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結縭半世紀 我的賢妻金鸞

結縭半世紀 我的賢妻金鸞

E-mail 列印
生生世世唯一方向,就是要做證嚴上人的弟子,牽手走慈濟路做志工已超過三十載的楊清富、歐金鸞,鶼鰈情深,形影不離,結縭已五十五年了,歐金鸞不只是楊清富的賢內助,更是事業上的夥伴。

◎買一送一 同願共師志

推著輪椅上的妻子(歐金鸞),八十三歲楊清富帶她參加今年(2021年)在新店舉辦的歲末祝福感恩會,他向妻子細數自己帶著員工和志工布置新店靜思堂的一花一草一木;以往這些事都是歐金鸞帶著布置團隊做的事,但自去年腦部逐漸退化,也漸失語言功能;但歐金鸞的腦海中依然記得慈濟人、慈濟事;當她面見上人時,隨即雙手合十的感恩上人帶領她行善的菩薩道路;上人疼惜歐金鸞,牽起她的手撫握、輕拍,慈語地問「有開心嗎?這個給師父,要救人的,是嗎?」陪伴一旁的楊清富向上人說:「金鸞很高興,知道要來看上人,昨晚就沒什麼睡;這是呈給上人,要救人的捐款。」

與歐金鸞同修道侶,同願共師志的楊清富細心又貼心地呵護妻子的生活起居,於用餐時,看到歐師姊嘴角沾到,就拿起手帕輕輕擦拭和輕握輕拍妻子,說起悄悄話。

走入慈濟,人人因緣各不同。娓娓地敘述歐金鸞走入慈濟因緣的楊清富說:「1987年歐師姊到民生東路一家美容院做頭髮,認識洪秀琴師姊之後,就開始做洪師姊幕後,直至洪師姊回歸臺中;在1998年歐師姊再受陳清海師兄邀約報名培訓,當時我是負責開車載我師姊去培訓;那時,受吳春榮師兄邀約填寫志工報名表,在填寫的當下就開始發願做志工,遵守慈濟十戒,戒除商場上的習氣,恪遵規範行菩薩道。」

楊清富說:「歐師姊走入慈濟,我也跟著走進來,是買一送一;走入慈濟的歐師姊是全心全意又全力的在做慈濟,不分大小事,如訪視或生活組的洗廁所,擦拭門窗、香積工作等等,任何工作都做;之後再受李六秀師姊的邀約,加入茶道的培訓考證照和活動。如今雖受自然法則,身體退化,但只要帶她到慈濟來,她都很高興。」

◎宅心仁厚 從沒怨言

早期尚未走入慈濟的歐師姊,是楊清富經營事業的最佳後盾,舉凡公司的業務、人事、會計庶務等等,都是歐師姊接洽辦理。楊清富表示,歐師姊在業界不只人緣好,信用更是受人嘉許,只要來請款的廠商,她都如數給款,連零頭都給,不會要廠商捨百或十的零頭,遇到還不出錢的廠商,還寬容安慰對方「等你手頭寬裕,再來還錢。」

宅心仁厚又善良的歐師姊,曾面對一位同業商,欠公司貨款一千多萬,還不出,對方拿地契要來抵押,歐師姊就問「是你的地契嗎?還是他人的。」得知對方是向娘家借來的,當下推辭不收,仍是溫言暖語的安慰對方,「等你賺到錢再慢慢還,沒關係。」;歐師姊向楊清富說:「錢再賺就有了,別人有困難,我們就給他方便,讓他慢慢還。」楊清富敘述此事時表示,歐師姊就是這麼心軟,還安慰同業的太太。之後,還幫他介紹經營他業。說到此事,楊清富笑笑地說,直至現今,對方還沒還款,人呢?到美國去了。

