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7月01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恆持大慈大悲 為慈濟寫歷史

恆持大慈大悲 為慈濟寫歷史

E-mail 列印
證嚴上人教導弟子拔苦予樂,「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是慈濟志業中,「慈善」的核心精神。慈濟「長照」個案家庭,不僅陪伴孤苦無依的長者,更濟助弱勢家庭挺過難關,直至他們能獨立自強,這也是慈濟從始至終、不變的慈 善理念。

5月25日,來自大北區的慈濟志工及培訓志工,陸續抵達新店靜思堂福慧廳報到後,再上到三樓的講經堂上課,因為今天是「北區合心慈善月會」,志工們要透過精進共修,交流慈善訪視舊法新知。

◎回顧來時路 為時代作見證

月會由蕭玉桂擔任司儀,她簡介在慈濟慈善史中,第一位是長期照顧戶林曾老太太,第二個個案是盧丹桂女士,意謂早在五十八年前,慈濟就開展「長照」的慈善服務。

「真正的聞思修,就是要步步踏實,那就叫做菩薩道覺有情,已經篤定了,了解人間疾苦、無常等等,下定決心要走這條路……我們陪他走,就是菩薩不捨眾生。」透過《人間菩提》「文史留芳度有情」這一集中的上人開示,帶出今天的第一堂課程,慈善訪視要留文字,也要留照片,才能為時代作見證,為慈濟寫歷史。

「慈善紀錄、慈善歷史紀錄,真善美紀錄,到底有什麼不同?」播放1976年回顧影片,德慈師父一個人揹著四臺相機,有彩色、黑白,需自己調度數、光圈等,文史處研修室林如萍主任,為大家打通歷史紀錄的任督二脈,故事宣說:「我為什麼而做?我做了什麼?我怎麼做?」當下有事件、有人物、有溫度,能淨化人心、祥和社會,詮釋超時空的紀錄,讓慈善足跡,流傳千秋萬世。

早期訪視,救濟對象分為「甲:無生活能力;乙:有收入能力但收支不平衡;丙:暫時生活貧困」三種。慈善是慈濟的根基,慈善工作要「直接、重點、務實」。再看到這個畫面,1970年12月12日,慈濟冬令發放前複查,至鳳林鎮山興里探訪黃阿惡祖孫,遊覽車陷入溪中,委員們在寒凍中脫鞋推車。拍攝這張照片的,是證嚴上人。

「去訪視關懷和陪伴,為什麼要宣說故事?」隨著時代的變化,需要往前走,所謂:「創新模式」,就是建立、傳承慈濟的精神。以這次0403大地震為例,日本人來花蓮參訪慈濟救難模式,看到環保隱私隔屏、帳篷、毛毯以及志工快速的啟動救援,獲得國際的好評。

慈濟不分彼此,讓全球NGO仿效學習,這就是歷史價值。「人人做慈善、人人都是真善美,為慈濟作見證,為慈濟寫歷史」,因為有人文真善美,慈濟的歷史足跡、才會越來越清楚,這也是每一位弟子的使命。林如萍期勉:「訪視志工與真善美有相同的使命,我們要為上人承擔,讓上人安心,上人期許:『歷史不要流失』。」

◎碩觀環保心創生命力

上人問:「您有和李醫師『逗陣』做慈濟嗎?」慈濟北北基宜區長照推展中心督導陳嘉琦博士秒回:「有呀!我承擔家業,全力支持李醫師做慈濟。」2013年她將李嘉富醫師「捐」給慈濟,因上人說:「自做自得(德)。」她從參與義診,體悟「做中學,學中覺」。疫情期間研讀《法華經》,體解:「真如本性,真空妙有,付出還要說感恩」,遂發願:「我有因緣也要來承擔,跟著上人生生世世行菩薩道。」

自三十三年護理生涯及教職退休,陳嘉琦從環保菩薩利他的實踐中,看見「心創」的力量,期待志工增能,可以串聯「環保心創生命力」,養成好習慣,身心靈環保,每個人發心,自我期許做上人好弟子。陳嘉琦以李醫師法號(本觀),和自己的法號(明碩)命名「碩觀環保心創生命力」,並於2024年2月1日成為職志合一職工。

陳嘉琦自勉,「慈善、醫療、教育、人文」四大志業都要勇於承擔、樂於配合,新店靜思堂長照據點有歌仔戲練唱,可以讓長者練手腳平衡,也可以跟大家結緣,引發慈善共振。她告訴大家,長照是「感恩,尊重、愛」的志業,歡迎大家加入志工團隊,成為長照講師,「不要小看自己,每個人都是小小的螢火蟲,飛起來照耀身邊的人。」

