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7月01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臺北慈院 貢寮義診最佳後盾

臺北慈院 貢寮義診最佳後盾

E-mail 列印
「歡迎,歡迎,我們歡迎您。」新北市貢寮國小響起嘹亮的〈歡迎歌〉。5月19日,正是北一區人醫會貢寮義診的日子。臺北慈濟醫院徐榮源、鄭敬楓、黃思誠三位副院長,帶領四十位慈院醫護人員前來參加。徐副院長表示, 這次的往診偏鄉,就是要透過醫護團隊,告訴他們長期照顧(長照)的意義,透過宣導衛教,做「簡易評估量表」,針對弱勢族群,要怎樣來評估,讓他們動起來,告訴他們現在有很多好的資源,可以協助生理與心理上的健康。期望這些資源,能讓他們得以舒解病症。藉由醫病真誠互動,和長者相聚話家常、敘敘舊。

一位邁向高齡的醫師,要如何來做健康的省思。徐榮源副院長表示,在睡前三十分鐘一定要拉拉筋,也在看診過程中,跟病人學習慈悲的傳承;很感恩在人醫會還未成立之前,就已經有了善的平臺,讓慈院同仁在不同的地點,學習慈悲與智慧的理念。

◎身披白袍 濟世救人

長者:「來看醫師,不是為了我自己,是怕旁邊的人害怕,嚇到人家。」

黃國良醫師:「怎麼了?」

原來阿嬤咳個不停,擔心傳染別人,黃醫師問她有氣喘嗎?醫師告訴她,如果不是氣喘,只是單純感冒咳的厲害,吃藥就會好。如果是感冒就會聽到氣管「咻咻」的聲音,就沒什麼問題。經黃醫師診斷後,發現阿嬤的症狀,像是胃食道逆流,鼻涕從食道進入鼻子的關係,建議她吃吃藥就可以了,阿嬤這才放下罣礙,開心的笑了。

胸腔內科黃國良醫師第二次參加義診,他說前來這裡看診的,都是年紀大的長者。他們的子女因為工作,或是遷居他方的關係,平日沒有家人陪伴,在交通往返行程上,就是一項難題,因而無法去到大醫院看診,人醫會定期走進來關懷是很重要的。醫護人員更要走進他們的家庭,了解他們的環境,給予最適當的幫助。黃醫師希望藉由義診,來了解他們的健康狀況,提供一些醫療知識與衛教,且能針對諸如血壓與用藥問題,定期追蹤適時給予協助。

◎青年志工 拓展視野

陳盈如是慈院小兒科的護理師,也是青年醫療志工團隊的窗口,今天她帶六位青年志工來義診,她說青年志工來自不同的學校,有的還是非醫護背景,義診讓他們學習不同的專業知識,希望可以在實作當中善念萌芽,自助助人,見苦知福。

青年志工蔣盈夷、王信睿,去年分別受證慈濟委員與慈誠,藉由參與義診,學到很多收穫滿滿,充滿法喜,他們立願會再來參加義診。來自印尼就讀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的陳健聰,原本從慈大傳播畢業,目前就讀學士後護理,發願未來要回到花蓮慈院工作。今天第一次來參加義診,承擔掛號和量血壓,看到很多在實習上不一樣的面向,阿公、阿嬤來報到時他給予陪伴,站在第一線了解他們的血壓狀況,發覺阿嬤血壓特別高時,就去深入詢問是否吃了血壓藥?老人家時常忘了吃藥,也藉機提醒要記得吃藥,血壓才不會太高。

來自花蓮精舍的李星瑩曾是慈青,景文大學社工系畢業,在花蓮法音組任職,是《人間菩提》節目製作團隊之一。她念大學時,幾乎每天到臺北慈院參加志工早會,結束後再回到學校上課,每個月兩天週末回去花蓮當志工,在八識田中早已種下慈悲的種子。她第一次來參加義診,覺得服務病患是她當社工時的專業,在貢寮活動中心遇到一位氣切的病患,因為對方眼睛有點不舒服,因此建議她去看眼科。李星瑩感受到,來參與義診貢獻專長協助弱勢,學會愛與信任是她最大的收穫。

人醫會醫護人員、慈濟志工一百五十六人,匯集在澳底國小,共服務了一百九十人,居家關懷三十一人,也為每戶關懷對象準備了結緣品。貢寮義診已經十多年,慈院醫護人員一直是義診的最佳後盾,大家利用假日來照顧鄉親們,鄉親們雖然都在鄰近的醫院拿藥和看診,但是與人醫團隊長久溫馨互動,他們仍期盼慈濟人醫會按期的到來。

圖左 :徐榮源副院長表示,往診就是透過醫護團隊,分享長照的意義,宣導運用資源促進健康,也和鄉親話家常敘舊。[攝影者:陳碧蓮]
圖右 :臺北慈濟醫院徐榮源、鄭敬楓、黃思誠三位副院長,暨四十位醫護人員來參加貢寮義診,往診前大家合影留影。[攝影者:陳何嬌]

圖左 :陳盈如(左)是慈院護理師,青年醫療志工窗口,她帶六位青年志工參與義診,希望大家在實作當中見苦知福。[攝影者:黃麗琴]
圖右 :胸內科黃國良醫師二度參加義診,藉由義診了解長者的需求,提供他們一些衛教,且定期追蹤血壓與用藥問題。[攝影者:彭美蘭]
圖左 :李星瑩(右) 服務花蓮精舍法音組,來自印尼的陳健聰(左)目前就讀學士後護理,發願未來要回到花蓮慈院工作。[攝影者:彭美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