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周照子喪子送大愛 學員感動做志工

周照子喪子送大愛 學員感動做志工

E-mail 列印
「守護生命、守護健康、守護愛」,是慈濟醫療志業精神。7月3日,大同見習志工課在中山聯絡處舉行,課程主題是「醫療」,邀請到松山區周照子師姊做分享。加入慈濟志工已二 十三年的她,早將證嚴上人的法入心,法入行,獨子意外往生,立即將獨子器官捐出。

◎ 器捐遺愛人間

事情發生在今年(2011年)4月7日,周照子在台北慈濟醫院承擔書法志工,下午3點16分接到噩耗,她的兒子從工地鷹架摔下來,等她趕到亞東醫院,兒子已被送進開刀房, 當醫師宣佈救治無望時,周照子立刻決定,將獨子的器官捐出。她說:「我知道要用平常心,但很難做到。想到上人叮嚀,志工也常勸別人,若自己做不到,真的不好意思。」平常陪 伴很多個案,周照子就把自己當個案來處理。她說:「老天爺給我這個功課,一定是我有更大的使命,要幫助更多人。」

4月26日,周照子回花蓮靜思精舍參加《藥師法會》,上人對她說:「你的勇敢我都看到,你的勇敢使人欽佩。」其實周照子在兒子往生後,一直硬撐,內心悲慟,卻沒流下一滴 淚,直到兒子告別式結束後。在聽到上人給予她的肯定後,決定將內心悲傷轉為祝福,以歡喜心祝福兒子。

周照子說:「已經拉不回來的風箏,就應該將繩子剪斷,讓他自由自在,得以解脫。」現在的她可以微笑著說,兒子捐出的六樣器官,健康地活在六個人身上。

◎ 做志工植福田

學員秦婉嫺聽了很感動,她說:「像周照子師姊這樣,有『大勇氣』的人不多,面臨死亡的事,人人都很害怕。我父親在二十年前往生,母親都還一直走不出來。」在父親就醫期間, 秦婉嫺覺得醫院就像是地獄般可怕。她一路陪伴母親,為了母親健康植福田,做慈濟的會員。她說:「人在健康時,應多做善事。我發願,今年要去做醫院志工,為自己植福田。」

莊雅玲的父母親是桃園慈濟委員,無奈工作忙碌,今天第一次來上課,她說:「來這裡覺得很安定。」她在周照子分享前,觀看播放影片──許慎慧師姊的兒子蕭智謙,在下課返家途 中發生車禍,經醫生、護士全力搶救下,仍回天乏術,家人決定,將兒子身上可用器官捐出。她說:「看到這段影片時,忍不住掉淚,『器官捐贈』,是一件需要很大勇氣的決 定。」

葉美麗師姊聽周照子師姊現身說法,讓她感動地落淚,她說:「我在建成公園做環保志工已十二年,決定明年要加入志工培訓。」

◎ 具醫療常識

「除了假日外,我每天都在面對生死,你們猜猜我是從事什麼工作?」陳煒軍問學員,得到學員異口同聲回答:「殯葬業。」

其實,陳煒軍的工作場所在實驗室,要用動物做癌症細胞實驗。之前,還曾夢見老鼠從自己身上爬過去,心裡很不安,直到同事勸他說,做實驗是為貢獻,他才沒想太多。聽周照子分 享後,他感慨地説:「要珍惜家人,多關心他們,有病就要就醫,要多涉獵醫學知識。」而在家人鼓勵下,已報名加入明年志工培訓課程。

陳瑋邵剛從淡水商工畢業,等待四技、二專護理系考試放榜。以前就很想到醫院志工的她,父親是在她小學五年級時,因腦溢血過世,她覺得是因醫療知識不足,才錯失警訊。希望利 用暑假做志工,發揮大愛精神,陳瑋邵報名參加,9月24日醫院志工初階課程。

「逆境」是增上緣,「挫折」當學習功課,周照子用慈濟智慧面對意外,勇敢分享,令聽者受益良多,將慈濟「守護生命、守護健康、守護愛」的醫療志業精神,留下最佳闡釋。 .

圖左 : 陳煒軍(左一):「要珍惜家人,多關心他們,有病要就醫,要多涉獵資學知識。」在家人鼓勵下,已報名明年志工培訓。[攝影者:黃榮輝]
圖右 : 陳瑋邵剛從淡水商工畢業,等待四技、二專護理系考試放榜。她要利用暑假做志工,發揮大愛精神。[攝影者:黃榮輝]

圖左 : 7月3日大同見習志工課主題是「醫療」,「守護生命守護健康守護愛」,是慈濟醫療志業的精神。[攝影者:黃榮輝]
圖右 : 陳盈君入經藏,參加讀書會讓她很法喜,平時說話非常大聲的盈君,要改變自己,讓聲色柔和。[攝影者:黃榮輝]