有年邁志工怕回來靜思堂,因他從精進做志工,變得動作遲緩。其實每個人都會衰退,有人四十歲失智就失能了。「即使年邁,也要回來,因為您是大家庭的成員。」陳嘉琦感恩「熟齡」志工周綉珍,從白髮做到黑髮,七十多歲還頭腦清楚、還有毅力跟她到高雄當領隊。她也感恩近日往生的資深志工張菊英,並感恩多年來,營養師和長照團隊的陪伴,榮獲「新北第一屆長照團體卓越獎」。

帶動團康後,陳嘉琦期勉:「身體好時,要好好發揮生命的使用權;一旦病了,就心有餘,而力不足了!」她呼籲﹕「長照需要您勇於承擔,在黑暗的地方點燃光明,在微光處凝聚愛的善念,跟大家一起『慈悲利他』,持續走這條、付出無所求的菩薩道。」

◎依循愛的慈善足跡

土城三慈濟志工余星樂回想跟同為志工的太太去訪視時,一股味道令他們受不了!心想:「現在怎會有人住在這麼髒亂的環境、像垃圾場一樣?」也感受到照顧戶的苦。看到直屬志工毫不猶豫,直接登上二樓,這一幕讓他們被志工的悲心感動了。

去了幾次以後,余星樂更加同理個案,也學習放下身段,了解他們需要慈濟這份及時的愛,雖然是幾千塊元,就能幫助他們度過難關。從課程中看到從前訪視的照片、紀錄,看到訪視的點點滴滴,精神讓人很感動,「留給我們後輩依循的足跡,希望自己也能夠效法他們的精神。」

板橋後埔一培訓志工許秋玲跟著志工訪視,詢問個案最近的狀況,回去再跟社工討論個案,針對他們生活環境,給予補助或關懷等。大部分的照顧戶,生活環境可能不是很好,有些可能需要志工長期去關懷、協助整理環境。從課程中,她體會慈濟訪視需結合人文真善美拍照、記錄,留下慈濟大藏經。訪視是不忍貧病者受苦難,「訪視看見苦難人,才知道自己有福,所以我要繼續跟著上人的腳步,繼續做慈濟。」

中和和氣三培訓志工連思怡,跟著志工參加了四次訪視,過程中發現,做訪視真的很不容易。「去到案主家的時候,不只是給錢了事,還要對他們說些什麼?要不失他們的尊嚴,才能關心到他們的心。」她認知到,有了訪視中記錄的圖片跟文字,「可以讓大家感同身受,快速啟發大家的悲心,讓他們加入愛的行動。」

連思怡從「碩觀環保心創生命力」分享中,了解到長照結合運動、動腦、靜觀,還有身心靈環保養成好習慣。「現在已經是老齡化的社會,如果老菩薩們,有計畫的方式去生活,結合上人四大八法的理念,把每一個元素都帶進去。這構思非常棒,也能讓正在為家庭打拼的年輕人,安心無虞」。從前覺得做訪視有困難,聽講她覺得:「我也是可以盡一份心力去參與訪視。」

今日「北區合心慈善月會」共有八百二十八位志工精進共修,志工秉持「無緣大慈,同體大悲」,難為能為、難行能行,這是上人「不捨眾生受苦難」的身教,更是讓弟子們有依循的典範。

圖左 :「北區合心慈善月會」5月25日於新店靜思堂舉辦,來自大北區的慈濟志工及培訓志工,於一樓福慧廳報到後,再上到三樓的講經堂上課。[攝影者:許耀明]
圖右 :志工要「長照」別人,也要長照自己,健全身心腦,運動、動腦和靜觀,才能沒煩惱地服務有需要的苦難人。[攝影者:許耀明]

圖左 :志工們跟著團康帶動,舞動身軀,健身運動。[攝影者:許耀明]
圖右 :志工楊昆得送上結緣禮,感恩慈濟北北基宜區督導陳嘉琦博士精彩的分享與團康帶動。[攝影者:許耀明]

圖左 :月會由蕭玉桂擔任司儀,她簡介在慈濟慈善史中,第一位是長期照顧戶林曾老太太,第二個個案是盧丹桂女士,意謂早在五十八年前,慈濟就開展「長照」的慈善服務。[攝影者:林世欽]
圖右 :培訓志工連思怡(左三)覺得,從前覺得做訪視有困難,今天透過講師的分享,感受自己也是可以盡一份心力去參與訪視。[攝影者:林世欽]

圖左 :講師精彩的分享,上課的學員用心抄寫筆記,或是拿手機拍照記錄。[攝影者:林世欽]
圖右 :板橋後埔一培訓志工許秋玲(右二)體會,訪視是不忍貧病者受苦難,「訪視看見苦難人,才知道自己有福,所以我要繼續跟著上人的腳步,繼續做慈濟。」[攝影者:林世欽]
圖左 :5月25日「北區合心慈善月會」共有八百二十八位志工,於新店靜思堂精進共修。[攝影者:林世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