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親子班圓緣 共同成長的溫馨時光

親子班圓緣 共同成長的溫馨時光

E-mail 列印
2024年5月19日蘆洲區社區親子成長班,親子學員及工作人員約七十四人參與,學員長戴子芸老師表示:「這一年來,大家在親子成長班中度過了許多歡樂與學習的時光,七堂課的日子見證了彼此的變化與成長。」

今 天的課程更加特別,有一場為即將畢業的學員舉辦少年禮儀式,低年級、中高年級的學員、家長都忙著練習靜思語音樂手語,一同參與圓緣典禮的彩排。

◎從學校教育到慈濟教育的轉變

國中退休的王麗平老師,在校期間就與大愛媽媽建立了深厚的淵源。退休後,親子成長班班主任陳麗珠老師邀約她參加慈濟活動,從講座、活動、親子班到歲末祝福,上人說要盤點生命價值,她反思:退休後也可以再發揮自己的價值,為自己的退休做有意義的規劃,於是參加教聯會,進而培訓、受證。

王麗平老師在參與慈濟活動後,發現學校教育與慈濟教育在理念和執行上有不同之處。當導師的她嚴格要求學生,帶班壓力及家長的期許,也讓她需要配合學校的步調,扮演所謂「黑臉」角色,聲色比較沒有親和力。相較之下,慈濟強調的是人文關懷,希望培養學生有愛心、懂得關懷他人。

麗平老師對於人格教育很要求,學業成績高不等於品性好,她說:「品性好會跟著學生一輩子,靜思語教學將人格教育融入課程及生活。這次的少年禮儀式,從個人影片製作到畢業生寫給家長的真摯告白,再到始加禮、再加禮和三加禮,讓老師和家長一起為畢業生送上最誠摯的祝福。」整個過程充滿了溫馨的氣氛,也展現出麗平老師和大愛媽媽們的用心經營,以及和學員的真誠互動。

感恩家族的家長林恬伃分享,因為事先安排其他課程,兒子葉峻爾曾經有兩堂課缺席,她非常在意地說,這樣可能就無法領取全勤獎了。另外,親子班為葉昊樽盛大舉辦少年禮,讓林恬伃深受感動。

宋芳娃阿嬤則分享嚴若芸在十二年裡接受了四次大手術的心酸經歷,雖然心疼,卻看到她貼心又樂於幫忙家務的一面,她祝福嚴若芸能平安健康地成長。

◎繪本啟發新思惟

謝容蓉老師帶來了繪本《機車媽媽》,在共讀時闡述繪本內容,讓在場的媽媽們都露出了尷尬的表情。原來,這本繪本描述的是媽媽學習騎機車的過程,而並非給孩子添麻煩。學習騎車讓媽媽自在地到處走動,從中也引出了靜思語:「信心、毅力、勇氣三者具備,則天下沒有做不成的事」。

這段故事啟發了孩子們的思考,也讓親子共同享受了一段溫馨的共讀時光。感恩家族吳沂蓮的媽媽分享:「第一次看到兩個女兒這麼專注地聽完一本繪本,我們都很期待來上課,已經報名參加下學年的課程。」

班主任陳麗珠頒發結業證書,並致上親子班合照,由胡晉銓、陳穎臻、嚴若芸、李翌安、李云儷得到全勤奬。親子班的溫暖和情誼,帶著家長們陪伴每個孩子學習,也為他們營造一個溫馨、支持的成長環境。

圖左 :第十四屆親子成長班合照。[攝影者:張順生]
圖右 :即將畢業的葉昊樽,一字一句讀著感恩函,表達對媽媽的真情感謝。[攝影者:胡秀蘭]

圖左 :嚴若芸(中)在過去十二年中,接受了四次大手術的經歷,感謝家人的照顧。[攝影者:胡秀蘭]
圖右 :感恩家族吳沂蓮的媽媽分享,第一次看到兩個女兒全神貫注地聽完一本繪本。[攝影者:胡秀蘭]

圖左 :班主任陳麗珠(左一)頒發結業證書,致上親子班合照。[攝影者:胡秀蘭]
圖右 :妙手生華志工幫中高年級彩排〈為我加油〉手語。[攝影者:胡秀蘭]

圖左 :中低年級彩排〈幸福的臉〉手語。[攝影者:胡秀蘭]
圖右 :家長呈現〈路要自己走〉,祝福寶貝的兒女![攝影者:胡秀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