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8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入迷途 痛徹心屝難報親恩

入迷途 痛徹心屝難報親恩

E-mail 列印
年輕時曾染上安非他命毒癮的李柏陞師兄,談起自己的年少輕狂,直說都是為了「貪」。如今入經藏了解「從來罪福不相欺」的道理,也深刻體會到懺悔就是不能重蹈覆轍,期許自己 未來要更孝順母親。

常戲謔自己以前是菸、酒、檳榔……等七專(比五專多了吸毒、坐牢)的李柏陞,除2010年參與三重志業園區舉辦《父母恩重難報經》音樂手語劇演出外,他改過自新的親身故 事,成為慈濟四十五周年慶靜態展,三重志業園區內「懺悔庵」的展出重點。如今,他參加水懺入經藏演繹後,有了更深一層的懺悔與感觸。

◎從來罪福不相欺

李柏陞回憶起沉迷安非他命的因由,除了學生時期因好奇而開始接觸外,最主要是在高速公路開拖吊車時期,那種工作上的不成文規矩,看誰先到現場就屬於誰的業務,為了第一時間 趕到出事現場,除了要開快車外,還要持續的守候。

因為自己有「貪」念想多賺錢,且食用安非他命可以讓精神亢奮不用睡覺,所以就此沉迷在安毒中。

李柏陞表示,安毒不是神丹,後遺症就是連睡數天「補眠」,容易有「偏頭痛」、「精神耗弱」」等症狀。就像經文中「從來罪福不相欺」所說的道理一樣,因緣果報總是相互依附 著。

◎慈濟家園避風港

年少的李伯陞,惹是生非身現囹圄,出獄不久,父親帶著遺憾往生,在告別式中,慈濟志工的關懷膚慰,感動了他發願要做個手心向下付出的人。慈濟人從不因他是更生人而排斥,曹 雪霞、張和春等師兄、師姊更是不離不棄地陪伴他在菩薩道上修行。

李柏陞表示,剛開始還有毒癮時,為了抵抗嗜睡的症狀,就盡量出來做環保,利用做事抵抗睡魔。有時忍不住想要逃離環保站或道心退轉時,師兄、師姊都會一直給予關懷,讓他能夠 一直往前走,不再回頭沉淪。

回憶三重園區演繹《父母恩重難報經》時,每上台演繹,詮釋浪子回頭一次,心裡感受對爸爸的不捨、對媽媽的不孝,心頭的痛,無以形容,尤其對已逝世爸爸的懺悔 比痛徹心屝還 要痛。

他以上人開示「天堂地獄一線間,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要走向何方全看自己的心。」鞭策自己。李柏陞感恩,2010年由上人授證慈誠,並慈示,「只剩這個媽媽了,要加倍孝順才 行。」

現在李柏陞,除了要懺悔前非不再重蹈覆轍,更要孝順母親。且把慈濟當做像家一樣的避風港,沒事時就回到這個家,不再到處亂跑,讓自己的身心都安住在慈濟裡。.

圖左 : 李柏陞師兄於培訓時,接受和氣組隊的祝福。[攝影者:王志輝]
圖右 : 今年的母親節,柏陞師兄的母親,特地至園區參與浴佛,讓柏陞師兄感覺這是最好的母親節禮物。[攝影者:盧健行]

圖左 : 李柏陞把慈濟當做像家一樣的避風港,沒事時就回到這個家,不再到處亂跑,讓自己的身心都安住在慈濟裡。[攝影者:陳明清]
圖右 : 李柏陞在入經藏演繹時,用最懺悔的心參與水懺的經文中。[攝影者:盧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