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7月1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我的青春「志」己作主

我的青春「志」己作主

E-mail 列印
2024年Life Maker人生創客大專青年營— —我的青春「志」己作主,7月7日下午的課程進行到分組論壇學習,課程分四個教室進行,論壇講座分成「環保」、「醫療」、「教育」、「國際」,每個論壇,再區 分成上、下兩個課程。內容有:環保輔具與跨世代青銀共居,醫療志工與急救AED系統,藍天營隊與新芽課輔班,走向國際的慈青海外人文交流,同學們從分組論壇中吸取經驗,確立今後服務的功能選項。

◎高齡社會 青銀共居

「日本現在已經進入超高齢社會,同學猜一猜臺灣在哪一年即將邁入呢?同學搶答,十三年、五年、二年……」答案揭曉:2025年現場一陣譁然。環保輔具講師是青年志工陳和良來經驗分享。

臺灣已邁入高齡化社會,六十五歲以上的人,活得老並不等同活得好,今日國人平均壽命已達八十歲上下,但平均不健康餘命卻也長達七至八年;換言之,有高比例的長者是在失能、臥床的態度過生命最後的七、八年時光。

慈濟基金會因應人口老化,於2017年創設環保輔具平台,志工將回收的二手輔具加以清洗、消毒整修後,無償提供以貧病弱勢為優先的需求者。因應高齢社會來臨,慈濟志工號召泰山、新莊或各區的學生一起來當環保輔具志工付出。陳和良說:有年輕人一起來協助我們會有一股信心在,更讚賞年輕時就投入讓生命價值更不一樣。

第二堂課是「相信世代發展協會」的Andy講師來探討跨世代的青年公寓。講師說明促進世代共融尋找認同理念的房東,在互相了解政府政策有共同理念之下參與公益媒合「青年共居」。

兩堂探索課學習下來,體驗了人生創客大專青年營所言的方向「人生設計、社會參與、自我探索、世界公民」,因為投入志工參與會讓腦內產生好的意念、抗壓性大,轉個念工作表現更好,運氣自然比別人好一點,活出精彩的人生。

◎義診 急救技能全養成

北區青年醫療志工團於2019年成立後,在臺北慈濟醫院投入醫療志工服務,並在2020年與北區人醫會合作,踏入三芝、平溪、貢寮一同往診服務。醫療志工要培養同理心與耐心傾聽,學會聆聽技巧,好去做適時的反應。初階課程訓練上完後會有參與義診服務,再來最後進階培訓牙科助理訓練。

具有社工師身分的志工徐強,希望透過推廣來宣導:「不要輕忽自己小小的力量,一丁點的起心動念,如果能化為行動的話,集結起來對需要幫助人來說,它會是一個很大的美好記憶和良善回饋。」

醫療課程另一個項目是:「愛陌生」推廣大使林庭嫣,是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三年級的學生,她用淺顯易懂的方式來介紹AED系統,以聽見AED Line@平臺為基礎,提供參與急救民眾所需的資訊並讓OHCA患者能有救命機會,運用科技專注解決於到院前急救整合,再透過志工推廣活動降低AED使用障礙,並與退休消防英雄合作,來推廣及時急救的知識及方法。

林庭嫣介紹完,接著服務於彰化和美消防分隊的黃景嵐,教導學員遇到沒有呼吸心跳患者AED系統的急救。就讀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物理治療系的學員陳逸芯,今天上了醫療課程有關急救AED還有實作,她說:「醫療分站能感同身受醫療的重要,而自己也很響往志工活動,所以希望未來能在自己專業上加上醫療部分幫助他人。」

學員謝依廷即將就讀東海大學中文系,第一次參加大專青年營,瞭解了慈濟核心思想,也體驗住寮房和全程吃素食,讓自己接觸到完全不同的生活型態,還更進一步踏出去有社會參與。謝依廷分享:「我瞭解輔具成立因緣也參與了修理輪胎實作,如何運用手作來做到實際回饋社會。每個人要有自救及救他人的能力,培養我們遇見緊急情況當下,有辦法踏出那一步,去勇敢付出的精神。」

◎新芽課輔 扶助弱勢

慈濟的教育理念是全人教育,注重學子生活品德的提升,落實在生活上也延伸到社區中。由臺北市立大學幼教系邱彥禎講述新芽課輔。邱彥禎告訴學員,新芽課輔主要目的是扶助弱勢家庭的小孩,協助他們的課業包括升學輔導,最重要的是培養慈濟人文,提升品格教育。

