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朝山齊恭賀 人間大導師

朝山齊恭賀 人間大導師

E-mail 列印
一夜雨勢不斷,直至清晨五點五十分即將恭迎朝山活動之際,雨歇鳥鳴了,雲開天清朗,諸佛菩薩、龍天護法也蒞臨汐止靜思堂與眾人、眾萬物生靈齊迎祝賀人間大導師證嚴上人生日快樂。5月2日汐止聯絡處以雨天備案,舉辦 朝山活動,志工、法親、會眾一百三十三人列隊於靜思堂簷廊東西二側進行「經行」恭頌禮拜,也舉辦禮拜《藥師經》,有三十四人一起共修。

◎「經行」緩步 朝向心靈之山

朝山進行前,志工黃明輝叮嚀與說明,朝山以「經行」進行,經行又稱為行禪,是一種以步行方式來修行止觀的一種佛法儀式,在步步行進中,專注觀照己心,觀身、觀心不被自己妄念或外境打斷,全程合掌稱頌〈南牟本師釋迦牟尼佛〉佛號,指尖朝上心不散亂,三步一拜,彎腰九十度禮拜,以虔誠懺悔之心,徹底降服我慢心。

分列於靜思堂東西二側簷廊的大眾,依循佛號聲,虔誠恭敬雙手合十,以「經行」緩步朝向心靈之山;承擔引罄、地鐘、標兵於隊伍行進中,稱頌引領隊伍前進的步入靜思堂,在禮拜問訊後再入座三樓佛堂,進行恭頌〈三皈依〉〈迴向文〉。

朝山活動圓滿後,與花蓮靜思精舍雲端連線,人人端坐地透過視訊聆聽志工早會。上人開示:四萬八千四百秒,大時鐘迅速一天就過去,人一生生活也是這樣,忙碌在轉,感覺時間很難熬。人生離不開四大,生老病死、生住異滅,從無到有,每項建物被利用,慢慢變壞變舊、淘汰;而我們的心也有生住異滅,所有事都各不相同,但有共同方向「做慈濟」。大家都很想念師父,愛師、敬師,與師父契合貼心,共同一因緣「做慈濟」同心念。

猶如神通般的與印度靈鷲山說法臺做現場直播連線,彷彿親臨地回到佛陀當年宣講《法華經》的莊嚴景象再現。上人說:「靈鷲山離臺灣三千七百零三公里,是呈一直線。二千多年前佛陀在這裡說《法華經》,是佛陀說法地,天下萬事萬理,佛陀無不通徹。慈濟路已五十八年,感恩你們用心用愛,沒有你們,這些過去都是空,四大志業完成,普及人間,這叫做『空中妙有、妙有真空』。」

◎心在一起 線就能連在一起

朝山圓滿,培訓志工蔡憶眉要趕往公司上班,憶眉說:「我開菩薩車,載培訓志工共四位參加朝山,我們都是上班族。來朝山最主要是祈祝我們上人法體安康,法輪常轉。在稱頌佛號,彎身禮拜時,我的心很寧靜攝心,祈願跟緊上人和默禱發願自己做慈濟不退轉,永保初發心,及順利圓滿受證。」

戴著護頸的七十歲志工黃萬傳,以前工作常搬重物,致使頸椎神經被壓傷,於上個月初到醫院做三四五節的手術,醫生叮矚要休養三個月,但今天是上人生日,園區有朝山、禮拜《藥師經》,他向女兒請假來園區。

2001年受證慈誠,2002年再受證委員的黃萬傳說:「我是承擔慈濟精進組,更要來參加,不能怠惰。朝山也是佛法精髓,我要祝褔我們上人法體安康,法輪常轉,永住世間,這是做弟子的心願,也是我每年的祈求,讓我可以永隨上人行菩薩道,也祝褔自己趕快康復,七月歸隊接勤務做志工。」

