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1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老婦滿屋雜物 志工協助清掃

老婦滿屋雜物 志工協助清掃

E-mail 列印
今天(2024/05/04)早上八點,在土城區青雲路一住宅前,約有三十位土城區慈濟志工集合,要協助七十歲的范阿嬤(化名),將住家堆積如山的回收物和垃圾,清掃乾淨。阿嬤精神狀況尚佳,曾做過資源回收,罹患 糖尿病及高血壓,雙膝退化、肌肉無力,行走需使用助行器,睡在客廳雜物堆裡,在阿嬤的眼裡,那些雜物都是寶;就算有蟑螂在爬的食物,白米過期兩、三年且已經發霉了,仍不願意丟棄。

◎雜物堆積路難行

阿嬤目前與一外孫同住,房子是自有的,經濟無虞。訪視志工廖雅瑄說:「居服員一個禮拜來幫阿嬤洗澡兩次,因為環境髒亂,提報慈濟;案主因為政府資源充足,還有其他家扶的協助……」由於通道已快無路可走,也擔心阿嬤有跌倒風險,故動員志工協助居家清掃。

進入二樓阿嬤家,撲鼻而來的是腐臭味、尿酸味……放眼望去,回收物、隨意棄置用完餐沒有清洗的紙餐盒、還有很久沒清的狗大便、大蟑螂和小蟑螂恣意爬來爬去。

廖雅瑄站在門口,分配工作:「兩位師姊佛堂、兩位師姊廊道、兩位廁所、兩位將這一間所有回收物清空、兩位後陽臺、兩位廚房、四位客廳也是阿嬤睡覺的地方,其餘的做接力,樓下要負責分類,可回收的載回環保站,不可回收的,放路邊等公所清潔隊來清運。」

協助居家清掃,志工很有經驗,且做好準備,腳穿雨鞋,戴上雙層手套,為了保護自己,志工儘量將身體包裹好,秉持著見苦之福,一起努力。九點左右,志工陳容玲說:「從早上打掃到現在才做了三分之一,還要繼續努力,老鼠的屍體還真的不少,有的都已經乾掉了,比一般人想像的還更髒;原本是做資源回收的,她有很多東西都是從外面撿回來,就是捨不得丟。」

阿嬤一直阻止丟任何東西。還好,有三個孫子回來,即時解危,在經過同住的外孫及回來幫忙的孫子、外孫女確定東西可以丟,志工火速地將東西送下樓,也讓清掃工作效率,迅速提升;但需要儘量躲開阿嬤緊盯的雙眼,一被她發現,耳根很久不得清淨。

◎分工合作助清淨

樓下的午餐店,即將開始營業,為了不影響店家,志工將暫時堆在店門前的垃圾清理乾淨。清和里里長郭真好來到現場,感謝師兄、師姊的熱心協助清掃。同時垃圾量實在太大,超出清潔隊的負荷,郭里長和清潔隊不停地溝通,希望今天能將所有的垃圾,全部清運乾淨。

「阿嬤很喜歡堆積東西,很多沒有用的,我們想要丟,又不能丟。」阿嬤的一位孫子表示:謝謝大家,我也希望能很乾淨,但是還是有點難度的,她很固執。」同住的外孫非常感謝志工的幫忙,他說:「非常謝謝師兄、師姊們願意抽空,來這裡幫我們這一家,雖然我不認識你們,你們還是很熱心地幫我們把家裡的環境改善,讓我們有更好的環境可以居住,非常謝謝你們。」

培育志工陳惠君,第一次參與居家打掃的工作,她說:「看到許多年長的師姊們發心,這麼認真在清這些堆積物,這種精神真的讓我很感動。」陳惠君強調:以人傷我痛,人苦我悲的慈濟精神,幫助苦難眾生,是慈濟的慈善根基,希望能感動更多人投入志工行列。志工張玉緞說道:「連走路的空間都沒有,我們幫她清掃,讓她有一個舒適的環境,就像打掃我們自己的家一樣,她的垃圾太多了,也造成公所清潔隊的困擾。」

清空的地面,志工用清潔劑徹底刷洗、擦乾淨,終於完成今天的任務,每位志工都汗流浹背,希望阿嬤不要再堆積東西了,能保持家裡整潔,志工的辛苦都是值得的。打掃結束,志工致送阿嬤母親節禮物,祝福她母親節快樂。

圖左 :慈濟志工陳容玲分享:「從早上打掃到現在(指過一小時左右),才做了三分之一,還要繼續努力;老鼠的屍體還真的不少,有的都已經乾掉了,比一般人想像的還更髒,原本是做資源回收的,她有很多東西都是從外面撿回來,就是捨不得丟。」[攝影者:蕭靜雯]
圖右 :今年參加培育志工的陳惠君(右一),第一次參與打掃工作,她說:「看到許多年長的師姊們發心,這麼認真在清這些堆積物,這種精神真的讓我很感動。」[攝影者:蕭靜雯]

圖左 :掀開電鍋鍋蓋恐怖畫面出現,電鍋使用後,沒有清洗,不知道放了多久,小蟲長滿整個電鍋。[攝影者:蕭靜雯]
圖右 :所有清出來的的大型垃圾及袋裝垃圾,都放在青雲路上北二高的涵洞下,等待清潔隊來清運。[攝影者:蕭靜雯]

圖左 :訪視志工廖雅瑄(右二)除了分配工作,也不斷地與阿嬤溝通:「這個有蟑螂爬過了、這個發霉了,我們丟掉好嗎?不然沒辦法清理。」[攝影者:蕭靜雯]
圖右 :整個走道也都堆了滿滿的回收物,還有很多過期的罐頭食品。[攝影者:蕭靜雯]

圖左 :清空雜物的佛堂,志工用水及清潔劑,徹底刷洗幾次再擦乾,恢復整潔的地面。[攝影者:蕭靜雯]
圖右 :清掃前的佛堂,堆滿雜物、狗食還有狗的排泄物。[攝影者:蕭靜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