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園藝志工獻良能 相約一起做開心農夫

園藝志工獻良能 相約一起做開心農夫

E-mail 列印
為有效整頓內湖區的舊址園區,經過多次會議協調達成共識後,於今年二月下旬,以常態型與階段性的方式進行。今天是第四次進行整地工作,志工李世明表示,希望人人開心,來付出的志工更開心而取名「開心農場」,也是志工們對這塊土地最深的祝福。熟稔園藝的張連彬謙虛地說:「種菜不需要本事,只要耐得了吃苦,種久了人人都會。」

俐落地操控翻土機的張連彬說:「種菜不需要本事,只要耐得了吃苦,種久了人人都會。」[攝影者:王秀珍]
好熱喔!炙熱的天氣,讓人忍不住穿起短袖了。掀開日曆,應該還是春暖花開的季節,卻熱得像烤爐一樣,然而今天(3/20)近七十名內湖區慈濟志工,照樣頂著烈日,要在內湖 聯絡處的「開心農場」做個快樂的大地農夫。

內湖區的舊址園區,腹地遼闊,為了有效整頓園區環境,經過無數次會議協商與溝通協調,達成共識後,內湖區慈濟志工於今年〈2010年〉二月下旬,將計劃付諸行動,以常態型 與階段性的方式進行。今天已經是內湖區第四次進行整地工作,並命名為「開心農場」。慈濟志工李世明表示,因為希望人人開心,來付出的志工更開心而取名,此外也是志工們對這 塊土地最深的祝福。

有土地、有計劃,當然少不了專業人材。農家子弟出身,具有四十多年的種菜經驗與二十五年的園藝背景,讓張連彬成為內湖區農耕隊的不二人選。經營花卉事業的張連彬,儘管園藝 工作忙且累人,仍學習「放下自家事」而勇於「承擔慈濟事」,自備「千穿百孔」的斗笠,俐落地操控翻土機的張連彬,笑稱斗笠是經過「改良通風設計」的。汗水不時滴落在腳下的 泥土,臉上卻是堆滿笑容,農耕經驗如數家珍的他,謙虛地說:「種菜不需要本事,只要耐得了吃苦,種久了人人都會。」

隨著引擎嘟嘟作響,翻土機不斷來回攪動,除了能嗅得泥土的芳香外,還伴隨著一股「異味」,低頭往下看,原來是天然的有機肥「雞糞」。張連彬說:「以有機肥代替化學肥,可以 避免土壤酸化,利用翻土機將發酵後的雞糞與土壤混合,是快速又有效的方式,且功效等同化學肥料,再者經過發酵後的有機肥,因為不會傷害到植物根部,農作物也能長得快又 好」。

今天志工們除了繼續整地工作外,還有一項很重要的任務,就是在已經整地完畢的區塊進行「播種」,依其土壤特性與季節,篩選適合種植的農作物。張連彬表示,順應節氣,種植蔬 果,除了好吃、收成好,更可以降低蟲害,學習與大自然共生息,的確是一門奧妙的法則。

種植農作物,「水」是大關鍵,內湖舊址園區佔地利之便,水資源取得不算困難。慈濟志工利用順勢而下的溝渠,想在低窪處,挖一個蓄水池,做為灌溉之用;但大量的泥砂混合著山 泉水形成了泥沼,志工們賣力地將泥砂挖出。慈濟志工江春榮說:「此景猶如回到去年,協助八八受災鄉親,清掃家園一樣,腳一下去,就『難以自拔』,唯一的不同是,臉是笑的, 心是快樂的」。

同樣以種菜為樂趣的陳月子與嚴菜玉,兩個人一聽到園區,有菜園可以整理,便馬上報名參加。兩人歲數加起來超過一百三十歲,體力完全不輸年輕人。陳月子就說:「原本一直想買 一塊地,種種菜,體驗農耕生活;沒想到,竟然心想事成,有這麼一大片福田可以耕耘,真得讓人開心得不得了」。因此即便已被曬得發燙,但兩人臉上笑容不減。

美夢成真的還有環保志工梁鳳滿,十分嚮往田園生活的她,前陣子接觸時下電玩「開心農場」的遊戲後,梁鳳滿說:「起初會覺得新鮮有趣,而且因為現實生活中,無法如願,若能在 虛擬世界圓夢也不賴啊」。但日子一久,感覺到不實際也無成就感,今日如願以償,身體力行後的滿足感,還能和人結好緣是最大的收獲。梁鳳滿也期待將來有機會,能真正成為「開 心農場」的一員,做真正的大地農夫。

開心農場是圓夢的終點,卻是希望的起點,點滴的愛與期望,匯聚在這塊土地上,凝視著一粒粒愛的種子,有著無限的願景與祝福。
圖左 : 志工梁鳳滿十分嚮往田園生活,期待將來有機會做大地的農夫。(著灰天者)[攝影者:王秀珍]
圖右 : 志工李世明表示,命名為「開心農場」是希望來付出的志工開心,也是志工們對這塊土地最深的祝福。[攝影者:王秀珍]
圖左 : 陳月子說:「原本一直想買一塊地,種種菜,體驗農耕生活,沒想到有這麼一大片福田可以耕耘,真得讓人開心得不得了」[攝影者:王秀珍]
圖右 : 大量的泥砂混合著山泉水形成了泥沼,志工們賣力地將泥砂挖出。[攝影者:王秀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