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9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學習中的一堂課

學習中的一堂課

E-mail 列印
夜晚的板橋園區並不孤寂,2024年6月12日19:00左右,稀稀落落的機車及自用轎車陸續開進來園區內。福慧廳兩旁擺了長桌,師兄師姊已經就定位,等待著匆忙的見習志工進來報到。2024年第六聯區培訓見習志 工統計有七十三位報名,男眾二十四位、女眾四十九位。

活動組李麗文帶動〈阿彌陀佛〉歌曲〈無量法門〉菩薩拳,來慰勞趕來上課的學員們。見習志工第一堂課,主要教導學佛行儀。丁崑成師兄說明:「佛教有佛教的禮儀跟規矩」。今晚師兄教大家如何合掌及三問訊,經過培育團隊們的手把手的調整,學員們也專注在每個動作的細節上。師兄邊教學邊叮嚀大家,不要急,才能把每個步驟做對;我們最怕自己跟人家不一樣,學起來就能展現最好的威儀。

除了學習威儀,也安排資深陳成立師兄分享,師兄說:「生命因利他而豐富,慧命因自覺而成長」。這是上人給弟子們的勉勵,我們跟著上人的腳步走。三十幾年前我也是跟大家一樣,在慈濟的菩薩道上學習。學習慈誠師兄的任務,記得有一次慈濟在木柵動物園舉辦一個園遊會,動物園裡有一個顛簸,顛簸下面有一條小溪,我的任務就是負責會眾的安全,不要下去小溪那邊,避免發生危險。

忽然間出現一個小孩在溪邊,玩得不亦樂乎,我大聲地叫他趕快上來,可是他並不理會我;剛好來了一位師兄,我告訴他,這不知道誰家的小孩,跑到河邊去玩,要怎麼辦?師兄越過欄杆,下去溪邊把小孩抱上來;並告訴我說:「師兄,都是我們家的小孩,不是誰家的小孩。」會與不會,怎麼做,就在一念之間;他不用大聲嚷嚷,就下去把小孩抱上來了。這是他的慈悲心、將心比心的心,他把孩子當成是自己的小孩。好在有進來慈濟,讓我們學習做人處事的道理,沒有分別心,沒有自私自立的想法。

林朝欣師兄勉勵新發意菩薩,慈濟以慈悲為懷,以濟世救人的心腸來做人間的菩薩。「福」從做中得歡喜,「福」,家有一口田,自耕福田自得福緣。福從哪裡來?從「做」中得歡喜、慧從「善解」得自在。我們每天才能夠歡喜自在。上人也勉勵我們,人生最有價值的是什麼?「做利益他人,服務社會的事情」。大家有緣志同道合,不約而同來慈濟,找到正確有意義的道路,我們一起努力。

圖左 :2024年第六聯區培訓見習志工統計有七十三位報名,男眾二十四位、女眾四十九位。[攝影者:陳坤富]
圖右 :活動組李麗文帶動〈阿彌陀佛〉歌曲〈無量法門〉菩薩拳,來活絡慰勞趕來上課的學員們。[攝影者:陳坤富]

圖左 :丁崑成師兄說明:「佛教有佛教的禮儀跟規矩」。見習的第一堂課,主要教導學佛行儀。[攝影者:陳坤富]
圖右 :經過培訓團隊們的手把手的調整,學員們也專注在每個動作的細節上。[攝影者:陳坤富]

圖左 :除了學習威儀,也安排資深陳成立師兄分享,師兄說:「生命因利他而豐富,慧命因自覺而成長」。這是上人給弟子們的勉勵,我們跟著上人的腳步走。[攝影者:陳坤富]
圖右 :林朝欣師兄勉勵新發意菩薩,「福」從做中得歡喜,「福」,家有一口田,自耕福田自得福緣。福從哪裡來?從「做」中得歡喜、慧從「善解」得自在。[攝影者:陳坤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