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大家一條心 成就宇宙大覺者升座

大家一條心 成就宇宙大覺者升座

E-mail 列印
慈濟志工為了迎接一年一度浴佛節的到來,5月4日志工進行第一次宇宙大覺者升座布幔彩排,擔任布幔組的慈濟志工有三十八位來自臺北中正區以及二十八位大北區急難救助隊成員,在下午四點於中正紀念堂集合。

慈濟志 工林志岳是這次布幔組的行政窗口,林志岳說,布幔經過一年的放置,難免會有霉斑或是污漬,早在一個多月前中正區的慈濟志工先行將宇宙大覺者布幔請出來擦拭清潔過。浴佛前一個週末這兩天晚上,志工彩排是進行布幔升降演練,但是彩排前必須先把布幔的上下兩端的五個鉤環先勾上繩索,還有將兩端的鐵管穿進去,完成這些程序,才能進行布幔的升座。

◎ 狹窄貓道穿梭 固定布幔不懼高

布幔組志工每個人各司其職,缺一不可。其中最吸睛的是急難救助隊的六位高空組志工,他們穿戴著最新的安全裝備,十分專業。

高空組的任務就是爬上中正紀念主堂大銅門上面,大約五、六層樓高,在約一米大小的通道作業,上人稱之為「貓道」。五位志工必須在狹小的空間,把布幔掛繩固定好,再把掛繩垂降到地面上,讓地面的勾環組將掛繩和布幔的五個扣環牢牢固定住,巨幅布幔如果沒有固定牢固,掉落將是十分危險。

擔任急難救助隊領隊也是這次布幔升降的指揮官簡鴻雄,介紹這套最新的裝備是「全身安全吊帶裝」。他說上人對於高空組的安全十分擔心,所以這次的新裝備是針對必須在高處作業的任務所採購。配備上有攀爬的鷹爪勾、防墜落的防墜器、還有防墜緩衝包等等,還有安全繩索,就是希望能做到安全第一,讓大家對高空組的作業可以放心。

第一次擔任高空組志工的賴樹旺,平時對於高空作業很有興趣,每周六都會去練習高空攀爬。參加急難救助隊也是希望多學習高空攀爬的技巧,因為自己從事水電配管會接觸到高空作業,賴樹旺說高空組要克服的就是懼高,自己平常十九樓都爬過,這次五層樓高的任務並對他來說不會太困難。

參加急難救助技巧已經受訓多年的慈濟志工張世諒,今年是第二次承擔高空組。他說高空組除了要不怕高,更要身手要俐落,因為窩在高空貓道裡長達二、三個小時。平時從事水塔檢修的張世諒說,爬高爬低也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完成任務不是問題。

◎ 每一次彩排都是唯一的一次

五點半陽光徐減,空氣涼爽許多,慈濟志工再度集合,窗口林志岳期勉大家,布幔組最重要的大家一條心,每一次練習都要當成是唯一的一次,我們唯一的目的就是要把布幔莊嚴的升上去。

「各就各位,聽口令一、二、 三抬起」眾人將布幔往主堂移動。大布幔長15.2,寬9.9公尺,重達 200公斤必須十六人才抬得起來。

時間六點天空開始灰暗,降旗典禮結束後,中正紀念堂的夜燈點亮整個自由廣場,夜色襯著暈黃的燈光,布幔組志工開始彩排。首先勾環組將高空組垂降下來的繩索與布幔的勾環固定,五組升旗手就位,接著宇宙大覺者升座是否莊嚴順利,升旗手是很重要的,旗手必須節奏步調一致,聽指揮官口令,所有人步調一致,才能很順利的將宇宙大覺者的布幔緩緩莊嚴地升起。

「恭迎宇宙大覺者升座」第一次很順利的升座成功,讓所有志工都十分振奮拍手鼓掌鬆了口氣。

第一手慢一點,第五手快一點,布幔隨著指揮官的口令再度慢慢升起,停!等一下,卡住了!卡住了!現場不禁著急起來,放下來,放下來,眾人再度調整節奏,接著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布幔頂端的銅管都卡住圓形拱門頂端,不得不重新升降,再來一次。指揮官簡鴻雄喊停,重新叮嚀十位旗手,步調一定要慢,不要急要一致,一步一步來。布幔如何平整順利上升,甚至下降之後,怎麼恭敬地整理收好,志工一次又一次演練,每個細節都要很用心。

擔任旗手的尤文傑分享,他是第二次擔任浴佛大典升旗手,去年第一次當升旗手非常緊張,很怕自己做不好,他說升旗手的任務最重要的是每組的速度都要平均,不能一高一低,忽快忽慢,團隊合作非常重要。聽指揮的口令慢慢地把布幔升上去,這樣參與浴佛的會眾才能看到莊嚴宇宙大覺者。文傑又說,浴佛一年一次,有些志工可能會忘記程序,和動作,他認為今天的彩排,讓自己和其他志工把所有動作流程複習一次,今天卡關好幾次,也是讓大家練好默契多磨合。

圖左 :早在4月2日,離浴佛一個多月前,中正區師兄們即從中正靜思堂倉庫請出中正紀念堂浴佛的宇宙大覺者大布幔,志工攤開仔細檢查是否有破損及潮濕並用心擦拭整理。[攝影者:陳何嬌]
圖右 :志工在中正紀念堂主堂階梯下,將布幔前後兩端穿入固定用銅柱 。[攝影者:陳何嬌]

圖左 :十六名志工合力將布幔從大忠門廣場上階梯,搬運至主堂旁邊的平臺。[攝影者:陳何嬌]
圖右 :高空組示範今年穿戴的全新安全裝備如何防範墜落。[攝影者:陳何嬌]

圖左 :急難救助隊領隊也是這次布幔升降的指揮官簡鴻雄,介紹這套最新的裝備「全身安全吊帶裝」。[攝影者:陳何嬌]
圖右 :夜幕低垂,中正紀念堂大銅門前,莊嚴的宇宙大覺者陞座。[攝影者:池亮蓁]

圖左 :布幔如何平整順利上升,甚至下降之後,怎麼恭敬地整理收好,志工每個細節都要用心演練。[攝影者:池亮蓁]
圖右 :布幔升降演練過程中,如果各組旗手步調沒協調好,會導致布幔無法順利升降,於是大家一次又一次演練。[攝影者:陳何嬌]
圖左 :旗手尤文傑(左)分享,升旗手的任務最重要的是每組的速度都要平均,不能一高一低,忽快忽慢,團隊合作非常重要。[攝影者:陳何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