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環保淨源 林口國小願力行

環保淨源 林口國小願力行

E-mail 列印
新北市林口國小邀請慈濟環保志工,利用「晨光」時間到各班宣導「環保清淨在源頭」,自2010年9月至2011年1月3日,圓滿達成全校七十一個班級的「環保宣導」;願小小主人翁身體力行、深入家庭、落實生活中,共同愛護我們的地球。

大愛媽媽利用林口國小的「晨光」時間,在七十一個班級宣導「環保清淨在源頭」。[攝影者:李徳美]
2010年正值慈濟「環保二十周年」,新北市林口區有二十幾位大愛媽媽、爸爸,從去年9月開始,每週一早上走進林口國小,利用「晨光」時間到各班宣導環保,響應上人推動的 「環保清淨在源頭」理念。

首先從三年一、二班開始宣導,由慈濟環保志工劉棟傑及林鳳朝擔任講師,其他成員從旁觀摩學習。第二次大愛媽媽團隊共分成六組,分別進入六個班級,經過三個多月的輪流宣導, 於2011年1月3日圓滿達成全校七十一個班級的「環保宣導」工作。

由於2009年7月1日,林口地區開始實施「垃圾隨袋徵收」方案,林口國小衛生組長魏瑞良憂心校園使用塑膠袋的數量過多,不但浪費金錢又不環保。因為魏組長長期對慈濟做環 保的肯定,於是向學校提議,希望邀請慈濟志工到學校加強宣導環保,透過同事李德美的連繫,促成慈濟大愛爸爸、媽媽勇於承擔這項任務。

「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能帶動全校二千多位師生推廣環保,就能影響二千多個家庭。只要從個人、家庭開始落實環保,就能做到『環保清淨在源頭』……」志工劉棟傑很高興。

志工們用心地自製刊板、教具、簡報,講解環保〈十口訣〉的運用,在四十分鐘的課程中,讓小朋友對資源分類、回收再利用,有更深層的瞭解,垃圾自然能減量,就能節省塑膠袋的 使用量。

志工不忘提醒小朋友要「日行五善」──省水、省電、蔬食、攜帶環保碗筷、改變交通工具,每天就能減少1.53公斤的二氧化碳。有的小朋友用心地做筆記,還大聲唸誦牢記腦海 裡,希望能落實生活中。

「我!我……」環保課題得到小朋友熱烈迴響,有人舉手分享在家裡開始做資源分類,有人將可回收的物品清洗乾淨再回收。「妳好棒喔!送妳一支吸管小花。」「你太厲害了!這張 靜思語卡片送給你。」答對者,志工們一一送上小獎品,一個個快樂的小臉蛋洋溢著無限歡喜。

這時,輕快的旋律「幸福的臉」慢慢響起,台上的大愛媽媽熱情地帶動手語,孩子們情不自禁地跟著舞動小手,陶醉在渾然忘我的境界,一張張幸福的臉,可愛極了!

經過長期的宣導,魏組長看到小朋友做環保更仔細、更落實,她特別利用一張「大合照」製作成感謝狀;在老師晨會時間,校長張寶丹親自頒發感謝狀,當志工劉棟傑接過感謝狀時, 全校老師以如雷的掌聲表達感恩。

「感恩大愛爸爸媽媽每週一早上到學校做環保宣導,培養學生惜福愛物的好品德,大家為地球無私的付出,感動了全校師生。」張校長讚歎慈濟人對環保的用心。

擅長書法的志工林鳳朝寫了一張靜思語「教之以禮、育之以德;傳之以道、授之以禮」卡片回贈給校長。她轉述上人開示:「教育除了教導知識教育,還要重視品德教育,讓學生懂得 尊師重道、孝順守規矩。」張校長手中的靜思語:「老師不只要當經師,也要成為人師。」這句「靜思語」正是送給老師們最好的座右銘,期許大家都能謹記在心,並落實在教學中。

慈濟環保邁向二十周年,上人輕輕地呼籲「環保清靜在源頭」,慈濟人重重放在心裡,走進校園向未來小小主人翁推廣,身體力行、深入家庭落實生活中,共同愛護我們的地球。 .

圖左 : 大愛媽媽用心地自製教具,仔細講解資源如何分類。[攝影者:李徳美]
圖右 : 輕快的旋律「幸福的臉」慢慢響起,大愛媽媽熱情地帶動手語。[攝影者:李徳美]

圖左 : 新北市林口國小校長張寶丹感恩大愛爸爸、媽媽推動校園環保,由志工劉棟傑代表接受。[攝影者:張素紅]
圖右 : 志工林鳳朝寫了一張靜思語「教之以禮、育之以德;傳之以道、授之以禮」卡片回贈給林口國小校長張寶丹。[攝影者:張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