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1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親子成長期末終 相聚圓緣歡樂多

親子成長期末終 相聚圓緣歡樂多

E-mail 列印
新北市新店、文山區的親子成長班,5月19日在新店靜思堂舉辦113學年度最後一次的課程。從2016年開始,就已經在靜思堂舉辦的靜態課程,深獲親子們的喜愛,今天親子出席四十五位,在三十一位工作人員的陪伴下 ,進行圓緣活動。負責課務窗口的琪惠老師叮嚀特別多,目的是期盼活動能順暢,幸好工作團隊早已培養了十足的默契,一切都能依序順利進行。

©探索教育 循善誘

在學員長許曉芬老師親切的引導之下,親子們分開兩個班攜手共學,兩位指導老師準備了充份的環保素材,包括:空玻璃瓶、透明吸管、小布塊、鹽巴、彩色粉筆…擺在各圓桌上十分吸睛!要如何變成彩色的許願瓶呢?其實並不難,親子們認真的聽老師的解說,同桌的資源共享,彼此分工合作,,只花了半個小時就完成作品了,除了做到用心看、用心聽之外,還要用心地想,把自己的心願,隨著磨粉的心情灌入其中,層層排列在玻璃瓶中,等蓋上口就成了極為可愛的作品了。上課的老師說,大家日後將它帶在身邊,可以天天發好願唷!

接下來的課程也是親子共學。主題很時尚也很日常「藉口」,現今的孩子們也不避談,甚至認為是理所當然的事。因此,課務團隊特別想引用「為自己找藉口的人,永遠不會進步」這一句靜思語來激勵他們。

首先聽到不少家長委屈抱怨:我的孩子老是理由一大堆、總是騙我、怪老師太兇……當然我們也曾經看到了一些小孩的表現是無所謂的態度或是耍賴。因此才會想發揮慈濟的品德教育功能,想讓親子們一起明白道理,從改變自己做起。今天兩位教聯會的老師,善用發問和省思的引導功夫,循循善誘進行教學,沒有人逃避問題,大家都十分用心,大家是收穫良多。

©分組同樂 歡樂多

為了呈現圓緣時刻的歡樂氣氛,學員長很技巧地將親子平分成三隊,必須利用五十分鐘合作完成三種表演;分別是手語表演、打擊樂器演奏、短劇演出。幸有三位經驗豐富的慈濟志工樂於付出指導,親子們的表現,可用三個形容詞來描繪「手語組如夢如幻」、「樂器組如火如荼」、「戲劇組如癡如醉」。真是爽快,鐵定會留下難忘的回憶。果真,到了圓緣時刻,各組的表現都是獲得熱烈的掌聲。

在每個孩子的名牌背面黏貼的圈圈貼紙,就是上課的優秀表現的累積,經過一個學期統計領獎者特優佔四分之一,另有贈結緣品每一戶皆可獲得慈濟刊物乙冊、筆兩支以及環保手帕一條。很特別的是白色的棉質手帕內還印有「愛地球很簡單、一筷省水、隨身五寶、蔬食三好」這四句話來提醒使用者。劉怡岑小朋友的媽媽雙手攤開手帕越看越開心、越看越喜歡。

人人有禮物,捧在手中愛不釋手,親子二十八期活動,就在愛與關懷的祝福聲中結束,個個盼望第二十九期繼續再相會。

送走親子後,所有工作人員召開檢討會,很意外的接到一個愛心粽的獎勵。那是一位親子班家長的鼓勵,她是擅長自做粽子的阿嬤,她專程送來可愛的紅豆味鹼粽,表達對親子班所有工作人員的感恩之意。這位阿嬤說:「我是邊念佛邊製做出來的,誠心的祝福就包在其中。」

圖左 :圓緣了,各班表現優異獎勵小朋友,獲獎者上台領獎。[攝影者:徐瑞蓮]
圖右 :節奏樂器組如火如荼的開心打擊。[攝影者:徐瑞蓮]

圖左 :手語組如夢如幻的整齊演出。[攝影者:徐瑞蓮]
圖右 :小朋友的媽媽雙手攤開手帕越看越開心的說好喜歡它呀![攝影者:徐瑞蓮]

圖左 :擅長自做粽子的阿嬤,特別送來感恩親子班所有工作人員,對親子們的付出。[攝影者:徐瑞蓮]
圖右 :負責課務窗口的琪惠老師跑流程仔細叮嚀。[攝影者:徐瑞蓮]

圖左 :如痴如醉般練習的戲劇組。[攝影者:徐瑞蓮]
圖右 :進行靜思語教學,主題是「 藉口」,課務團隊引用「為自己找藉口的人,永遠不會進步」這一句靜思語來激勵他們。。[攝影者:徐瑞蓮]
圖左 :親子們認真的聽老師的解說,同桌的資源共享,很快就做出有趣
的許願瓶。[攝影者:徐瑞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