◎無師自通 茶道花道樣樣行

歐金鸞擅長於茶道、花道,並勇於創新,更勇於承擔。2000年年初,志工張麗萍邀請歐金鸞承擔骨髓捐贈的窗口。在草創辦活動,總是難以成功。歐金鸞一頭栽進骨髓捐贈,跟著總窗口陳乃裕,配合的把骨髓捐贈的每一次活動,辦的有聲有色,也運用巧思巧手的將活動現場布置的很有道氣又雅緻。

「以前辦活動很簡約,自歐師姊把茶道的人文精神帶入後,讓參與的會眾一眼看見就讚歎慈濟人的用心。」陳乃裕很讚嘆,第一次辦理骨髓驗血活動預估下午一點才能圓滿一百五十支,沒想到當天不到十二點就圓滿了,陳乃裕既驚艷又讚歎。「那時候很投入,所以每年接下來做骨髓驗血時,就持續地延用。」

再說起北部初辦茶道活動,以往擺放茶點都用小杯子,歐金鸞覺得要改變,因而將日式風格的擺設帶入活動裡;小巧細緻的茶盤中,以精緻的茶食擺列,在茶盤裡也擺置清新翠綠的流蘇葉,再放一兩朵清新的小碎花點綴,隨即襯托出優雅的氛圍,每每讓人一看,都忍不住驚嘆:「好美喔!」

「現在全世界的慈濟活動,都沿用歐師姊這套雅緻的人文茶道擺設。」2004年夫妻二人曾跟慈濟大學王本榮校長、六秀老師浩浩蕩蕩茶道團隊到美國去教學,當時美國沒什麼資源,他們自己帶了八大箱的行李。裡面有茶杯、茶盤、茶食都是從臺灣自備過去,到美國教學十天。「那時美國全國的分會都到美國總會加州來上課,都非常的讚賞,那一次辦的很成功很圓滿。」

除了茶道外,花道也是歐金鸞的擅長。將大自然的景色,全部移入室內變成是一個縮小版的庭園景觀。楊清富說這是無師自通的,且把每一次活動的花道布置都當作一次學習的機會。「不是很專業,但是很投入學習,用心就是專業。」舉凡慈濟大北區很多活動的景觀佈置都由歐金鸞構思布置。如新店講經堂的景觀佈置、接客室、上人知客室、諮詢室、餐廳,都是由歐金鸞策畫承擔。她找汐止團隊一肩挑起,過程中所有的費用,也都一肩承擔,從不請款。

「她可以按照自己的構思,全力以赴將每一場活動的會場布置的高雅簡樸。」2003臺北剛成立環保的幹部團隊,總召集人陳清海希望在北部找一個地方辦活動,詢問歐金鸞那裡可以辦活動﹖歐金鸞舉薦老爺山莊的住家,因此連續三年北部環保聯誼幹事也都在老爺山莊舉辦。

因為認同上人的理念,每年過年前三天,歐金鸞就會回靜思精舍佈置,並承擔茶道區的奉茶直至年初五。「上人看到我們,總會說你回來了;這句話,很親切,很感動又很貼心。就算父母也不過就是如此。」我們就很激動,實際上做的不多,這是做弟子的本分事,因為上人為全世界,為佛教、為眾生做那麼多,我們只做那一點點而已。

◎媽媽心教育 學習承擔

暱稱歐師姊「阿母」的志工顏桂蘭說:「精進不懈的歐師姊是一位愛慈濟、愛上人,甚過一切的人。在車上,總放置三套慈濟制服-八正道、旗袍、藍天白雲志工服,隨時有慈濟事,馬上換上合宜的服裝參與投入;下班回到家中的歐師姊,晚餐後就是上樓到書房看上人開示及閱讀書籍,和準備茶道的備課;日復一日的作息,連從日本難得回臺的女兒楊璨瑋,想跟她聊聊,她卻叫女兒去做自己的事。」

