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親子共學語言闖關 取材融入生活化

親子共學語言闖關 取材融入生活化

E-mail 列印
每個週六的上午,青潭人文閱讀中心總是熱鬧滾滾,參與活動對象是社區親子的語言學習,親與子相互轉換「小老師」的角色,規劃有生活美語會話、國語短文習作以及說書練習,由 兩位慈濟志工導引課程的進行。

負責課程規劃的慈濟教聯會徐瑞蓮老師,注重學習者的興趣和態度,內容均以延伸學校課程為主軸;指導孩子們學習專心寫筆記,喜歡自己的作品成果。內容也配合時節取材,人手一 本國語短文習作簿,那是提昇自我創作的真實記錄;一家一本生活美語會話習寫,每單元3到5句,那是親子合作完成的小繪本,有自創插圖和常用的美語會話。

◎分組共學 增進親子良善互動

國語短文習作簿的課程單元和學習紀錄,易學易懂又很活用,諸如「春天的美」、「母親的好」、「一家人的介紹」、「動物擬人的對話」等。靜思語「盡多少本份,就得多少本 事」,成果要靠踏實學習,絲毫不假。

短文習作之後,先經過徐瑞蓮老師的批改,再請父母欣賞孩子的作品呈現。然後大人當關主,請孩子正確朗讀或背頌內容,若有錯別字,一定要訂正到完全正確為止,如此就能加分, 達成第一關的雙贏局面。

接下來,由翁寶輝師姊帶動學習生活美語,從趣味入門的英文,讓小朋友說的勇氣比爸媽勇敢得多!因此孩子先過關就成為家長的「小老師」,只見一組一組親子熱烈的互動,平日嚴 格的父母,突然變成孩子要求認真學習的「大學生」。為了能快一點通過美語會話的闖關,每一組都發揮了親子互助、認真學習的態度。

◎社區型藝文活動 寓教於樂

美的畫面是一般學校課堂上無法形成的。因此手拿相機的徐瑞蓮,就為一組組大小學生捕捉感動的鏡頭,準備做成「會聲會影」檔,留下甜美的回憶。最可愛的一組是就讀小一的林大 鈞小朋友,他選擇開口說生活美語,勤學的媽媽站在旁邊加油打氣,還加上意境表演。

最認真的那一組是年輕的高燕鳳媽媽,緊追著小四的女兒當她的「小老師」,也請來孩子的爹在一旁當教練,一字字一句句,不知練了多少遍,終於全家人都闖關成功,喜樂揚溢許 久。最逗趣的一組是擅用道具的「譚家班」,見習志工詹雅期每次都帶著兒子和姪子來共學語文,她手上的小筆記暗號很多,表演時態度大方,讀小四兒子的中文和英文都好,為靜思 故事畫插圖更是他的強項本領。

翁寶輝師姊耐心地為每一組親子調整美語的發音,同時告訴大家碰到困難時的克服方法,孩子們在品嚐巧克力糖的獎勵時,明白要具有巧妙克服困難的能力。採取闖關的方式鼓勵親子 共同免費學語文,有寓教於樂之妙,是值得嘗試的社區型藝文活動。因為它蘊藏著一股濃郁的感恩、尊重、愛情操,所以慈濟志工樂而為之。.

圖左 : 翁寶輝師姊(右)耐心為每一組親子調整美語的發音,同時告訴大家如何在碰到困難時的克服方法。[攝影者:徐瑞蓮]
圖右 : 見習志工詹雅期(左一)每次都帶著兒子和姪子來共學語文,她的小筆記本有很多學習暗號。[攝影者:徐瑞蓮]

圖左 : 大姐姐(左一)當國語短文習作發表的關主,一對兄弟檔正在闖關中。[攝影者:徐瑞蓮]
圖右 : 最可愛的一組是就讀小一的林大鈞小朋友,他選擇表演說生活美語,媽媽站在後方加油打氣,還加上意境表演。[攝影者:徐瑞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