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感恩與祝福  常住師父社區關懷

感恩與祝福  常住師父社區關懷

E-mail 列印
2010年中和區社區歲末祝福感恩會,於第二天(12/27)中午時分,精舍德宇師父、德寅師父進行社區關懷,與中和慈濟志工驅車前往「雙和靜思堂」巡禮與祝福。接著將前往錦和、安和兩個環保站與遊民收容中心。

精舍常住師父贈送環保志工結緣品。[攝影者:詹進德]
冬天的陽光給人有種特別溫暖的總覺,尤其是在寒流來襲的冷風澟澟下,讓人想在陽光下多駐足一會兒。歷經三年的建造,雙和區(中和、永和)慈濟人所期盼的家──「雙和靜思 堂」,終於即將完工啟用。

這塊地原來是「雙和環保站」,自從2007年啟建以來,在工地菩薩努力付出之下,建造為地下一層、地上八層,雙和慈濟人共同的家,也是接引無數菩薩的修行道場。

德寅師父開示:「『雙和靜思堂』是一個莊嚴的道場,能夠接引社區會眾,工地菩薩來做這些工作,不只是顧肚子,也是在做好事,實在是很有價值的事情。我們不講高深的佛法,希 望大家在做靜思堂的工作中,能夠做得非常歡喜。」

常住師父帶來上人的感恩與祝福,發送福慧紅包致贈給每位工地菩薩後,由營建處許正明專員帶著眾人從靜思堂一樓開始逐層巡禮。

步出四樓大廳,陽光從靜思堂頂端投射而下,更顯得這棟建築物的雄偉。雙和慈濟人把握機緣與德念師父、德晳師父、德宇師父、德寅師父於「菩薩雲來集廣場」合影留念。

◎念轉,境就轉

眾人的坐車從擁擠的車陣中脫隊而出,轉入一條悠靜的巷弄中,彷彿遠離了塵囂。一行人來到志工長期互動關懷的「遊民收容中心」,鐵門緩緩開啟,車子尚未停妥,即可聽到街友們 響亮的歌聲,唱歌是這裡最佳的娛樂。

慈濟志工每個月固定安排兩個晚上前來關懷,以靜思語、慈濟歌曲與街友的互動,培訓委員趙素霞說:「街友們非常的感動,是因為志工的付出是一份家人的溫馨。曾經有位街友將他 的第一份打工所得,雖然不多,但是他將裡面的零錢捐為善款,這就是布施。」王顯仁主任還特別請街友們,在志工要來的前一天,將地板清洗、打蠟,環保乾淨了,志工帶來的精神 食糧也較能進入他們的心靈。

王主任告訴街友們,「福慧紅包,雖然只有五元,這是證嚴上人祝福的,希望各位要把這個緣收好,紅包放在皮夾裡面,會給各位聚財納福、保平安。所以,我希望你們把不要五元花 掉喔!一定要放好。」王主任從皮夾中,拿出去年精舍常住師父送的、天天隨身攜帶的福慧紅包,希望大家要好好珍惜。

合心關懷黃秋良(惟榮)師兄勉勵街友,人生一個挫折不是挫折,希望能夠跨越這樣的挫折,那就是海闊天空。「只要你有心去向上,一個善念,念轉,境就轉;人不要被命運打倒, 一定用自己的心去轉變命運。感恩主任一直支持與慈濟互動,有人找到工作、有人回歸家庭,大家不要放棄自己,就沒有人會放棄你。」

自我幽默原本對台語不是很輪轉的德寅師父,為了與社會大眾互動,才開始學習台語,現在已經可以講得很順了。「福慧紅包,是上人對大家的祝福。紅包裡面有兩尊佛像,站著的是 宇宙大覺者,是代表智慧;紀念幣上面的佛菩薩是大地之母,是代表著慈悲,上人祝福我們又有慈悲、又有智慧。」德寅師父再次鼓勵街友:「我們相信一時的落難,不會是永久的失 意,祝福大家接收到上人的祝福,可以很快的,找到新的希望。」

德寅師父更以南非慈濟人,以種菜來照顧五千多名愛滋病的孤兒的故事來鼓勵街友。「不是有錢人才可以來做善事,一元、五元存起來,也可以捐為善款來幫助別人,這是我們自己植 福。」

當常住師父開始發「福慧紅包」,街友們相互扶持著一一上前領受;其中一位街友原本就已經紅著眼眶硬咽著,在接過紅包後,他控制不了而哭出聲來,腳步也因此停住,讓整個隊伍 停了下來,志工趕緊上前安慰。回到座位上,打開紅包,注視著佛菩薩,淚水忍不住又滴了下來。

一時的失意、一時的落難,並不表示沒有站起來的機會。在志工關懷陪伴中,不斷運用證嚴上人的智慧法語,給予街友們精神層面的引導,增加其自信心,祝福他們能早日找回自我, 勇敢地面對人生。

◎環保越做越健康

慈濟推動環保已屆滿二十年,常住師父利用歲末祝福活動期間,來到環保站獻上感恩與祝福。

因為登山的因緣,牽引黃女士和兒子進入錦和環保站,參與資源回收。中度智能障礙的兒子,原本內性而害羞,害怕接觸人群;在環保站裡,有志工的關懷、有工作可以做,讓他變得 比較有信心,做得很歡喜,每天起個大早就是來這裡報到。黃女士的先生也參加每星期三的夜間環保,全家做環保做得非常歡喜。

今年9月份剛搬遷至新址的「安和環保站」,空間變大了,分類可以分得更細了。歡喜見到常住師父的到來,環保志工們喜孜孜地說出心中的感動與分類的心得,八十四歲的黃春仲老 菩薩可是天天來報到,而且越做越健康。

德宇師父開示:「剛剛有位老菩薩跟我說,伊來這做多少年都不會老,非常感恩大家。」環保志工表演「咱的希望都在這、五善之歌」手語歌曲,為此,柯玉珍師姊兩個月前就帶著環 保志工們開始練習,老菩薩們總是先練習手語之後,再開始做環保。

德寅師父以「2010年慈濟大藏經」影片中,四川大嬸因為做環保而走出失去親人的傷痛的故事,更加肯定環保志工的付出。「今年是環保志工做主角,環保救了很多人,不只是在 台灣,連海外志工也回來取環保經,學習台灣怎麼做環保,因為我們聽上人的話,做環保救大地。」

證嚴上人的願望就是淨化人心,慈濟人藉由活動來接引更多的人間菩薩,也藉由活動凝聚彼此的共識,人人在活動中縮小自己,盡本分做好配合的最佳角色。 .

圖左 : 常住師父帶來上人的感恩與祝福,發送福慧紅包給每位工地菩薩。[攝影者:詹進德]
圖右 : 營建處許正明專員(左一)帶著眾人,從靜思堂一樓開始逐層巡禮。(常住師父:左起:德宇師父、德寅師父、德晳師父、德念師父)[攝影者:詹進德]

圖左 : 遊民收容中心王顯仁主任,告訴街友們:「福慧紅包是證嚴上人祝福的,希望各位要把這個緣收好,會給各位聚財納福、保平安。」[攝影者:詹進德]
圖右 : 歡喜見到常住師父的到來,環保志工們喜孜孜地說出心中的感動與分類的心得。[攝影者:張家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