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7月0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生命中不可承受之痛 關懷士陪伴度過

生命中不可承受之痛 關懷士陪伴度過

E-mail 列印
為「深耕慈善,提升災害救助與管理」的慈濟「關懷士培訓」第二期第三天課程,8月19日於新店靜思堂舉行,超過四百位學員和七十多位工作人員參與研習。早上七點,各功能組工作人員已經在不同定點,為今天的精進研習 做準備。來自新泰區的學員林進輝,也早早在小舞臺區等待報到。

林進輝去年已經通過關懷士第一期的培訓,因此他是來複訓的。本身也是慈濟急難救助隊隊員的他,肯定關懷士的課程對志工很有幫助,「雖然去年上過,可是有些會忘記,再來上課是有必要的。」他固定在每個月第三個星期日,參加急難救助隊的共修,不管是水上橡皮艇的操作、無線電通訊操作、心肺復甦術(CPR)的演練、高處攀爬和打繩結都不斷重複練習,為的是在颱風來襲或社區發生水災、火災時可以立即出動。他認為關懷士的培訓,不論是對平時社區的訪視關懷很有幫助;災難發生時,也能從更專業的角度,去做好陪伴關懷的服務。

◎社會安全網 政府民間一起來

第一堂課由朝陽科技大學社工系教授陳斐虹授課。她以「災難經驗對家庭與個人影響」開場,從最近國內外發生的災難,如南投山區因颱風外圍環流所帶來的致災性豪雨,造成嚴重的土石流;以及夏威夷茂宜島(Maui)一發不可收拾的野火,使得一百多人喪生、千人失蹤的悲劇,引領學員思考「我們與災害的距離」以及對災害的感受。

「人無法獨立於社會體系之外,不是只有管好自己就好。」面對層出不窮的天災人禍,陳斐虹教授提示,要想安穩生活,需要學術界、實務界、公益組織團體和政府攜手合作,建構社會安全網,平時做好準備,一旦遇有災難,方能及時派上用場。

災難發生時,個人和家庭都會遭受影響。心理上的驚慌、憤怒、悲傷、焦慮、自責……乃至生理上的傷害,都有可能發生。因此,災害發生後,家庭和社會原有的功能如何重建,都是亟待面對和解決的。

陳斐虹教授讚許慈濟藍天白雲的「金字招牌」在災難現場,能發揮很大的安定人心功能。在接下來的接觸中,志工們可以進一步去蒐集受災者所需的協助及事件帶來的壓力,評估他們自傷的可能,以確保其安全。後續的身心復原及人際關係重建也需了解,進而提供支持團體或鼓勵參與社區組織活動。

藉著Bronfenbrenner所提出的「生態系統理論(Ecological Systems Theory)」,陳教授解析個人所處的不同系統及其關聯。歷經多次災難後,主管機關和各縣市政府社會局針對災變後的介入方式,從初期的一個月至災後一個月、半年或更久的時間,已逐漸建立起運作模式;不同類別的志工如何適才地發揮功能,也都是災後重建要關注的面向。

◎陪伴傾聽 勝過千言萬語

板橋區學員呂昇學和太太蕭淑娟一起來上課。具備防災士資格的他,希望可以在慈濟需要他時,都能挺身而出,特地排出時間參加研習,讓自己能具備更多助人的知能。

「大型災難很多,會做的不多。」天災人禍不斷,呂昇學注意到,能做到位的有限,「我們不是當事人,難以真正理解他的傷痛。有時只要陪伴他,讓他哭出來,抒發情緒就好,傾聽就是對他最大的幫助。」有感於慈濟志工的高齡化趨勢,呂昇學和蕭淑娟一起投入外,他們也積極帶動社區年輕人,加入志工行列。

「培訓課程不只用於幫助受災者,對助人者也很重要。」憶及九二一大地震後,有朋友分享當時不少前去救災的年輕國軍弟兄,面對災區大量屋倒人亡、滿目瘡痍的慘況,受到很大的衝擊,出現「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來自土城區的慈濟志工葛兆發認為,關懷士培訓,對志工本身有很大的助益。

葛兆發因工作關係,新冠疫情爆發前在大陸工作。2018年,大陸東北吉林省發生大水患,官方緊急安置災民,提供避難場所,有水有吃的,但不知為何災民卻顯得躁動不安?前去救災的慈濟人請求讓志工協助加以了解,獲得同意。志工跟災民互動後得知,他們因倉促逃難,手機來不及帶,二天過去了,他們很想跟家人報平安,也想知道家園到底如何了?因此焦急不安的情緒溢於言表。

得知他們為何坐立難安後,志工立即拿出手機,讓他們可以對外聯繫。前後不到一個小時,災民的情緒就穩定下來了,讓當地政府甚是訝異志工所發揮的功能。葛兆發以此為例指出,災民有時要的不多,「我們只需傾聽,給他心靈上的安慰和支持。」關鍵在於助人者本身,是否做好面對災難可能帶來的創傷,因此,有必要持續增能,才能成為更好的陪伴者。

