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九十分總彩應鼓勵 梵唄入心向來生

九十分總彩應鼓勵 梵唄入心向來生

E-mail 列印
2024年中正紀念堂浴佛孝親感恩祈福會,將於5月12日正式舉行。下星期日(5/12)就是「母親節」,也是結合「佛誕日」和「慈濟日」的三節合一浴佛大典舉行的日子,為使當日活動更加莊嚴有道氣,北區慈濟志工 於5月5日分上、下午兩個梯次,在中正紀念堂國家戲劇院、國家音樂廳和中央菩提大道直進行總彩排。

總彩排由慈濟人文志業發言人、大愛臺新聞主播陳竹琪擔任司儀,浴佛企劃團隊總窗口呂慈悅和團隊成員在國家戲劇院階梯帶領大眾演練。今日出席人數眾多,令他們很感動,期許在接下來的一週加緊練習,於5月12日時與全球慈濟人共度三節合一的殊勝靈山大法會。

◎地標背貼 暖心舉動

早上六點不到,已經有穿著藍衣白褲、白衣藍褲的浴佛人員出現在兩廳院藝文廣場,他們低下頭找地標,好確定自己的所在區塊的位置。士林區慈濟志工吳榮宗則是蹲在地上,在銀色膠布上寫下行列的編號。有志工不解他的動作,他為之說明:「因為只是彩排,所以沒有完整貼上所有的地標,我把它補上一些,方便等一下師兄師姊來的時候,比較好找到位置。」

吳榮宗是士林區的地標團隊,對哪一行哪一列瞭如指掌,有志工還在東張西望時,他好心上前為他們引導。「這裡是第○排,你對準這裡,前面是浴佛的位置。」有了指引,志工很快站定,不再有不知該往哪裡去的迷惑。

令人「足甘心」的還有中和二團隊,「我們從去年開始,就在想怎麼讓師兄師姊在幾千個人當中,很快找到自己位置?後來想到在衣服背後貼上明顯的標示,覺得效果不錯,所以今年比照辨理。」活動組彭淑惠一邊幫其他區快跑錯位置的大德指引,一邊在志工背上貼好粉紅色紙。真是好主意,就有志工表示,會把這種方法帶回社區參考。彭淑惠欣喜團隊集思廣益的點子,能受到肯定。

還有一事令彭淑惠開心,就是今年報名參加浴佛的志工和社區會眾很踴躍,需要的人數很快就達標。參與浴佛,因緣殊勝,報名慢了,可能就沒機會了。企劃團隊呂慈讓就指出,因為場地布置的關係,兩廳院的人數約九千人,菩提大道是七千人,比往年少了一千多個位置。錯過此次全球直播的盛事,再來就得等明年了。

◎老少青相伴 溫馨天倫樂

人員陸續抵達,「老少配」格外引人注意,那是中和區慈濟志工吳允盛牽著就讀國小五年級的孫女吳懿庭,緊接著來到他們身邊的是她的太太林雪紅。說起這位孝順的小孫女,兩人嘴角上揚,很是歡喜。「今年她是第三年參加。」林雪紅表示,她從懿庭幼兒園大班就帶著參加親子成長班,一直很沉靜乖巧,很感恩成長班給她的人文薰陶。

吳懿庭不怕累,只要能跟阿公阿嬤在一起,他們開心,自己也開心。不僅如此,她還會「借花獻佛」,「她會把學校或是有人發的鬱金香送給我們。」不管是什麼花,吳允盛將小孫女的心意深深擺在心裡。子孫的陪伴比起山珍海味要更珍貴,禮輕情意重格外令人珍惜。

另一個區塊的三代同堂,也要給他們拍拍手。來自深坑區的慈濟志工呂許綉峰、兒子呂怡德、媳婦王怡文以及就讀高一的呂宥霖,都要一起參與浴佛。呂宥霖的姊姊呂美諭在高雄讀大學,這週有實驗要做,趕不回來,但下週日一定不缺席。

