汁,善用園區的空間,進行改造。八德團隊看到板橋區的巧思,紛紛拿起手機拍照,作為學習的資源。

◎渡眾合心 社區經營

桃園八德區的施永春師兄巡禮後分享:「板橋區的景觀綠化讓園區四季綠意盎然,我們只能朝軟硬體美化做努力。今天參訪收穫很多,例如功能的縱橫合作,如何跟左鄰右舍敦親睦鄰、園藝、志工、組隊的運作都是學習的方向及榜樣。」

承擔香積和氣幹事張春蘭分享,今天來板橋園區參訪學習,看到廚房的軟硬體設備及收納規劃,很佩服板橋區的用心。參訪後的感受就是;渡眾合和互協,整個功能組織及個人承擔,都要密切配合。

進行半天的簡報說明及參訪後,陳火全師兄說:「板橋園區已經啟用十五年了,感恩所有志工的用心付出,板橋園區才有小小的成果,也是大家心血累積而成才有今天,未來園區將朝著人文、社區化來推廣。園區旁邊的合宜住宅已有住戶入住,今後敦親睦勤、接引社區是緊要努力的目標,

圖左 :陳火全師兄介紹板橋合心及功能團隊成員與桃園八德合心區成員相見歡。[攝影者:薛木山]
圖右 :未到板橋園區時,腦海一直想該怎麼做,怎麼帶她們,來了總算了解,回去之後心裡較篤定,如何分工。[攝影者:薛木山]

圖左 :呂秋霞師姊分享,巧藝坊志工平時做些手提袋之類成品義賣外,疫情期間志工也做布口罩與慈院護理人員及志工結緣。[攝影者:薛木山]
圖右 :合心何瑞真師姊分享,板橋園區剛成立時,也請教過資深紀靜暘師姊,她表示園區自己要當主人,凡事要先接觸過清楚了解,
師兄師姊需擁於承擔,從承擔中累積經驗,不足再邀約臨近和氣區來支援。[攝影者:薛木山]


圖左 :陳火全師兄分享,佛陀法相布幔製作,此畫作是邀請大陸名師,用亞麻製作,一朵朵的雲是濾粉與滑石粉絞拌用手工力道要均衡推擠而成的。[攝影者:薛木山]
圖右 :走出講經堂,東班廊道上,曹聰賢師兄一一介紹兩旁布展時,十四個和氣區認養合力完成製作海報展示區[攝影者:薛木山]

圖左 :簡梨雪師姊在慈濟部介紹上人到板橋,都會在此間房會見賓客,如果人數眾多就安排在外面房間等待。[攝影者:薛木山]
圖右 :承擔八德香積和氣幹事張春蘭分享,今天來板橋園區參訪學習,八德廚房硬體還沒規劃,自己就很專注在香積功能這區塊上,[攝影者:薛木山]
圖左 :板橋園區特色就是綠化,園藝景觀是八德靜思堂所沒有的,只能從硬體上去做布置及美化,佛陀法像畫作是大師級製作的,獨一無二,應該也沒辦法複製。[攝影者:沈素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