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7月05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句句靜思語 人生受用無窮

句句靜思語 人生受用無窮

E-mail 列印
印順導師的著作「靜思十方諸佛,諦了一切唯心」為佛學箴言。證嚴上人的《靜思語》翻譯英文、法文、德文、義大利文……共二十三種語文,遍及數十個國家,靜思弟子們奉為人生圭聶,更為生命教育帶來啟發與實踐的力量。

6月23日,新店靜思堂大愛廳「第五聯區慈誠委員培訓教育課」,慈濟志工林穎瑞、杜淑真、廖純珠三位,在臺上帶動「第一道曙光」手語團康,臺下學員們熱絡互動著,讓學員們精神奕奕聆聽課程。

入寶山 受益無窮

慈濟資深志工喬秋萍敘述《靜思語》因緣;提到有次看到《天堂與地獄》一書:「在這一世喜歡跳舞,往生後會墮入燒角地獄!」跳舞是她唯一的嗜好,很害怕問上人,上人開示:「最怕入門看迷信的書,會進入八識田中;要看正信的佛教。」1989年,慈濟護專開學迎賓,加拿大執行長何國慶身為召集人,想送一本上人語錄給貴賓,決定找文化界好友中時晚報社長高信疆先生協助。

當年5月,何國慶在北市吉林路召開「靜思語籌備會議」,第十九組的喬秋萍,同時邀請高新疆,與聯合報主編等人前來與會,請慈濟人提供上人所說「五句智慧法語編輯成書」。1989年的9月17日,慈濟護專開校典禮,致贈初版《靜思語》給二萬多位與會貴賓。

今天喬秋萍列出三十五句《靜思語》,她說:看到上人含著眼淚的照片,不知工程款在哪裡?所以「願要大,志要堅,心要定,氣要柔」。同時那麼多遊覽車進來;如何亂中有序?靜思語「球球不是好球;可是可以接變化球」。「生氣猶如短暫的發瘋」,上人說:「不要拿別人過錯;懲罰自己。」所以,「面對惡言惡語也是一種修行」當自己不愉快的時候「手劃虛空了無痕」,事情好壞都已經過了!喬秋萍做慈濟四十一年沒有後悔的說:「我們入寶山要邀約大家一起推動,《靜思語》讓大家受用無窮。」

靜思語教學演示

「今天靜思語教學,你們當小學高年級同學。」教聯會王淑貞老師,介紹一位今年二十二歲很特別的陳景維。影片播放陳景維生命故事,2020年,陳景維獲得大專組總統教育獎,因為出生罹患肌肉萎縮症,生活大小事都得靠阿嬤幫忙。影片中陳景維說:「我的阿嬤像超人一樣來拯救我,我不知道可以活多久,但我希望用生命照亮更多人。」自從生活有眼科技,他可以打字、寫著心路歷程,他全身只剩下一指可以動,考取EEC企業電子化社群行銷管理師、TQC網頁編輯製作證照……共六張證照。

給大家四個選項「A曾經獲得總統教育獎,B曾經寫書出書演講,C曾經考取六張職業證照,D從小由爸爸爸媽媽扶養長大,哪一個選項是錯的?」學員回答:「錯的是D。」

王淑貞老師問大家:剛剛看到景維的影片介紹,對景維的世界印象最深刻的是什麼?最了不起的地方是?」培訓志工徐依凡說:「他是肌肉萎縮症的人,在生命當中發光發熱,社會因為他而受到影響。」

培訓志工簡憲紘深深的感受到,一般小朋友或同學看到他會很奇怪,會叫他怪胎,因為他脊椎側彎影響會有脹氣,他睡覺也會不舒服。王淑貞老師讚歎「很細心!想到他會不舒服,如果有人戲弄他,你會跟景維主持正義嗎?」憲紘說:「我會幫他說幾句話。」

王淑貞又問:「景維不能做什麼?」培訓志工余宛儒說:「他沒有辦法走在路上,他也不能快速的回傳訊息,他也不能幫他阿嬤做事情,只能夠控制他的體重在三十公斤,減輕阿嬤的負擔。」

阿嬤李美華,為了照顧景維學開車,活到學到老,去年得到「十大愛心媽媽獎」。王淑貞問:「覺得最適合哪句靜思語?」學員楊櫻桃說:「人有無限可能,不要小看自己,要克服困難;不要被困難克服」、「微笑是世界上最美的臉、也是最親切的招呼。」

陳景維覺得自己身體裡面住著惡魔,但是很想做一些事情;影片中,上人鼓勵他,點滴都可以救人!王淑貞感恩「上人成就每一個人。」陳景維的著作《微小的我,想撼動這世界》,首刷五千本書賣完了!還有二刷三刷,王淑貞希望大家持續給他鼓勵。書軒有剛上架靜思語《善,最好的禮物》有中英文版。

愛的分享 談心得

培訓志工蔡秉宏受陳定邦師兄之邀,參加輔具送愛去案家,雖然自己很瘦,但也幫忙搬一百公斤的輔具上五樓,他說很舒適!不論颳風下雨、爬樓梯一定會送到,很開心、很感動,因為送輔具讓他們減少病苦,大家合唱「無量壽福」祝福他們。

蔡淳縈學員覺得今天上靜思語課程很感動!因為以前上班下班,還要做很多家事,脾氣不好常跟家人吵架,看到靜思語「生氣是短暫的發瘋」、「生氣是拿那別人的過錯懲罰自己」;後來慢慢把脾氣壓下來,與孩子、老公的感情也變好了!

