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7月1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環保體驗回收好 不用更好

環保體驗回收好 不用更好

E-mail 列印
2024年Life Maker人生創客大專青年營臺北場,7月7日「創!青春!」早上營隊活動—社會參與,學員和工作人員共三十六位來到新北市慈濟雙和環保教育站,在錄音卡帶區、光碟、寶特瓶及五金分類區實作體 驗。

首先,志工方素真帶領學員參訪雙和環保教育站各功能區塊,重點介紹每個功能,緊密結合,環環相扣。環保教育站八大區塊分類中,以寶特瓶的數量很多,回收好好再利用,變成衣服、賑災毛毯等,在災難發生時,讓受災戶感受到安心與溫暖。

避免造成地球資源的浪費,希望大家都可以隨身攜帶環保杯、筷、碗,出門一定要帶環保袋,減少使用塑膠袋,並鼓勵用鼓掌的雙手來做環保。

◎做環保 保護地球

媒體數位化,大小光碟卡帶已經不再使用,持續流入慈濟環保站回收。第五組周子圻剛從靜修中學畢業就來參加大專青年營,今天撕光碟外殼包膜,分類紙盒等,看到以前沒有用過大卡帶,覺得很酷、很有趣。

「我之前有去過別的地方幫忙做環保,就是和家人一起去。在家有做寶特瓶、紙類等分類,還有廚餘,但沒有分類像這裡這麼細。」長得很健康的大女孩周子圻覺得做環保很快樂。

在拆解錄音卡帶區塊,第八組的邱守億,就讀慈濟科技大學,在志工的說明下,拿起螺絲起子先把上面的螺絲拆下來,然後做分類,他覺得這樣做蠻簡單的,只是比較花時間。坐在對面的趙貞淯,動作俐落快速,原來她找到對的方法,體驗後分享:「十字起子要咬住螺絲裡面,施點力向左轉很容易就鬆開拆解了。」真不愧是臺灣大學高材生!

邱守億在花蓮念書時會去環保站做寶特瓶回收,因為量很大,回收很重要,平常他會用環保杯,不用一次性的產品,以免造成地球的負擔。

炎炎夏日,幾乎人手一罐飲料。你知道寶特瓶回收怎麼做嗎?林子嘉回答:就是先把瓶蓋打開(1.去瓶蓋),丟在籃子,然後用刀子將塑膠環切開(2.去瓶環),丟在另一個籃子,瓶子再壓扁回收(3.壓踩扁扁)。因為瓶蓋是P E 材質,瓶身是PET材質,要分類回收。

「平常喝完飲料,有時候都沒有倒乾淨,我現在發現有很多也是沒有倒乾淨,下次就知道要把水倒光,再丟回收桶。」林子嘉今天來這裡體會到,平常要更注重環保,不能因為一時的方便,隨手一丟造成地球的負擔,還有後續處理人員的麻煩。而剛才志工有說明寶特瓶塑料可以回收,做成環保袋、扇子,手帕,毛毯等,所以大家要一起來做環保,一起保護我們的地球。

◎惜福愛物 延續物命

智慧型手機逐漸取代家用電話,環保站有大量的電話機等著拆解分類。來自高雄中山大學的黃筱晴在五金分類區環保實作。「很特別的是,我以前都不知道電話機的構造,也不知道裡面有不同材料,發現裡面每樣東西都有各自的功用。」用螺絲起子以逆時針方式轉動拆開,就可以看到整塊的電路板,然後把電線拉起來,分門別類後放在桶子裡。一開始有一點難,之後就越來越上手。問她有沒有像在尋寶一樣的感覺?黃筱晴回答:「對呀!這裡面有很精闢的構造。把舊的、淘汰的東西可以重新分類再使用。」

「平常在家會跟媽媽把垃圾、塑膠袋、塑膠紙板分類,剛才看到師姊展示用寶特瓶製作成一個扇子,廢棄不要的寶特瓶,可以重新變成可以利用的物品,很神奇!」慈濟回收寶特瓶最重要是用在國際賑災,當世界有災難時,就可以送給受災的人用寶特瓶製成的毛毯。黃筱晴表示:「沒想到資源回收再利用,會帶給大家溫暖,更有意義。大家都要盡量帶環保杯、環保餐具,避免製造更多的垃圾。」

回收好,不用更好。希望各位年輕學子,日後跟著志工一起來做環保、守護地球。

圖左 :志工方素真帶領學員參訪雙和環保教育站各功能區塊,提醒出門一定要帶環保袋,減少使用塑膠袋。[攝影者:陳坤富]
圖右 :在拆解錄音卡帶區塊,第八組邱守億(右一)聽志工說明先把上面的螺絲拆下來,然後做分類,他覺得這樣做蠻簡單的,只是比較花時間。[攝影者:陳坤富]

圖左 :環保志工謝昆賢向學員說明, 如何拆解市內電話機?[攝影者:陳坤富]
圖右 :趙貞淯(左一)動作俐落快速,原來她找到對的方法,體驗後分享:十字起子要咬住螺絲裡面,施點力向左轉很容易鬆開拆解了,真不愧是臺大高材生![攝影者:陳坤富]

圖左 :長得很健康的大女孩周子圻覺得做環保很快樂。[攝影者:陳坤富]
圖右 :林子嘉今天來這裡體會到,平常要更注重環保,自己做的時候就發現不能因為一時的方便,隨手一丟造成地球的負擔,還有後續幫忙處理人員的麻煩。[攝影者:陳坤富]

圖左 :黃筱晴沒想到寶特瓶資源回收再利用,賑災毛毯會帶給大家溫暖,更有意義。[攝影者:陳坤富]
圖右 :來自臺南的謝孟璇,今年第二次參加,第一次當學員,這次承擔隊輔。分享在電話機拆解體驗,電話的內部結構比較複雜,拆解線路要拉兩三次才會完成。[攝影者:陳坤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