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4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最好的教育 細雨潤無聲

最好的教育 細雨潤無聲

E-mail 列印
因應新型冠狀病毒病omicron變異株疫情不斷擴散,為了減少接觸感染的機會,「2022年寒假第二十期慈濟教師研習營」經過課務團隊縝密考量後,做了周全的變更計畫措施。此次輪由北區主辦,新店靜思堂和花蓮靜 思堂為主要講師授課場地,學員分散到桃園、新竹、南投、臺中、嘉義和高雄等地靜思堂、聯絡處,透過線上互相學習、交流經驗。

第二天(1/24)課程從「志工早會」、「法脈宗門」、「醫院志工經驗分享」、「清水之愛」、「阮是安餒做慈濟」,到最後的「飲一杯智慧的水」,堂堂精彩自不在話下,更令學員動容不已,獲益良多。

◎教育愛 歌傳情

首先,由在新竹靜思堂的新竹團隊白慧真老師「教育愛 歌傳情」揭開「教師研習營」序幕。破冰行動、凝聚感情和炒熱氣氛是團康給人的印象,而慈濟的團康重視寓教於樂,富含淨化人心、教育意涵等正向意義,白慧真老師如是說道。

「來到慈濟,來到慈濟,真歡喜,真歡喜,有你和我一起,大家努力學習,感恩你,感恩你……」以〈兩隻老虎〉為曲改編的慈濟歌曲,頓時讓課堂生動活潑了起來。

既然是「教師研習營」,這首歌當然是教學首選,「老師心 菩薩心,愛之深 教之切,老師心 菩薩心,燈傳燈 心連心……大慈悲為室,讓心充滿愛……以己身為教,處此而說法……」白老師親自示範手語教學還解釋歌曲的意涵,學員感受更深刻了,透過視訊教學,在現場隊輔人員帶動下,學員都很認真的跟著學習。

丁先玲老師是康寧護理健康學院教授暨院長,教學經驗豐富,自我要求不斷的學習,去年因緣際會參加慈濟委員培訓受證,在慈濟志工的引領,今年再接再厲參與教師培訓。身為大學教授的丁老師雖然不擅長帶動唱、手語教學這樣的課程,還是非常認真地學習。她表示,還是可以在其中找到需要的養份,可以用來接引歡迎新生,拉近師生距離,學生心開了,快樂的學習,學習效果更佳。

◎法脈宗門 身體力行

「何謂靜思?」靜思精舍德勷師父言簡意賅點出「靜思惟修,身體力行。」期待人人將法脈宗門雋刻在腦海、深入意識,靜思是樹根,根要扎穩,宗門是樹幹,需要延展,才能枝葉茂盛,讓覺性慧海不斷循環,轉迷為悟,確立人生之方向,提升人生價值,都能成為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德勷師父以上人開示「做慈濟讓你永不後悔!」舉兩位典範為例,南投曹美英老師,帶動大愛媽媽在校園開枝散葉,後因胃癌,在往生前的最後一句話,就是說「做慈濟讓我永不後悔!」做慈濟不分膚色種族,非洲菩薩亦同樣精進,本土志工尤妮思・姆蘇努(法號明思)在對抗病魔時,夢見鬼魅要來抓她,她告知魔鬼:要做慈濟人,不能殺生要茹素。

最後德勷師父期勉大家,要細心運用生活日曆,用心書寫生命日誌,用愛編寫人生劇本,每天都是新的開始,把握當下,寫出美善篇章,活出自己,活出生命的意義。

任職於中正幼兒園黃怡嘉老師,最佩服上人從無到有,堅持初發心,不管外人如何質疑,開創慈濟世界,行善救人。德勷師父講述慈濟法脈宗門,提醒要法入心、法入行,再強調,只要自己真正身體力行,以身作則才能當孩子的榜樣。而有關品格教育,黃怡嘉老師將感恩、尊重、愛放入教學中,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學會說,請、謝謝、對不起,在良善的境教中,孩子真的變得有禮貌了。