目前協助週一的故事屋、及親子成長班的培訓志工李梅珍,呼籲「故事屋7月7日有大型活動,請大家來參加。」還有,在星期三她有參加長照的陪伴,跟著長者比十指口訣,現學現賣:「伸出你的雙手,愛護我們的地球,瓶瓶罐罐一三五七。」

培訓志工陳思樺心有所感的表示:這幾次參加慈濟教育培訓,真的很讚歎上人,看到貧病苦的人,創辦義診、蓋醫院,教育小朋友養成品的教育,讓學校同仁的小朋友也可以充電,長大了被事情困擾,可以抽一句靜思語或翻閱書解惑,《靜思語》是很棒的一本書。

合心關懷駱怡君勉勵大家各來自不同的家庭,有著不同的習氣,遇到事情不要一下就被擊倒!大家來就是要學習「知足、感恩、善解、包容」,能來慈濟行菩薩道很幸運,生生世世不會後悔。

以德傳家 相承相傳

陪伴二位女兒來培訓的曾慈夆,四十歲時進來慈濟,當時孩子上國小、國中,她到學校承擔愛心媽媽、去圖書館當導護媽媽,時間允許就去付出,還榮獲北市政府頒發「貢獻獎」。孩子升高中、大學時,邀女兒參加慈濟醫學營,也鼓勵她們參加慈青社,給孩子正向的觀念,希望將來可以走人群助人。也力邀工作常出國的先生余錦豪,進來慈濟培訓,承擔真善美圖像志工。

「不要拿別人的過錯,懲罰自己」,先生余錦豪覺得,通常會生氣是因為覺得別人處理的事情方法不對,既然是他處理方式不當的過錯;自己何必生氣!看到上人是不屈不擾的精神,每天殷殷叮嚀弟子們「永遠不會放棄!只要我們有信心、毅力、勇氣,三者具備,則天下沒有做不成的事。」

家裡觸目所及都是靜思語,「慈悲行善福滿門」為他們人生的真諦!曾慈夆希望全家都是慈濟人,可謂用心良苦!去年邀上班忙碌的女兒,參加《無量易 法髓頌》經藏演繹,今年接續培訓,如她所願,全家人參與慈濟,有共同的話題,家庭也更圓滿,菩薩道也能走得更長遠;假日時間如果能配合,常常錦豪出班拍圖像,全家一起去安養院關懷長者、溫馨互動。

「別人一句無心的話,他卻有意地接受」這句靜思語小女兒余依芳體會到,有些人常常因別人一句無心之言入心而起煩惱,因為「煩惱往往源至於,對他人言語的過度解讀」,她反覆思量,選擇接受、並放大這些話語,最終只會給自己增添煩惱;所以:「寬容他人,亦是善待自己。」

「中午用餐時間,怎麼不見媽媽身影?」待媽媽回來,長女余宛儒才知道媽媽去陪伴獨居老人、幫奶奶買午餐,幫另一位爺爺買可樂,看媽媽做得很開心!覺得,參加慈濟愛灑活動,可以陪伴長者蠻不錯的!所以,有機會家人一起參加愛灑活動,也去安養院體驗長輩們的生活,希望可以給他們帶來一些快樂。

「生氣是短暫的發瘋」這句靜思語,長女余宛儒感受最深刻,因為以前媽媽容易生氣。她說:「自從媽媽參加慈濟活動、接觸了靜思語,現在的媽媽情緒穩定、有耐心和寬容。」她感恩靜思語和慈濟的理念,不僅影響了媽媽的情緒管理,還給了她更深的心靈寄託和意義,也讓家庭的氣氛更加愉快和溫馨。

司儀林穎瑞結語:上人說教育要提升,也要學做一位好人,慈濟的完全教育也要啟發,孩子的良能也要培養,大家彼此要關懷、進一步的了解。

圖左 :新店和氣一、二、三培訓幹事和直屬學員,在大愛廳後段分組座談。[攝影者:陳弘祥]
圖右 :文山和氣一、二、三,在大愛廳前段分組座談,協力組長田暐甄(右穿八正道),曾慈夆(藍天) 陪伴余依芳與余宛儒(左)上課。[攝影者:陳弘祥]

圖左 :慈濟志工林穎瑞、杜淑真、廖純珠師姊在臺上帶動「第一道曙光」手語團康,臺下學員們熱絡互動著,讓學員們精神奕奕聆聽課程。[攝影者:陳弘祥]
圖右 :王淑貞老師(右)問:「剛剛看到景維的影片介紹,印象最深刻的是什麼?最了不起的地方?」[攝影者:陳弘祥]

圖左 :王淑貞又問:「景維不能做什麼?」文山一余宛儒說:「他沒有辦法走在路上,也不能幫他阿嬤做事情,只能夠控制他的體重在三十公斤,減輕阿嬤的負擔。」[攝影者:陳弘祥]
圖右 :培訓志工簡憲紘(左) 回答王淑貞老師的提問說:「因為他脊椎側彎影響脹氣,他睡覺也會不舒服。」[攝影者:陳弘祥]

圖左 :培訓志工蔡秉宏受陳定邦師兄之邀,參加輔具送愛去案家,幫忙搬一百公斤的輔具,很開心也很感動。[攝影者:陳弘祥]
圖右 :新店和氣一陳思樺,這幾次參加慈濟教育培訓,真的很讚歎上人,看到貧病苦的人,創辦義診、蓋醫院,教育小朋友養成品的教育。[攝影者:陳弘祥]
圖左 :余錦豪爸爸(左)、媽媽曾慈夆(右)陪著長女余宛儒(左二)、小女兒余依芳,一起上課、參加活動,讓家庭更和樂溫馨。[攝影者:陳弘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