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分工不分心 溫馨座談道感恩

分工不分心 溫馨座談道感恩

E-mail 列印
土城、樹林、三峽三個和氣,原本同屬一個海山區,擴編後,大型活動仍採聯區運作。而每年的歲末祝福中,一定會安排三個和氣的工作團隊和靜思精舍師父一起溫馨座談。

林月雲(靜曜)師姊介紹三個和氣的互愛團隊讓大家認識。[攝影者:吳萬智]
今天(12/24)下午靜思精舍德禪師父、德劭師父、德勛師父、德江師父,和參與海山區社區歲末祝福的工作團隊進行溫馨座談。原來的海山區,如今已經擴編為土城、樹林、三 峽三個和氣。座談中,合心組隊林月雲(靜曜)師姊、陳成立(惟充)師兄首先介紹和氣、互愛組隊長讓大家認識,再由和氣組隊長簡介擴編後合和互協的運作。

三峽和氣組隊長首先分享聯區運作,分工不分心、四合一運作合和互協的真力量。接著由土城和氣呈現人間菩薩招生,播種後的灌溉、法親關懷愛的足跡,樹林和氣則簡介扎根慈善、 新芽課輔的成果。

◎扎根慈善 步步踏實

新芽計畫基於照顧弱勢族群,力求教育普及之理念,提供兒童、青少年學業輔導、身心關懷和人文課程的規劃,師資來自慈濟教師聯誼會老師、學校退休老師、慈青、大學生等。樹林 區新芽課輔團隊分享,課輔班有一位老師,今年剛從研究所畢業,輔導的是國中二年級的學生,輔導過程中她非常用心,擔心家長沒有錢買參考書,特地搜尋各個學校的網站,並下載 學科資料給這個孩子。沒想到這個孩子月考的成績竟然是個位數,讓她非常沮喪,不想再來課輔班。

當她知道這孩子的父親罹患癌症,母親要努力賺錢撫養五個孩子,根本無暇管教的家庭遭遇後,她才知道自己有多幸福。於是她利用每星期三晚上的時間,來課輔班陪伴、關懷、教導 這個孩子。為了播下一顆善的種子,她不只是課業的輔導,還包括行住坐臥也殷殷教誨。丁崑成師兄感恩團隊,力行實踐上人教示:以慈導悲、以悲啟智、以智顯慧、以慧等觀。希望 這些孩子學習照顧好自己的身心,在人生道路上步步踏實,往正確的方向前進。

◎聯區運作 分工不分心

新擴編成立的三峽和氣,慈誠、委員總數約一百八十人,且三峽園區幅員廣大。徐光第師兄以活動剪影如:園區出坡、採柚子、值班、榮家關懷等,來說明勤務狀況與社區運作,而台 北收容所義診及定期關懷,雖地屬三峽,但仍以聯區來運作。徐光第師兄說:「很感恩土城、樹林的師兄、師姊和我們共同承擔,真正做到分區不分心。」和氣組長許美育也分享,擴 編後,雖然人力有限,但在各個活動勤務當中,卻看見了合和互協的真力量。

◎播種後的灌溉

「和氣就是遇到事情不生氣,還要和和氣氣的承擔責任和使命。」土城和氣組長蔡束止師姊接著說出每個和氣的心聲:「擴編後幹部哪裡找?人才培養是刻不容緩的事,不一定非要資 深的人,年輕新進的志工只要願意承擔,一樣能夠把慈濟志業推動得非常好。」魏紅綢師姊則感恩兩位賢內助(互愛副組長張玉緞、邱美卿),讓她無後顧之憂。邱美卿師姊擴編後, 對內關懷法親、對外則透過鄰里長的協助,積極走入社區辦愛灑、按門鈴來接引人間菩薩。靜曜師姊補充道:傳承要嚴謹、多給予鼓勵,落實小組關懷、多組活動,才會更有力量。

◎同心同志又同道

「很小就想要跟著佛陀的腳步,是菩薩安排回到精舍來修行,今生不修往生後要去哪裡?」靜思精舍德勛師父勉勵大家:「做了才會產生智慧,法身慧命要照顧好。」德江師父宣稱, 不知自己前世做了什麼事,會跟上人這麼有緣。要出家時有點畏懼,萬般因緣不具足,竟然也能跟著上人來修行。國中時期即開始吃素學佛的德邵師父也分享:跟上人因緣很深很深, 一直很喜歡回去精舍,因為修行是我最想要的路。德禪師父說:每位師父的出家因緣都不一樣,相同的是永恆不退轉的心。

靜思弟子同心同志又同道,四大志業、大愛之光繞全球,慈濟人跟緊證嚴上人的腳步,共同成就真善美的慈濟世界。 .

圖左 : 林德源師兄感恩大家用心把歲末祝福辦得圓滿。[攝影者:洪鎮雄]
圖右 : 徐光第師兄感恩土城、樹林的師兄、師姊共同承擔,真正做到分區不分心。[攝影者:洪鎮雄]
圖 : 靜思精舍(左起)德禪師父、德江師父、德劭師父、德勛師父,和參與海山區社區歲末祝福的工作團隊進行溫馨座談。[攝影者:吳萬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