旁人稱讚呂許綉峰教子有方,她謙虛地說:「那是他們自己發心。」在社區勤於付出的身影,兒孫看在眼裡,自然樂於追隨好典範。呂美諭、呂宥霖姊弟從小就是靜思書軒的小志工,儘管課業繁重忙碌,去年十月都參與了《無量義 法髓頌》經藏演繹。有感於現今社會環境誘惑、是非不斷,媽媽王怡文很有智慧地讓他們接觸慈濟人文,既與善同行,又能兼顧行孝,對準人生方向,可說一舉數得。

「透過浴佛祈求社會祥和、社區平安,眾人一起祈福的力量很重要。」好的事要有更多人響應,因此,儘管浴佛後的隔天(5/13)就是呂宥霖的第二次段考,王怡文還是提出了邀約,並將選擇權交給孩子決定。

「浴佛一年才一次,想說以前每年都來,今年也不想錯過。至於考試,只要做好時間管理,提前準備,不差這幾個小時。」呂宥霖胸有成竹地說。大會給年輕人更多承擔機會,因此呂宥霖將會站在排頭獻供。「這是全新的體驗,我會好好學習。」除了想為身邊所愛的人祈福平安吉祥,他也希望世界上受苦受難的人能夠得救,有幸福人生。

呂怡德對能夠三代同堂心懷感恩,此意謂媽媽身體健康,孩子懂事聽話。「善念會具有一種神奇的力量,善惡拔河,我們要讓善更有力量。」他欣然接受今年浴佛加入的元素,「梵唄能使我們更融入佛法,使法入心,更利於行。」

同樣在今天感受到神奇力量的是來自臺中的遊客郭融先生。他在捷運上看到大批慈濟人往同一方向集結,好奇跟過來,並不斷拿起相機拍攝畫面。

「我很震撼於這麼多人同場的能量,能夠讓這麼多人因為信念,一起來做這件事,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郭先生不是第一次看見穿著藍天白雲的慈濟人,「每有天災人禍,就會看到慈濟人。」慈濟人所為何來令他很想多了解。聽到今天只是彩排就有幾千人到場,他說:「我下個星期還要再來見識一下。」在這個開放場域,歡迎更多人扶老攜幼,前來與佛相遇,虔誠感念佛恩、父母恩和眾生恩。

◎梵唄新元素 法師優人結合推廣

2024年的中正紀念堂浴佛孝親感恩祈福會,除了有同於往年的爐香讚、禮讚、讚佛偈、祈福文、獻供、禮敬諸佛、全體浴佛、虔誠祈禱、大回向和虔誠最敬禮等儀式,還加入了《無量義經‧德行品》梵唄唱誦及優人神鼓現場擊樂的新元素。

梵唄源自印度宗教的唱誦,佛教為歌詠讚歎三寶功德並方便經文記誦,引入此風格後,漸漸形成具有特定旋律與節奏的歌詠。梵唄非一般世俗的歌唱,無論自己唱或是聽別人唱,都是一種修行,透過聆賞和歌誦可使人調和身心,且易於流傳。因此,上人希望《無量義經》、《法華經》的梵唄音律能夠推廣到全球,並開示道:

「讓人聽了可以感覺到很寧静而且很入心;將文字、影像畫面搭配完整,讓全球慈濟人用於共修,也有助大家引法入心……梵唄的唱誦要讓人聽了就能淨下心,韻律與唱腔要有穩重的道氣,讓佛教徒與非佛教徒聽了,聞音就能入心,進而了解經文意義。」

以「弘法利生信願行 蔬食共善護大地」為主題的浴佛大典進入倒數階段,每年都會有諸山長老共襄盛舉。多位不同道場的法師,早在一個多月前就與靜思精舍常住師父分別在臺北及花蓮,練習唱誦由優人神鼓譜曲創作的旋律。5月2日長老與法師們齊聚在靜思精舍共修,希望將莊嚴有道氣的梵唄和優人神鼓的藝術之美結合,攝受人心,進而使人心淨化,社會祥和,世界安樂。

