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關渡後瞻營區愛灑 分享「幸福美學」講座

關渡後瞻營區愛灑 分享「幸福美學」講座

E-mail 列印
在八八救援中,軍民同心,重建家園,陸軍關渡地區指揮部沈耀國主任,敬佩慈濟對社會的無私奉獻。邀請慈濟團體到後瞻營區舉行「愛灑活動暨幸福美學講座」,四百位官兵專注聆聽分享,瞭解慈濟志工如何實踐「幸福美學」。

慈濟志工前往陸軍關渡地區指揮部後瞻營區中正堂,舉行「愛灑活動暨幸福美學講座」,四百位官兵專注聆聽慈濟志工分享其成長,步向心靈幸福之路的故事。[攝影者:蕭家明]
十四位慈濟志工,今天(3/31)抵達陸軍關渡地區指揮部後瞻營區中正堂,舉行「愛灑活動暨幸福美學講座」,四百位官兵專注聆聽慈濟志工陳秀琇、孫淑妙與士盟空運董事長黃 永存,分享其成長背景及一路走來,步向心靈幸福之路的故事。

陸軍關渡地區指揮部沈耀國主任表示,2009年8月8日莫拉克風災,後瞻營區一千三百位弟兄,表現大無畏的堅毅精神,以實際行動到屏東林邊、高雄六龜鄉、甲仙鄉、茂林鄉、 杉林鄉等地,協助受災鄉親清掃家園,軍民同心,重建家園,苦民所苦,饑民所饑。

而慈濟對社會的無私奉獻,讓他在八八救援中與慈濟結下因緣,因此,邀請慈濟團體到後瞻營區為官兵分享,瞭解慈濟志工如何實踐「幸福美學」。

◎見苦知福 酒杯換茶杯

手語〈幸福的臉〉揭開活動的序幕,首先由慈濟志工黃永存分享「家家有本幸福經」,他的祖父是彰化地方上的財主,黃永存小時候住的是四合院,坐三輪車去讀書,身穿太子龍和皮 鞋的優渥生活。爺爺去世的早,將財產分給大伯與父親,大伯因交友不慎,幫人做保被倒債,結果家道中落。

黃永存高中畢業,即開始找工作,別人工作八小時,他要工作十六個小時,滿腦子想的都是賺錢。婚後,為了工作經常應酬喝酒,平均一星期醉兩次,造成胃腸破五個洞。經過醫生診 斷,需要動大手術,讓他的太太每天提心吊膽,誦大悲咒一百零八遍,下次回診的檢查結果,還好胃沒再出血,不用動手術。

黃永存仍如往常般吃喝玩樂,每天深夜兩、三點才回家,錢賺到了,夫妻倆卻經常吵架,生活並不快樂。雖然也曾到三軍大學教授易經,擔任廟宇的翻譯官,到處跑道場,卻無法領悟 做人所為何來。直到1984年,在台北吉林路見到證嚴法師,黃永存五兄弟當下哭泣。他問上人:「為什麼見到您就好想哭?」上人回應:「悲心相契。」

後來,五兄弟和眷屬到花蓮精舍參訪,看到常住師父做臘燭、種菜、不接受供養。省思自己每天為了賺錢,失去健康,大悟要做對社會有意義的事。進入慈濟二十七年來,上人的法讓 他改變觀念。黃永存說:「酒杯換茶杯,人生至樂,事業穩定,美國、大陸、臺灣都有分公司,如今兒子與媳婦都投入慈濟,家庭和樂。」他慶幸自己有福報,進入慈濟訪視照顧戶, 學習見苦知福,人生不再浮沉若夢!