顏桂蘭再表示,任何慈濟的大小活動,她總是跟著楊師兄一起投入,凡事親力親為,帶著師兄姊一起做,不僅是大家的表率,也以媽媽心的鼓勵著大家一起來學習承擔,溫言暖語教著怎麼做,並在一旁陪伴、指導,讓參與者有信心,不害怕。桂蘭說:「阿母更是告訴我,做慈濟唯有學習承擔,一起擔起如來家業,才是做上人貼心弟子的最直接方法。所以,透過歐師姊的鼓勵及提攜,我才有勇於承擔互愛組長及和氣組長的學習。」

不是血親,只是法親,且只短短在楊清富經營的公司上班才一年多, 若心中沒有大愛,是無法照顧王美鳳及那時正在就讀的四個幼小孩子。志工王美鳳說:「我因為有歐師姊的幫助,我才有今日的堅強,歐師姊陪我度過人生最悲痛的那段日子。」多年前王美鳳的同修楊朝勲驟逝,歐師姊對她的呵護照顧,除了經濟上,在精神上更是加倍的安慰和鼓勵。

當時歐師姊對王美鳳說:「妳放心,妳四個孩子,我會與妳一起扶養,不會讓妳孤單,她的話,我謹記至今,不曾忘記。感恩歐師姊及楊師兄。」

汐止有很多志工對歐金鸞的狀況很不捨,紛紛提供建議良方。楊清富說:「把心交給上人,把身體交給慈濟的大醫王醫治,我相信上人的慈勉與鼓勵,還有常住師父,及師兄姊們的祝福。有這麼多的祝福,夠了。」

楊清富再感恩的表示,妻子只是腦筋退化,語言表達反應比較慢,其他器官都很正常,「她現在煩惱少一點,是因為她沒有貪欲,我們把它當活菩薩,互動、關懷,順應自然法則。」

圖左 :2017年歐金鸞參加鐘鼓演繹,也承擔活動會場的景觀布置。[攝影者:林家如]
圖右 :推著輪椅上的妻子(歐金鸞),楊清富(中)帶她參加今年(2021年)在新店舉辦的歲末祝福感恩會,他向妻子細數自己帶著員工和志工布置新店靜思堂的一花一草一木;以往這些事都是歐金鸞帶著布置團隊做的事,但自去年腦部逐漸退化,也漸失語言功能;但歐金鸞的腦海中依然記得慈濟人、慈濟事。[攝影者:林家如]

圖左 :2016年年終歲末圍爐,歐金鸞與志工引領長者投竹筒植福田。[攝影者:高武男]
圖右 :2018年歐金鸞帶著汐止志工團隊,參加花蓮靜思堂營隊活動的布置及承擔生活組。[攝影者:顏桂蘭]

圖左 :2018年在老爺山莊楊清富、歐金鸞住家舉辦志工溫馨聯誼[攝影者:楊基勇]
圖右 :2018年歐金鸞走入關懷戶,關懷長者。暱稱歐師姊「阿母」的志工顏桂蘭(右二)說:「精進不懈的歐師姊是一位愛慈濟、愛上人,甚過一切的人。在車上,總放置三套慈濟制服-八正道、旗袍、藍天白雲志工服,隨時有慈濟事,馬上換上合宜的服裝參與投入。[攝影者:吳珍香]

圖左 :2018年走入關懷戶,歐金鸞為長者煮食菜餚,並叮嚀志工要煮軟一點,長者的牙口不好。[攝影者:林浩盟]
圖右 :2017年汐止聯絡處舉辦抄經活動,歐金鸞與志工們一起抄寫無量義經經文。[攝影者:林浩盟]
圖左 :2020年歐金鸞陪伴林碧玉副總執行長,執行營建汐止靜思堂會義。
當年歐師姊對王美鳳(左一)說:「妳放心,妳四個孩子,我會與妳一起扶養,不會讓妳孤單,她的話,我謹記至今,不曾忘記。感恩歐師姊及楊師兄。」[攝影者:林宏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