◎醫院志工 行動現場

工作人員又是搬屏風,又是移動布景;五位資深老師排排坐,又是拿麥克風,又是試音響,到底在忙甚麼?喔!原來是為下午的醫院志工分享,進行最終彩排演練。

在新店靜思堂的行動現場由余麗卿老師串場引言,輪番上場分享的有:許鋕誠老師的「急診室裡的春天」,萬彰惠老師的「開刀房外的驚奇」、「生命陪伴生命」,巫文隆教授「正向面對的智慧」,朱玉蘭老師「殊勝的禮物」。

從急診室的應變和善解,讓病患化愁雲展笑容;如何陪伴,讓生者輕安,亡者靈安;當醫院志工必須具備的方法和智慧;如何用愛灑監獄、軍中、居家關懷所帶來的殊勝禮物,娓娓道出一則又一則溫馨又感人的真實故事。

每位分享者以一句靜思語與學員共勉,「做才有心得 付出才有力量」、「感恩讓心柔軟 感恩讓人快樂 」、「心開運轉福就來」、「行善行孝不能等」,最後余麗卿老師勉勵大家,投入才能深入,付出才能傑出,對的事做就對了。

堅信「品德才是陪伴一生的資糧」的劉秀梅老師,擔任國中童軍老師二十幾年了,堅持做靜思語教學,只要是室內課,會利用十分鐘說故事,分享一句靜思語。

她提到,有一次排隊購物,前面帥哥轉身叫她秀梅老師,並非常感恩的說,老師您分享的靜思語「信心、毅力、勇氣三者皆具,則天下沒有不成之事,在我大一到美國當交換學生,每次碰到困難挫折,都給我莫大的打氣加油,協助我克服困難,我現在完成學業回國接掌家族企業了。」

清晨五點多冒雨從樹林而來的劉秀梅老師指出,醫療志工經驗分享,是精華中的精華,真實的故事會在課堂分享,讓正值人生叛逆期的國中生,點燃戒慎之心,更珍惜自己的生命。

「飲一杯智慧的水」採連線分組進行,指導師父們對學員的分享和提問,或給予肯定鼓勵,或提供方法建議,希望能對其有所幫助和改善,更希望以後能更有智慧的面對問題。德(耒英)師父、德佩師父、德勴師父一一祝福各位老師,雖然是在線上,工作團隊很用心,如臨現場精進。莫忘那一念心,發心走入教育。希望疫情早日過去,大家真正能夠共聚一堂,讓接觸我們的人,感受光與熱。多多分享豐富課程的感動,在每一角落、每一社區,投入實作會有更多體會。

連日細雨綿綿,潤物無聲,在職和退休老師利用寒假,不畏風雨,默默參與研習進修,期盼能將所學運用在教學中薰陶影響學子,為提升品德教育盡一分棉薄之力。

圖左 :余麗卿老師(右三)勉勵大家,投入才能深入,付出才能傑出,對的事做就對了。[攝影者:孫保源]
圖右 :堅信「品德才是陪伴一生的資糧」的劉秀梅老師,擔任國中童軍老師,堅持做靜思語教學,只要是室內課,一定分享一句靜思語,學生銘記,在心受用無窮,學成歸國並道感恩。[攝影者:孫保源]

圖左 :任職幼兒園黃怡嘉老師強調,以身作則才能當孩子的榜樣。她將感恩、尊重、愛放入教學中,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學會說,請、謝謝、對不起,孩子真的變得有禮貌了。[攝影者:孫保源]
圖右 :丁先玲老師康寧護理健康學院教授暨院長,雖然不擅長手語,還是非常認真跟著比「老師心菩薩心」,她表示,可以用來接引歡迎新生,拉近師生距離,學生心開了,快樂的學習,學習效果更佳。[攝影者:孫保源]

圖左 :德勷師父期勉大家,要細心運用生活日曆,用心書寫生命日誌,用愛編寫人生劇本,每天都是新的開始,把握當下,寫出美善篇章,活出自己,活出生命的意義。[攝影者:陳詩評]
圖右 :新竹團隊白慧真老師「教育愛 歌傳情」揭開「教師研習營」 序幕。帶動唱之前白老師說明,慈濟的團康重視寓教於樂,富含淨化人心等正向意義。[攝影者:孫保源]
圖左 :「老師心 菩薩心」手語線上教學,全國教師透過連線,認真上課專注學習。[攝影者:孫保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