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深坑店家做好事 愛心竹筒再加倍

深坑店家做好事 愛心竹筒再加倍

E-mail 列印
端午連假甫過,新北市深坑區和臺北市文山區慈濟志工,於6月13日下午,連袂來到深坑老街,接續上次因愛心竹筒用罄,而暫告一段落的推廣。選在週間時段,以免影響店家做生意,不過雖是週四,人潮絡繹不絕,許多店家 生意興隆,品嚐豆腐美味的、挑選伴手禮的,大有人在。

◎勇敢推廣 不怕拒絕

揹著近幾期有愛心商店報導的《慈濟月刊》和環保愛心竹筒,志工分組在老街兩側,一家接著一家說明來意。「不好意思,我不是老闆,他不在,我不能做決定。」、「我們這裡空間很小,沒辦法再擺了。」

儘管連續被幾家店婉拒,志工陳秀櫻還是勇敢走進店家,開口詢問:「老闆您好,請問方便讓我們放愛心竹筒在您的店裡,讓您和客人小錢行大善,天天都能植福田嗎?」

正站在梯子上整理貨品的「小熊雨洋傘」店老闆陳堯仁聞聲下到地面,打開抽屜拿出幾張百元鈔要投入竹筒,「我之前有做恁的會員。」陳老闆如是說,他以為志工是單次來募愛心的。

聽到此,志工趕緊跟他說明愛心竹筒的長期用途以及後續每月如何來收取、開立收據的對象等,「因為善款是許多人投的,收據不能報稅,但會註明是善心人士和店名,要麻煩提供名稱、地址和電話。」有心為善的陳老闆二話不說,立即同意,「我相信你們,沒問題。」關心遠方以巴戰火未歇的他,願盡棉薄之力,幫助有需要的苦難人。

「疫情後遊客回來了嗎?」募集時,志工關心地問店家。「差不多都回來了!」有店主這樣回答,但也人有覺得「遊客都跑出國去玩,生意沒有以前好。」無論如何,希望疫情不要再起,更不要有天災人禍,讓老百姓能安居樂業。

◎感恩知音 大愛共善

走入很有氣質的店家,這裡販售的主要是漢風服飾,一如店名,很有「古典美」。照看生意的莊祖紅女士雖不是老闆,卻很願意收下竹筒,很快選定擺放的位置。「我對慈濟印象很好,你們很有大愛。」她的手機裡有慈濟官網訊息的群組,常會點開來看。得遇「知音」,志工再三感恩。

「我知道你們有去幫助土耳其,身上穿的衣服是寶特瓶做的。」眼前這位看似才踏出校門的大拇哥豆乾店小老闆葉宇澤,對慈濟認識頗多,「我讀高職時,學校有帶我們去靜思堂參加活動。」原來如此!實際年齡二十八歲的他,已經是二個孩子的爸爸,店主是他媽媽,他們輪流顧店。積極行善行孝的葉先生也是體貼太太的好丈夫,太太若也在,志工一定會跟他說:「你嫁對好老公!」

走近以地址命名的「一O八小棧」,志工才拿出竹筒,店中的老闆娘朱琴心女士立即回應:「我有注意到老街有些店家有愛心竹筒,還在想說怎麼沒有來這裡?」原來她的先生曾是真善美志工,因要照顧媽媽,近年較少參與,但他們還是持續有在關心慈濟。志工趕緊說明是因上次竹筒發完了,很高興今天能夠再來並遇到她。縱使暫時無法在慈濟隊伍裡相遇,但只要慈濟情還在,終能再續前緣。

天氣燠熱,走到賣霜淇淋的店家,頓覺暑氣消了大半。志工說明來意,「我問一下老闆。」詢問後,慈眉善目的杜明芳跟志工點點頭說:「可以。」原來她剛剛是跟媽媽通話。平時就會行善的她,三不五時捐款給有需要的團體,愛心竹筒很有意義,不用志工多做說明,她欣然接受。杜小姐溫婉親切,志工開心地「促進經濟」,向她購買酥餅,她大方地給了優待,真是「人美心也美」。

有緣和店家互動,志工除了率先投入零錢,讓叮噹響的銅板,為好心的店家帶來福氣:「好因好緣攏來佇,金銀財寶滿大廳」外,也紛紛用行動來感恩店家的護持,豆干、酥餅、酸梅湯……連不是店家,賣自家蔬菜的阿嬤,志工也去「交關(臺語)」,皆大歡喜。

◎慈濟有公信力 大家甘心

「慈濟出來做這件事,老實說最重要的就是公信力。」特地從坪林的會議趕回老街,和志工相約在修繕完工不久的「深坑分駐所」舊址——空間活化後的新景點「深坑廳」廣場見面的深坑里黃建強里長,為志工再次前來老街募集愛心商店一事,給予鼓勵和建言,「慈濟不只救臺灣,也救全世界。一直以來,慈濟都是第一時間做出反應,這讓大家覺得足甘心!」

黃建強里長認為,募愛心的時間點很重要,四月中第一次志工來時,竹筒不夠發,他得知後就建議志工要趕快再來,因彼時0403花蓮大地震發生不久,民眾對救災的反應很直覺,需要把握時機,讓民眾當下有機會去付出。因時間拉長,災難不再是媒體關注的焦點,民眾的反應很自然會淡下來。

「做愛心這件事,一直都會是生活的一部分。慈濟來做這件事,相對於其他單位讓人比較放心。謝謝慈濟對臺灣和社會,所做出的奉獻和支持。謝謝慈濟和上人,選上了深坑,希望店家夥伴們,不會讓你們失望。」黃建強里長除了希望老街店家能參與慈濟的慈善,也希望能和「對於環境的照顧非常知名的慈濟」有更多的合作。

