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帶著培訓學員走訪海內外慈善足跡

帶著培訓學員走訪海內外慈善足跡

E-mail 列印
慈濟走過五十八個年頭,全球六十八個國家有據點,人道救援足跡遍及一百三十三個國家,這些都是從五毛錢的竹筒歲月開始,感動人的慈善故事,四月二十八日下午在雙和聯絡處一樓的感恩堂播放著,四十五位培訓學員專注地 觀看,滿滿的感動。

◎國際賑災

慈善故事的影片中談到慈濟對莫三比克的援助,慈濟志工洪嘉駿、楊慧姿同修來到現場見證分享。二人是慈濟北區修繕團隊的成員,七十天的莫三比克之行,緣起於證嚴上人翻轉非洲的心願,慈濟在莫三比克三千戶的大愛屋援建,貝拉有一百七十五戶,因為貝拉興建中的工程,廠商倒閉沒有人敢接手,到處都是的爛尾樓,工程及管理都亟需接續處理,這麼棘手的情況因為慈濟人的一念悲心,於是團隊十一人帶著證嚴法師的愛,飛越一萬一千公里到莫三比克。

酷熱的天氣,環境飲食都是考驗,臺灣進步的技術在落後地區無用武之地,只能找回臺灣三十年前的土法教他們。團隊不以為苦,克服所有的困難,工程專業知識與技能從基礎教起,楊慧姿克服萬難,勤拍照製作教育訓練資料,有居民懷疑她拍照是要監督他們,一直以敵意對她。直到她拿著照片讓洪嘉駿教他們施作的工法時,讓他感動不已,致上深深的歉意。工程進行從最初的毫無章法到漸入佳境,回程前趕上了預計的進度。

「為什麼你們要來?」居民問

「因為證嚴法師愛你們,所以我們來了!」楊慧姿回答

團隊與居民建立深厚的情感,也帶給他們慈濟的人文與精神。回臺灣三個月後,楊慧姿收到當地居民的照片,說他們開始做環保了,楊慧姿開心得笑開懷。

◎國內足跡

課程接續進入訪視關懷的介紹。慈濟人苦民所苦,在臺灣有無數的苦難人正在接受慈濟人的幫助,要如何做到位,有許多訪視的小技巧。舞台上的志工以戲劇方式幽默風趣的演出,訪視幹事程惠美一旁解說,博得滿堂喝采,培訓學員也從中學習到了專業技巧。

國際賑災、訪視個案關懷,在在都需要財源挹注,慈濟志工募款不遺餘力,為的是要幫助更多苦難人;而證嚴法師的勸募的理念在乎的是募一份愛心,不在乎金錢的多少,希望接引更多人一起來行善助人,增加助人的力量,就是增強社會的祥和之氣。

慈濟刻正於社區全面展開的愛心商店招募,得到許許多多店家的支持。慈濟志工洪素卿帶著團隊,在社區走遍大街小巷,她每次帶八個愛心竹筒出去勸募,八個竹筒就是八正道,她以佛法的精神接引社區有愛心的商店,二年來帶著培訓學員一起勸募。

林翠蘭分享到,曾經有老闆擔心竹筒不見,不敢讓她們放。她耐心地向老闆說明,竹筒放在店裡可以接引有愛心的客人到店裡來,讓店裡成為集善之地,產生祥瑞之氣,萬一竹筒不見不是老闆的責任。這樣的說明解開老闆的心結,答應可以放置,讓才開始學習的林翠蘭滿心歡喜。蕭琇如分享她都是默默地在一旁學習素卿師姊如何與店家互動,開始有點害怕,到後來發現募款不難,只要心胸打開,態度誠懇,成功率是很高的。

◎愛的迴響

培訓學員駱秉誠因為聽到慈濟對莫三比克的援助,「因為證嚴法師愛你們,所以我們來了!」這句話讓他很感動,理解到物資的援助是其次,更重要的是心靈上的慰藉,他想起證嚴上人曾說過,世間如果都能夠用自己的強處去弭補別人的短處,這個世界就沒有爭端,今天慈善這一堂課就是教他如何去補別人的不足。

駱雯憶,聽了莫三比克的分享,看到落後的非洲也有現代垃圾,覺得做好資源回收分類很重要。慈青時代就參加過案家打掃的她,回想起案家的髒亂,今天還是克服害怕蟑螂的恐懼,鼓起勇氣參加早上案家打掃,上課中說到在案家不可尖叫或指指點點,學習到要尊重與同理案家很重要。

許婷婷聽了洪素卿團隊的分享,以前也聽過其他師姊們的分享,又仔細閱讀689集慈濟月刊介紹愛心商店,學習到很多,於是她自己勇敢走進店家勸募,也成功的勸募了一家又一家,她相信有愛心的人很多,要邀更多人一起來行善。

今日的培訓課程,學員們從莫三比克援助的故事中領悟到,物資援助的背後更重要的是心靈的慰藉,這不僅是對他人的幫助,更是對自己心靈成長的促進。從訪視個案到募款勸募,他們在實踐中學到了尊重和同理心,並體會到了行善的喜悅和意義。

圖左 :培訓學員填寫評值表,隊輔用心協助。[攝影者:黃曾幼馨]
圖右 :訪視幹事程惠美解說訪視個案的小技巧及注意事項。[攝影者:黃曾幼馨]

圖左 :洪嘉駿、楊慧姿同修見證分享,飛越一萬一千公里到莫三比克協助援建大愛屋。[攝影者:李政隆]
圖右 :林俊宏、 曾翠萍同修承擔雙司儀,為今天培訓課程展開引言。[攝影者:李政隆]

圖左 :訪視的小技巧,志工以戲劇方式幽默風趣的演出,博得滿堂喝采,培訓學員也從中學習到了專業技巧。[攝影者:李政隆]
圖右 :洪素卿(左一)帶著團隊,每次帶八個愛心竹筒出去勸募,八個竹筒就是八正道,以佛法的精神接引社區有愛心的商店,二年來帶著培訓學員一起勸募。[攝影者:李政隆]

圖左 :許婷婷自己勇敢走進店家勸募,也成功的勸募了一家又一家,她相信有愛心的人很多,要邀更多人一起來行善。[攝影者:李政隆]
圖右 :「因為證嚴法師愛你們,所以我們來了!」這句話讓駱秉誠很感動,這一堂課兄妹二人都學習到很多。[攝影者:李政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