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1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跨國企管碩士參訪NGO 看見慈濟無私大愛

跨國企管碩士參訪NGO 看見慈濟無私大愛

E-mail 列印
今天(4/2)上午,來自美國舊金山大學、西班牙巴塞隆納大學及台灣輔仁大學,三個國家的企業管理碩士生三十人,希望了解非政府組織非營利團體的經營管理,在輔大企管系學務長楊百川教授帶領下,參訪內湖環保站學習慈濟人文並體驗環保,他們選擇慈濟做為研究報告的參訪對象。

來自美國舊金山大學、西班牙巴塞隆納大學,及台灣輔仁大學,三國的企業管理碩士班師生三十二人,參訪內湖環保站學習慈濟人文並體驗環保,選擇慈濟做為研究報告的參訪對象。[攝影者:黃吉和]
今天(4/2)上午,來自美國舊金山大學(University of San Francisco)、西班牙巴塞隆納大學(Barcelona University)及台灣輔仁大學,三個國家的企業管理碩士生三十人,在輔大企管系學務長楊百川教授帶領下,參訪內湖環保站學習慈濟人文並體驗環保,他們選擇慈濟做為 研究報告的參訪對象。

楊百川教授表示,這個碩士班成員來自三所國際知名大學,他們將在台灣、西班牙及美國各停留四個月學習經營管理課程。在參訪過許多企業後,希望了解非政府組織非營利團體的經 營管理,因此透過洽詢輔大慈青社後安排二天行程。內湖聯絡處是參訪第一站,下午將前往人文志業中心,明天則將參訪花蓮靜思精舍。

在人文館坐定,播放「人間菩提」影片前,主持人林正元提醒大家,慈濟的運作方式在證嚴上人的開示影片中,將可以找到答案。學員們果然個個聚精會神盯著螢幕上的英文字幕。為 了溝通無礙,活動全程以學員共同熟稔的英語進行。

影片中,南美巴拉圭的慈濟志工儘管人力有限,依然在貧窮偏遠的地方蓋教室、舉辦義診。林正元指出,慈濟其實是以愛為管理,因為大家幾乎都是不領薪水的志工。巴拉圭志工人數 很少,所做的事情和世界各地的慈濟志工一樣,人人共同一心,都是因為無私的大愛,而動力是來自證嚴上人每天透過電視畫面的教誨。

有一位學員表示,證嚴上人利用每天在世界各地發生的時事來啟發人心,是一件很棒的事!因為研習經營管理課程,學員們紛紛提出慈濟如何運用資金及資金的來源;志工回答,慈濟 並非有多少錢才做多少事,而是視災民的需要而定。例如去年(2009)台灣八八水災有來自各國的愛心,為災民打造大愛屋,甚至蓋教堂。

當志工提及2009年9月菲律賓凱莎娜風災,當地慈濟人以工代賑方式因而啟發災民自助助人的善循環,菲律賓籍學員Raleigh Kung立刻站起來道感恩。目前在美國攻 讀學位的他表示,風災時,馬尼拉的家也遭淹水,因此對慈濟的援助感念在心。他同時也認為企業主被要求承擔社會責任是趨勢,他相信慈濟的大愛精神對於企業的經營管理會有幫 助。

這一群年輕的知識份子求知若渴,不斷地舉手提問。有學員詢問慈濟開創的起始,志工拿出存錢筒說起「竹筒歲月」,當場立刻有學員掏出鈔票投入。接著,來到巧藝坊,學員們對寶 特瓶製成的賑災毛毯大表驚歎之餘,伸手觸摸質感。志工吳月鶯提醒大家,千萬別為了可以回收製成毛毯而繼續喝瓶裝水!由於氣溫驟降,志工致贈毛毯布邊裁製成的圍巾,有的學員 立刻圍上,體會志工溫暖的愛心。

下一站來到紙類區,經志工解說後大家開始認真做分類,很快就能正確地區分成五類;也因為用心,在瓶罐區幾乎都能正確無誤地分成七、八類。大家不畏髒臭地勤快動手。美國籍的 Jessica Shain為能做一小時志工感到開心,此行感受最深刻的是慈濟的善行不分宗教、種族、國別。

來自巴塞隆納大學的Alex Claros,看到環保站裡同時有一百多位小學生也來體驗環保,還有巧藝坊裡的年長阿嬤們,大家不分老少都來當志工,認為「非常不容易」。有 別於一般慈善機構,慈濟不僅是助人還透過製造來幫助人(Not only help,but produce to help),例如將回收物製成毛毯去賑災助人,讓他非 常感動。

最後回到人文館,這才了解到剛才所分類的回收物,皆是來自內湖社區一百多個環保點。當學員問及慈濟的救災物資,志工展示的「香積飯」,立刻成為熱烈討論的話題。墨西哥籍的 學員詢問該國是否有慈濟聯絡處,表示將請家人前往了解。

在了解了志工穿著的制服、賑災機票等皆是自費,Alex Claros 詢問身旁人文真善美志工,得知其手上的相機也是自掏腰包購買,更是對志工的無私付出表示敬佩。在享 用素食便當後,大家合影留念,這才依依不捨地搭車離去,車窗後一張張頻頻揮手的年輕笑顏,成為志工法喜充滿的源頭。

這群企管碩士日後可能是散布在世界各地的社會菁英,今日有緣遠道而來,志工們用心接待,分享慈濟人、慈濟事,期許在他們心中種下菩提種子,日後發芽茁壯成為有影響力的大力 量,讓世界更美好。
圖左 : 在瓶罐區大家不畏髒臭地勤快分類,美國籍的Jessica Shain(左一)表示感受最深刻的是慈濟的善行不分宗教、種族、國別。[攝影者:黃吉和]
圖右 : 當學員問及慈濟的救災物資,志工展示的「香積飯」立刻成為熱烈討論的話題。[攝影者:黃吉和]
圖左 : 楊百川教授洽詢輔大慈青社後,安排參訪慈濟志業體,希望了解非政府組織非營利團體的經營管理。[攝影者:黃吉和]
圖右 : 來自巴塞隆納大學的Alex Claros表示,慈濟回收資源後製成產品來幫助人,讓他非常感動。[攝影者:劉靜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