◎感動出席 仍須努力

儘管彩排時浴佛人員的動作仍有進步空間,讓浴佛企劃團隊呂慈悅在愛的叮嚀時,請大家回到社區要再多加練習。不過她更肯定今天有將近八成五的志工和社區會眾,不畏日曬雨淋,一大早就來到兩廳院演練。總結彩排成果,她說:「看到浴佛2.0版能有這樣的呈現,很感動,我給他們打九十分。」她讚歎大家不愧是上人的好弟子,上人怎麼說,弟子全力以赴去完成。

企劃團隊成員葉德澤感恩志工和會眾今天的踴躍出席,「這應該是近來彩排最多人的一次,少數人動作不熟練無可厚非,只要他們願意再多練習就好。」在和呂慈悅配合帶領大眾浴佛時,葉德澤隨時就能唱誦經文的某一句,幾乎可說是到了琅琅上口的地步,但他自己還不是很滿意。比起動作,他更在意自己能否一字無誤地說出經文。

感受上人希望透過梵唄讓弟子記憶經文,他有深刻體悟,「慈濟歌選或偈頌終究不是經文,透過梵唄來將經文深入八識田,我覺得是很棒的事。」古人在「馬上、枕上、廁上」構思文章,葉德澤為能熟記「二十七分五十二秒」的梵唄,善用每個分秒,不管是搭車、走路還是睡前,他反覆練習,不斷聽、不斷念。他的努力,證明「有心就不難。」

「希望我們這一代靜思弟子都能把〈德行品〉、〈說法品〉、〈十功德品〉這三品的經文牢記,去向來生。」葉德澤貼近上人心並將法喜與社區志工分享,鼓勵大家把握因緣,讓《妙法蓮華經》的經髓,也就是《無量義經》印刻入髓,永誌不忘地在菩薩道上,力行自利利他。

再過兩年,慈濟就將邁入一甲子。總窗口呂慈悅在這段演練的過程中感受「梵唄的力量不可思議」,更有信心持續推動。期待有著共同名字的慈濟人,生生世世跟隨《無量義經》,以法相認報佛恩。

圖左 :從臺中來的遊客郭融先生,很震撼於慈濟人因為信念一起做的事,不斷拍攝彩排畫面,下個星期他還要再來感受正式的場面。[攝影者:林文質]
圖右 :為迎接三節合一浴佛大典,北區慈濟志工於5月5日分上午在中正紀念堂國家戲劇院和國家音樂廳進行總彩排。[攝影者:陳李少民]

圖左 :浴佛人員演練梵唄的唱誦及動作。唱到「無垢無染無所著」時,雙手手心朝上,慢慢往上,到與肩同寬。[攝影者:陳李少民]
圖右 :士林區慈濟志工吳榮宗一早來多貼一些地標,讓參與浴佛者易於找到位置。他也協助還在找位置的志工,如何看地標,找到定點。[攝影者:江寶清]

圖左 :就讀國小五年級的孫女吳懿庭(中)和阿公吳允盛阿嬤林雪紅一起參加浴佛,她很喜歡跟他們在一起,今年是第三次參加。她也會送花給他們,表達自己的感恩。[攝影者:江寶清]
圖右 :中和二活動組窗口彭淑惠(藍上衣者)協助指引不清楚自己區塊和位置的大德。[攝影者:江寶清]

圖左 :來自深坑區的慈濟志工呂許綉峰(左起)和媳婦王怡文、孫子呂宥霖、兒子呂怡德,三代同堂,參與浴佛。呂許綉峰欣慰兒孫都能主動發心,參與殊勝的大典。[攝影者:江寶清]
圖右 :浴佛企劃團隊在國家戲劇院階梯示範梵唄的動作。葉德澤(右)希望這一代靜思弟子都能把〈德行品〉、〈說法品〉、〈十功德品〉這三品的經文牢記,帶向來生。[攝影者:江寶清]
圖左 :浴佛企劃團隊總窗口呂慈悅走到兩廳院藝文廣場,仔細觀看參與浴佛人員的腳步及動作。她很感動大家踴躍參與彩排,給了九十分的成績。[攝影者:江寶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