◎四大苦空 轉迷為悟

孫淑妙自幼兒時,祖父、祖母即默默行善,施棺木濟助窮人。在分享「迷悟人生」中,提到她的父親到大陸福州買木材賺到了錢,回臺一年,建蓋許多房屋出售。1979年中美斷 交,父親擔心房子賣不出去,將畢生儲蓄轉買黃金,待經濟穩定,房價上漲,父親又將黃金轉買寶石、鑽石。幾年後,發現珠寶無法換回黃金,只好開珠寶店,但又賣不出去,繼而投 資股票,曾經一天損失一千萬,父母親常為了金錢吵架,父親因而意志消沉。

當時,朋友轉送孫淑妙一本介紹證嚴法師的的書,她趕緊用父親的名義捐款造福。父親後來罹患肝癌往生,母親於去年(2009)往生,她生前最快樂的是每天觀賞大愛電視台救人 的畫面。以前,孫淑妙總抱怨父親有那麼多的房子,結婚時卻只給她一棟,不瞭解父母的心意。而今她了解人生四大苦空,到底要計較什麼?想要擁有多少?幸有上人的教化,盡己之 力,推廣好書,這對她而言,是世上最珍貴的。

◎學員省思 老師回饋

學員張道恩分享,小學老師曾教導靜思語、手語,讓他有機會了解,做好事與行孝不能等。雖然身體不好,但進入軍中受到長官與同袍的照顧,有機會一定要付出報答,感謝大家的關 心。這一場演講,點醒每個人去開啟心中的一把鑰匙,體悟幫助別人、感恩別人,手心向下去助人。

「面對自己內心的矛盾,有時候很想和大家打成一片,卻因個性內向而放不開。」單親家庭長大的曾思凱,因母親為了工作,從小到大的晚餐,常是吃泡麵和水餃,幾乎都是外食,有 時候很怨父母為什麼要離婚。說到情緒激動處,曾思凱難掩悲傷。慈濟志工陳秀琇拍拍他的肩膀,安慰著說:「非洲有很多小孩處於飢餓邊緣,他們沒有錢,你還有外食的能力,應該 覺得很幸福。」

沈耀國主任讚嘆慈濟對社會的奉獻,已經推廣至全世界,師兄師姊的寶貴人生經驗,值得他和學員們省思與成長。

「學員面對實際的團體生活,總會有些事理無法圓融的境遇。有些時候,日常最細微的小節,也會把人絆倒。」心靈輔導老師陳俊彥認為,慈濟人的現身說法,隨機開悟、因緣善導, 既真實又親和。心靈輔導老師王嘉信分享,迷與悟的人生,讓真正的愛,用行動來實踐,慈濟人以愛付出,非常動人且具有啟發性。

輔導長馬喜鴻表示,這是一場有意義的活動,雖然身分背景不同,「行善行孝不能等」的目標是一樣的。在軍中大家庭,一年會辦數次大型活動,讓學員有表達的空間,彼此互愛、祝 福,以身教育良才,以品德涵養人文。志工的生活經驗與人生智慧,教導這羣年輕又善良的孩子,打開心門,全心付出。

最後,慈濟志工致贈學員結緣品,有竹筒以及《慈濟月刊》、《水中壺》、《見苦知福》、《灑下好命的種子》、《青年靜思小語》等書籍,並邀約參與五月中正紀念堂浴佛大典,祝 福全體學員步向心靈幸福之路。
圖左 : 陸軍關渡地區指揮部沈耀國主任(右)表示,慈濟對社會的無私奉獻,讓他在八八救援中與慈濟結下因緣。因此,邀請慈濟團體為官兵分享,瞭解慈濟志工如何實踐「幸福美學」。[攝影者:蕭家明]
圖右 : 孫淑妙分享「迷悟人生」,對她而言,推廣好書是世上最珍貴的。[攝影者:蕭家明]
圖左 : 慈濟志工分享生活經驗與人生智慧,以身教育良才,以品德涵養人文,讓這羣年輕又善良的學員,打開心門,全心付出。[攝影者:蕭家明]
圖右 : 心靈輔導老師陳俊彥認為,慈濟人的現身說法,隨機開悟、因緣善導,既真實又親和。[攝影者:蕭家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