遊客增多,給店家帶來收入,但製造的垃圾也驚人,黃建強里長很希望能減少一次性的餐具、塑膠袋和試吃的牙籤、竹籤,因加上被隨意丟棄的菸蒂,它們不只丟在地上,排水溝也可見,花去清潔人員很多的精神和人力。因此,從去年開始,他嘗試推動「甲地租乙地還」的「循環餐具」,成效尚在努力中。

黃里長了解餐具、塑膠袋和牙籤等或許無法完全不被使用,至少能加以回收,讓它們可以再利用,「我希望有機會可以跟慈濟合作,在慈濟的支援和資源下,使友善環境這件事做得更好。」除了積極與政府部門洽商,他也期許和志工攜手,讓他熱愛的深坑,成為舒適宜居、觀光發達且兼具數位發展的人文好所在。志工和里長相約不久之後的農曆七月,合作辦理「吉祥月愛灑環保講座」,真令人期待屆時的盛況。

歡喜到門口與里長、志工合影的深坑廳年輕店主林劭棋是深坑國中校友,在去年底建築復舊完成後,回鄉創業,經營有藝文氣息的咖啡廳。林劭棋與志工張秀玲熟稔,聽秀玲建議可以邀請來喝茶的客人、朋友們,發願助人投竹筒後,覺得很有道理,欣然答應成為愛心商店。

◎好事大家做 走過路過不錯過

趁著今天推廣,跟志工張玉蓮前去回收竹筒善款的培訓志工李梅珍發現,「大部分的店家都是很客氣的,記得第一次去收的時候,在盤點零錢箱時,店家會看一下裡面的零錢,覺得不是很滿意,還會再補上一些。這個月再去,金額有小幅度的減少,不知是不是捐款的熱情慢慢的退去。」此與里長的觀察不謀而合,因此,要使民眾持續匯聚愛心,需要再運用智慧,「我們可能要花多一點的時間,與店家做說明,邀請店家當我們的推廣大使,這樣效果可能會更好。」

走了近三個小時,深坑老街的第二波愛心商店推廣暫告一段落。志工就馬上回家了嗎?把握因緣,一組人前去關懷因身體有恙的法親;在地志工張秀玲人面廣熟,來到深坑區農會。

「好事大家做!」帶領超過百歲的深坑農會走出新局的總幹事黃土水一口就答應。他收下竹筒,還請超市部王國協主任協助,「把竹筒放在收銀櫃檯旁,加高一點,大家才看得到。」樂善好施的他,多年來幫助深坑弱勢學生不餘遺力,樂於共襄盛舉。

連同第一波的十一家,加上今天的二十二家,深坑老街從街頭到街尾,到處都有愛心商店。志工途中巧遇來自中部的法親,除了推薦好吃的店家,也請他們看到竹筒時,多多給予店家鼓勵。陳秀櫻在群組跟社區志工分享募愛心的成果,也邀請大家:「走過、路過深坑老街時,記得幫慈濟愛心竹筒添福打氣!」

慈濟廣邀人間菩薩,加入志工行列,不是只為傳揚佛教;邀請店家推動愛心竹筒,不是只為募善款,而是因為「好人、好事多,福氣就大,能消弭災難。」一善破千災,善的力量大,人間才能平安祥和。

圖左 :深坑區慈濟志工李梅珍(左)和張玉蓮,專注數著愛心竹筒的善款。跟店家確認金額後,會上傳慈濟勸募系統,開立收據交給店家,以昭公信。[攝影者:朱秀蓮]
圖右 :看到上回有互動過的店家,志工歡喜地與老闆互動。[攝影者:朱秀蓮]

圖左 :「小熊雨洋傘」店的老闆陳堯仁說,他會再找一個目標明顯的地方放愛心竹筒,期能有更多愛心匯聚起來,幫助有需要的苦難人。[攝影者:朱秀蓮]
圖右 :6月1日出刊的《慈濟月刊》(691期)登載有志工前一波來深坑老街尋覓愛心商店的報導,志工林美蓮(右)和陳秀櫻特別翻開來跟大拇哥豆乾店的小老闆葉宇澤介紹。[攝影者:朱秀蓮]

圖左 :平時就有在奉獻愛心的杜明芳接下愛心竹筒,志工購買酥餅時,她大方給了優待,真是「人美心也美」。[攝影者:朱秀蓮]
圖右 :深坑里黃建強里長認為「做愛心這件事,一直都會是生活的一部。慈濟來做這件事,相對於其他單位讓人比較放心。」他除了希望老街店家能參與慈濟的慈善,也希望能和「對於環境的照顧非常知名的慈濟」有更多的合作。[攝影者:朱秀蓮]

圖左 :志工楊傅秀美(右二)欣賞著「深坑分駐所」舊址空間活化後,成為新景點的「深坑廳」。店主林劭棋(左)是深坑國中校友,回鄉創業。聽張秀玲建議可以邀請來喝茶的客人、朋友,發願助人投竹筒後,覺得很有道理,欣然答應成為愛心商店。[攝影者:王淑貞]
圖右 :樂善好施的深坑區農會總幹事黃土水(左)爽快接受愛心竹筒,他認為「好事大家做」,並請超市部王國協主任(右)協助竹筒的擺放,好讓更多人共襄盛舉。[攝影者:張秀玲]
圖左 :志工楊傅秀美(左)和游阿芽高興地和接受愛心竹筒的店家合影。[攝影者:張秀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