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新泰區歲末祝福聚善種 好緣好願在鄉里

新泰區歲末祝福聚善種 好緣好願在鄉里

E-mail 列印
新泰區歲末祝福連續兩天(12/24~12/25)一共四場,在台北縣泰山鄉綜合體育館歡喜登場¸,這段好因緣,源起於泰山鄉長宋明宗的一個大願。參加的社區大德共有七千一百四十六人,宋鄉長希望將這份愛與祝福帶給泰山鄉親,福氣傳播鄉里。

2010年新泰區「社區歲末祝福」首次在泰山鄉舉辦,泰山鄉長宋明宗(中)希望將這份愛與祝福帶給泰山,福氣留在鄉里。[攝影者: 賴祥明 ]
年一度令人翹首期盼的社區歲末祝福,新泰區今起連續兩天(12/24~12/25)一共四場,在台北縣泰山鄉綜合體育館歡喜登場。參加的社區大德共有七千一百四十六人,投 入約一千四百位志工。

適逢寒流來襲,氣溫驟降,寒風颼颼,還不時夾帶著陣雨。會眾們仍熱情不減攜家帶眷前來參加。慈濟人熱情迎接,貼心奉上暖呼呼的熱茶,不斷的噓寒問暖,讓會眾們有回家過年的 感覺。

◎好願匯聚好因緣

今年新泰區首次在泰山鄉綜合體育館盛大舉行。這段好因緣,源起於泰山鄉長宋明宗的一個大願。他真切希望慈濟歲末祝福活動,能夠在泰山鄉舉辦,讓泰山鄉民有機會與慈濟人結 緣,將這份愛與祝福帶給泰山鄉親,福氣傳播鄉里。

泰山鄉長宋明宗欣喜表示,過去在泰山鄉若是有事故發生,最快到達現場的除了警察同仁,就是慈濟的師兄師姊們,對慈濟人除了感動,還有滿滿的感謝。宋鄉長感性地說:「遠親不 如近鄰,慈濟就是我們尚介親、尚介好的厝邊(台語),所以我們最近的親戚就是慈濟。」

◎身心環保 知行合一

「廣行環保福滿乾坤,淨化人心風調雨順。」近年來各地的天災人禍頻傳,氣候極端異常,相信福滿乾坤與風調雨順,是每個人的理想與願望。假使我們人類想求得平安,理當要讓大 地先平安。

慈濟推動環保志業已經進入二十個年頭了,今年更進一步推行「環保清淨在源頭」的理念。證嚴上人開示:「人心若是順應天理,天理自然就會風調雨順;每個人的心是平安的,大地 自然就會平安。」儉樸過生活的人是最有福氣的人,我們生活在這片土地上,除了知道環保的重要性,更要懂得身體力行。

會中,特別由兩位志工扮演家庭主婦,風趣的對話,教導大家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落實環保;如何做到「環保清淨在源頭」,並了解環保的重要性。雖是短劇卻令人會心,發人深省。

在臺灣,有四千五百個環保站,超過六萬三千名環保菩薩,將人們所丟棄的回收物分類再利用,他們是「大愛感恩科技」的幕後功臣。環保志工們將人們每天丟棄的寶特瓶,一個個送 進環保站,細心去除瓶蓋及瓶環,清洗後壓扁裝袋,送進工廠進行製作,歷經層層關卡,才成就一件件環保織品。

緊接著是「大愛感恩科技」環保服裝秀。環保代言人穿上環保紗所製成的環保織品,司儀一一介紹代言人身著的環保產品,從衣物、圍巾、護腰、毛毯到環保袋,各式美觀實用的織 品,皆由一支支「寶特瓶」所製成的。

最後當然也少不了環保菩薩們的帶動唱--「人人做環保」。特地邀請逾七旬的菩薩們,與現場鄉親們一起來動一動。老菩薩一站上舞臺,臺下立即響起陣陣熱烈掌聲。司儀藉大家的 雙手鼓起清脆的節拍聲,眾人齊唱:「你嘛來做環保啊,我嘛來做環保,淨身淨心,人生才幸福……」歌聲與笑聲交織成動人的樂章,讓前來參加祈福的會眾不禁豎起大拇指說:「讚 啦!」

◎善念傳承 輾轉無量

在活動接近尾聲之際,更是感恩祝福的時刻。人人皆從精舍師父手中,領到裝滿祝福的福慧紅包,並經由德倪師父為眾人解說福慧紅包身後的含意,及上人與精舍師父們的祝福。

翻開福慧紅包,兩尊佛圖像隨即映入眼簾。佇立在中央的宇宙大覺者,代表著我們每一個人都有的覺性與佛性,也象徵著清淨的智慧與光明,能夠時時覺醒、覺悟、自覺,是上人對每 一個人最深切的期許。

而另一尊則是在「歡喜有緣」紀念幣裡的大地之母,大地之母象徵著慈悲、愛護大地,目的是要呼籲大家保護地球,不再讓地球受毀傷。地球資源非常有限,我們救地球就是在為子孫 們留資源,更重要的是為我們的來生做準備。

在眾人齊心歌頌祈禱,祈禱聲聲傳唱中,願心念念念上達諸佛聽。光影與臉龐相輝映,專注神情悄悄透露好願心跡,歡喜又增添一顆顆善的希望種子。「有形的稻種年年護生,無形的 善種輾轉無量」誠心祈願這群種子將善種廣播到全球各地,以善傳善,紮根茁壯。 .

圖左 : 「大愛感恩科技」環保服裝秀,由這群客串者成為「最佳環保代言人」! [攝影者:李生旺 ]
圖右 : 由志工林淑梅(左)李錦玲演出,倡導「環保清淨在源頭」,短劇卻令人會心,發人深省。[攝影者: 鄭振村]

圖左 : 年逾七旬的環保菩薩們帶動唱--「人人做環保」。[攝影者: 杜偉晟 ]
圖右 : 人人歡喜從精舍師父手中領到裝滿祝福的福慧紅包。[攝影者:李生旺 杜偉晟 賴祥明 鄭振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