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陪伴奮戰者 越過生命磨練

陪伴奮戰者 越過生命磨練

E-mail 列印
要經過至少二年的見習與培訓後,才可受證正式成為慈濟委員慈誠,也就是慈濟人。課程有靜態講授課程和動態實務課程,從中訓練「培」養正確的觀念,「訓」練自己的道心,以本分事、使命心走入人群,成就他人、利益社會 ,也在付出當下成就自己。

4月28日汐止聯絡處舉辦四月份的社區和氣培訓課,課程主題慈善足跡。有十六位學員參與培訓課,而見習志工有十四位,總計三十位新發意菩薩。

◎陪伴與關懷 越過生命的磨練

課務團隊精心規劃培訓課程,首先播放訪視紀錄影片,影片中一位年輕的媽媽說:「非常感謝慈濟師兄師姊七年來的陪伴關懷,讓我們能夠撑下來。」

訪視志工何月澎分享訪視個案的紀實影片。一位年輕爸爸因發生意外必需依靠輪椅行動,家境也陷入窘境,志工七年來持續不間斷地陪伴,即使疫情嚴峻期間,志工仍就送防疫物資與關懷。

接著,畫面出現八仙樂園粉塵爆炸事件,汐止區志工不停歇在國泰汐止醫院進行關懷和陪伴,不僅照顧患者也默默在家長的背後給予支持與撫慰。

月澎感性分享:「對於正向的生命奮戰者,我們一起拉他們一把,陪伴越過生命的磨練!」

畫面轉至2016-2022年的風災,志工們協助清理土石流災區,在緊急災害發生時,志工總是在第一時間到達現場的給予膚慰和送熱食、水、毛毯。而平時則推動安美專案和助學補助,讓長者安心居家生活,也讓新芽孩子有安心就學的機會。

◎聚福送愛 善因迴旋

慈濟環保輔具平臺的宗旨「把福聚在一起,把愛送出去。」即將被丟棄不再使用的輔具器材,志工們負責接收、整理、維修、清洗、消毒,再送給需要的人,延續物命也延續愛的力量。

志工曾立文幾乎三百六十五天無休,在環保輔具平臺默默耕耘,散播分享感人的故事。曾經將環保輔具床送到一個家庭,先是供予婆婆及先生相繼使用,在他們離世後,不料兒子發生意外,手腳受傷又再使用這張床,媽媽心有慼慼焉:「還好兒子只是暫時的手腳不方便,希望他好了之後,也能加入做環保輔具志工。」

立文堅定語氣:「這正是苦既拔已、復為說法,善因迴旋的事理印證。」慈善故事充滿溫暖和感動,讓人不禁心生省思。

手語的表演和唱歌,讓經典故事得以詮釋教育,現場氛圍轉向輕鬆愉悅。手語志工王娟娟以〈牛車向前行〉帶動輕鬆熱鬧的氛圍,呼籲一同如大白牛車的耐勞肯做精神,一起推動牛車向前行,慈濟四大志業、八大腳印就有人多力量大的強大影響力。

◎悲心相契 人人本具珍寶

人人本具愛心珍寶,所以悲心相契、募心募愛是慈善志業中重要的一環。

張益誠師兄二十四歲就踏入慈濟宗門,「心虔誠、念單純,無人不說、無人不募,創造好因緣。」一直是他堅持的信念;至今三十餘年,共募得七百四十位慈濟會員。

李采蓉師姊則是帶著內湖團隊分享愛心商店的推動。她強調,真理一勤天下無難處,隨時隨地攜帶竹筒,隨時隨地觀察,讓善的細流滋潤大愛。團隊共有四十二位志工投入,現在已經募得超過三百家的愛心商店,在店家放置愛心竹筒,共聚善緣、共同落實善念。

人文志業中心的王文茜師姊分享了她的發願,為募得一百零八位榮董付出努力。她說:「發願並不是與菩薩討價還價,而是要沉靜心境,全心全意地守菩提、待菩薩。」同修黃喜三師兄總是鼓勵她:「極微光善護念,圓滿受!」善良的護念終究圓滿實現。

此時,司儀范長友用臺語:「嘴開,愛心一大堆!」引發了大家的共鳴。

◎募心募愛 要先募自己

課程結束後,學員翁淑卿回饋分享自己的心得。她體悟到月澎師姊用心訪視關懷個案、以及行動不便的立文師兄在輔具平臺上用心投入的精神。她深深覺得,這些都是學習的典範。

4月3日花蓮震災,淑卿更看到了許多充滿愛心的人。儘管在推動愛心商店的過程中遇到無緣的商家,但她仍然持著祝福的心,祝福這些商家生意興隆,緣自然就會來了。

學員江彣彤平時利用工作之餘的時間,與資深師姊一起參與推動愛心商店。她看到了師姊用最真、最美的笑容與商家互動的身影,啟發她有勇氣踏進商店邀約愛心竹筒的放置,不僅順利擺放,而且商家還成為她的慈濟會員,讓她雀躍歡喜。

課程尾聲,汐止區大家長楊清富勉勵學員們和陪伴的志工:「在募心募愛之前,先要募自己的心,並心堅定跟從上人的期許。每個人都有慈悲心,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菩薩。我們一起來精進向前行!」

圖左 :何月澎志工分享訪視紀實影片:「對於正向的生命奮戰者,我們一起拉他們一把,陪伴越過生命的磨練!」[攝影者:林宏謀]
圖右 :行動不便曾立文勤耕耘環保輔具平台,把福聚在一起,把愛送出去。[攝影者:賴慧娟]

圖左 :慈善故事充滿溫暖和感動,培訓志工與見習志工不禁心生省思。[攝影者:林宏謀]
圖右 :李采蓉師姊帶著內湖團隊分享愛心商店的推動,團隊已募得三百家商店。[攝影者:林宏謀]

圖左 :人文志業中心的王文茜師姊以守菩提、待菩薩信念,為募一百零八位榮董付出努力。[攝影者:林宏謀]
圖右 :學員江彣彤(中)分享,看到了師姊用最真、最美的笑容與商家互動的身影,啟發她有勇氣踏進商店邀約愛心竹筒的放置。[攝影者:林宏謀]

圖左 :司儀范長友用臺語:「嘴開,愛心一大堆!」引發了大家的共鳴。[攝影者:林宏謀]
圖右 :張益誠師兄二十四歲就踏入慈濟宗門,「心虔誠、念單純,無人不說、無人不募,創造好因緣。」一直是他堅持的信念。[攝影者:林宏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