受志工陳紅珍邀約參加朝山的會眾符惇智,是紅珍的同事,也是她的會員,他前天已帶竹筒到園區投入功德甕裡了,並受邀參加朝山和浴佛。符惇智說:「一時忘了,致使晚到的錯過朝山,幸好來得及禮拜〈三皈依〉、志工早會。上人開示說靈鷲山、菩薩,以及人人的「心」是最重要,只要大家有共同目標,無論你身在何處,只要心在一起,那一條線就能連在一起,朝同方向行進。」

符惇智跟志工說,初踏入園區,對佛法、靈鷲山不是很了解,幸有菩薩指引,讓他的心跟慈濟連上線了,今日才能走進來,與慈濟結緣。

◎心連心 齊耕大福田。

志工們恭敬共修《藥師經》,禮誦圓滿後,聆聽德寧師父開示:慈濟竹筒歲月、福種發放,帶動貧困孤苦無依地區、國家,啟發善心布施,已達一百三十三國家。德寧師父說:「我們要感恩佛恩,佛陀傳法給我們,我們才有法可聽,所以我們要報佛恩、師恩,回饋佛陀故鄉。」

朝山及《藥師經》共修圓滿,慈濟大家長吳春榮表示,朝山洗滌心靈塵垢,懺悔過往。在上人座下,大家用心的齊聚在這難得的日子,祝賀我們上人,大家都是有福的人。透過雲端連線,已看到印度靈鷲山已呈現眼前,上人悲願希望能翻轉佛陀故鄉,二千五百年多年來,多少高僧大德曾踏足過,而我們上人的一大願就是能再走回佛陀故鄉,這是上人的一大事因緣-回報佛恩。

吳春榮說:「我們託上人的福,才有靜思堂共修,大家要用心珍惜,好好做我們該做的事,汐止聯絡處自有道場起,已走入二十八年,期願我們互相勉勵,手牽手,心連心的齊耕這一大福田。」接著與工作人員禮贈壽桃給每位參與者。

圖左 :5月2日汐止聯絡處以雨天備案,舉辦朝山活動,志工、法親、會眾齊聚列隊於靜思堂簷廊二側進行「經行」稱頌禮拜,也舉辦禮拜《藥師經》共修。[攝影者:宋明章]
圖右 :朝山隊伍步入靜思堂,於禮拜問訊後的入座三樓佛堂,再進行敬頌〈三皈依〉〈迴向文〉。[攝影者:林宏謀]

圖左 :精進組引領大眾禮頌佛號與念頌佛經,人人虔誠恭敬地稱頌。[攝影者:林宏謀]
圖右 :朝山活動圓滿,與花蓮靜思精舍雲端連線,人人端坐地透過視訊聆聽志工早會,上人開示。[攝影者:林宏謀]

圖左 :猶如神通般的與印度靈鷲山說法臺做現場直播連線,彷彿親臨地回到佛陀當年宣講法華的莊嚴景象再現。[攝影者:宋明章]
圖右 :朝山進行前,志工黃明輝叮嚀與說明,朝山以「經行」進行,是一種以步行方式來修行止觀的一種佛法儀式,全程合掌稱頌〈南牟本師釋迦牟尼佛〉佛號,以虔誠懺悔之心,徹底降服我慢心。[攝影者:宋明章]

圖左 :培訓志工蔡憶眉(前灰衣)說:「來朝山最主要是祈祝我們上人法體安康,法輪常轉。祈願跟緊上人和默禱發願自己做慈濟不退轉,永保初發心,及順利圓滿受證。」[攝影者:宋明章]
圖右 :戴著護頸的黃萬傳說:「我要祝褔我們上人法體安康,法輪常轉,永住世間,這是做弟子的心願,也是我每年的祈求,讓我可以永隨上人行菩薩道。」[攝影者:宋明章]
圖左 :會眾符惇智(左三)跟志工說,初踏入園區,對佛法、靈鷲山不是很了解,幸有菩薩指引,讓他的心跟慈濟連上線了,今日才能走進來,與慈濟結緣。[攝影者:吳珍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