慈青新芽課輔班的組成,需由行政團隊招募慈青及大專生志工,協助聯絡小朋友,統籌人文課,並掌握課輔狀況。除了協助課業輔導,還要帶動人文課程,如:慶生活動,活動中並帶入環保理念,溫馨的帶動讓新芽學員們有家的感覺,進而啟發感恩的心。

陪伴新芽課輔班期間,邱彥禎也曾碰到難題,但她耐心陪伴,藉由與系主任不斷的交流,隨時調整步伐。最重要的是站在小朋友的角度思考,當成朋友般地傾聽陪伴,就能有異想不到的成果。邱彥禎以「不是看到希望所以堅持,而是堅持才能看見希望。」與大專青年營學員們共勉,並鼓勵他們加入新芽課輔行列。

◎服務偏鄉 展望未來

東華大學的慈青社成立「藍天成長培育專案計畫」,要招募全臺大專院校對偏鄉服務有興趣的同學,針對在寒假期間,服務花蓮縣萬榮鄉紅葉國小的學生。

東華大學何冠霙及林子晴同學,利用此次大專青年營分享自己的陪伴經驗,展開招募行動;詳細的向學員們講述專案的活動理念及目的。專案的成立需有志工的踴躍投入才能運作,期望每位學員能掃描QR Code好好的暸解,偏鄉的學童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才能讓他們用鼓掌的雙手磨亮他們的自信。

第七組學員李宥萱,個性活潑外向,很喜歡與人互動。此次由媽媽幫她從網路報名,每天都很開心上課,而新芽課輔班及藍天成長培育專案,都是輔導功課、帶動團康、設計教案,對象又是小朋友,覺得非常有意義,很符合她的個性也很喜歡,她表示會再進一步了解。

◎海外交流人文宣導

下午論壇講座「國際– –慈青海外人文交流」,站主的是目前就讀中興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一年級,有慈青資歷七年的黃薰緣,她分享在2019和2023有兩次參加慈青海外人文交流的經驗。

2019年當時大二升大三的黃薰緣,有機會隨著慈青至泰北,進行海外人文交流。度過疫情期間,2023年她又有機會到尼泊爾做交流。她告訴學員:「國際志工是幫助世界有災難發生的地方,而慈青到海外是人文交流,會因當地所提出的要求,而改變教案的內容,出團前會做密集的集訓。」

接著,黃薰緣播放一張又一張海外營隊與當地學員互動的照片,並以問答的方式,一一地為學員解惑,不但勾起了學員們的興趣,答對的還可以拿到獎勵。最後,她表示,在接到勤務時,很開心!可以爲大專青年們講述海外志工和海外交流的不同與差異,希望同學們都知道,當你參加慈青或海外交流的時候,這些特殊的體驗,要好好珍惜有機會參與的因緣。

圖左 :三位慈青講師展開招募行動,鼓勵學員:從心出發,藉由付出的學習,找到生命的意義與人生的方向。[攝影者:張嫦娥]
圖右 :志工陳和良經驗分享,慈濟基金會因應人口老化,於2017年設立「環保輔具平臺」,將回收的二手輔具加以清洗、消毒整修後,無償提供需求者。[攝影者:蘇安邦]

圖左 :「相信世代發展協會」的Andy講師來探討跨世代的青年公寓,以及公益媒合的「青年共居」。[攝影者:蘇安邦]
圖右 :講師林庭嫣用淺顯易懂的方式來介紹AED系統,提供參與急救民眾所需的資訊並讓OHCA患者能有救命機會。[攝影者:賴賞]

圖左 :講師徐強,為學員介紹北區青年醫療志工團隊的由來及服務內容。[攝影者:賴賞]
圖右 :從彰化上來的消防隊員黃景嵐,不斷地重複口訣「叫叫CD 」及發問來讓學員們能牢牢記在腦中。[攝影者:賴賞]

圖左 :臺北市立大學幼教系邱彥禎講述新芽課輔,主要是協助聯絡小朋友,統籌人文課,並掌握課輔狀況。[攝影者:張嫦娥]
圖右 :論壇講座D主題是國際-慈青海外人文交流,站主是就讀中興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一年級,有慈青資歷七年的黃薰緣。[攝影者:林俊其]
圖左 :黃薰緣播放海外營隊與當地學員互動的照片,並以問答的方式,為學員解惑,勾起了學員們的興趣。[攝影者:林俊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