◎一心二陪 三生四長

下午的課程,慈濟基金會慈善志業發展處執行長辦公室主任王運敬先簡要說明「災後關懷規劃與運作」,再出題讓學員做實務演練。

災後重建有「生理、物理、倫理、心理、管理」這「五理」,關懷的核心概念則是「一心、二陪、三生、四長」。「一心」指的是「安心為上」的「原則」,「二陪」是「陪伴身旁和陪伴心理」的「行動」,「三生」是要提供「身體健康、生活安頓和生計安定」的「服務」,「四長」則是「公私協力、跨域合作、夥伴連結、志業整合」的「團隊」運作。慈濟要關懷受災害者,不能單打獨鬥或本位主義,而是要和公部門以及其他民間機構攜手,才能讓力量相加。

王運敬主任接著說明災害期間主要關懷服務項目有「災變現場、殯儀館、醫院、收容安置及安心紓壓關懷」。他舉去年臺中場次培訓後,有志工因具備芳香療法的知能,將之運用在安心紓壓關懷,收到頗佳的效果。

「不論經驗多豐富的志工,行前叮嚀、相互提醒絕不可少。」在慈濟二十七年,參與過大大小小、無數災難救助的王運敬主任指出,關懷行動展開前的行前叮嚀包含總體災情概況、受災民眾主要需求情境,與公部門合作默契、賑災原則、安全衛生注意事項以及人文默契等,更要有「安全和健康第一」的考量,才能明確分工、表達慈濟關懷立場,與對方深入互動,從而落實中長期關懷。

◎實務演練 提升專業

關懷訪視必須走到第一線去陪伴膚慰,當然不能只停留於紙上談兵。緊接著的「災害關懷訪視實務演練」,由基金會社工師彭棋隆帶來一個空難模擬事件,請學員分組針對事件後的五項情境「災害現場、醫院關懷、殯儀館關懷、跨區關懷和旅館關懷」做討論。

各組帶開,有人留在上課的國際會議廳,有小組拉到空教室或其他場地,根據情境中提出幾個問題,認真思考應如何陪伴關懷,一個小時後再回到會場分組報告。

各組的報告有的切中要點,有的則有不盡妥適之處,王運敬主任都先給予肯定,再針對其中的思慮不周或難行之處加以解析。「我有一個夢」,王運敬主任表達了心目中理想的救災關懷模式,除了需要持續爭取與外部單位簽訂合作機制,也需要志工們訓練有素,適切提供關懷服務,成為政府有力的助手。

同樣都覺得模擬演練很有「臨場感」的郭文彬和趙本奕,小組分配到的是「模擬情境四:跨區跨國關懷」的議題。組中剛好有多年訪視經驗和曾參與大型災難關懷的成員,經過熱烈討論後,得出模擬事件中,因有美國、法國、馬來西亞、香港和臺灣等不同地區國家的罹難者,需要外交部和宗教處的協助,也需要外語隊的支援,並根據各地來的家屬的需求,從接機到送機,給予關懷服務。對此,王運敬主任指出,慈濟公傳部門和外國駐臺使館間,也需要高密度的連結,重點是打開關懷之門,讓志工有機會陪伴。

四大不調的災難接二連三、不斷循環,臺灣因獨特的地理位置,颱風、地震頻繁,因氣候變遷、極端氣候所衍生的災難,更經常帶來威脅。王運敬主任以馬航空難後,慈濟人長達一個月的專業陪伴為例,期許學員提升關懷心理的韌性,「以慈導悲,以悲啟智,以智顯慈,以慧等觀」,成為一位具備「安(促進安全)、靜(平靜鎮定)、能(自我增能)、繫(促進聯繫)、望(灌注希望)」的關懷士。願所有慈濟人以此共勉,發揮生命的價值,讓慈濟的「招牌」照亮需要光明和溫暖的地方。

圖左 :人事組志工協助參加關懷士培訓的學員做掃描,完成電子報到,下午也要再做電子簽退。[攝影者:何照烈]
圖右 :新泰區學員林進輝去年已經通過關懷士第一期的培訓,他認為培訓,不論是對平時社區的訪視關懷很有幫助,災難發生時,也能從更專業的角度去做好陪伴關懷的服務。[攝影者:何照烈]

圖左 :來自土城區的慈濟志工葛兆發(淺紫色口罩者)認為,關懷士培訓,對志工本身也有很大的助益。他認為災民有時要的不多,「我們只需傾聽,給他心靈上的安慰和支持。」[攝影者:何照烈]
圖右 :學員郭文彬(左四)和趙本奕(左五)覺得模擬演練很有「臨場感」,讓他們深入去思考如何做好跨區和跨國關懷服務。[攝影者:何照烈]

圖左 :王運敬主任以馬航空難後,慈濟人長達一個月的專業陪伴為例,期許學員提升關懷心理的韌性,「以慈導悲,以悲啟智,以智顯慈,以慧等觀」。[攝影者:何照烈]
圖右 :朝陽科技大學社工系教授陳斐虹說明災難發生後,對個人心理和生理所可能產生的影響。[攝影者:許耀明]

圖左 :學員分組針對事件後的五項情境:「災害現場關懷、醫院關懷、殯儀館關懷、跨區關懷和旅館關懷」做討論。[攝影者:陳土港]
圖右 :災害期間主要關懷服務項目有「災變現場、殯儀館、醫院、收容安置及安心紓壓關懷」這幾個大方向。[攝影者:朱秀蓮]
圖左 :海山區(樹林、土城、三峽)慈濟志工承擔8月19日關懷士培訓的香積。[攝影者:許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